在职申硕同等学力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模拟试卷43
名词解释
1.限制价格
限制价格是指政府为了防止某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而规定的这些产品的最高价格。限制价格是政府管制物价的措施之一,限制价格总是低于市场均衡价格。
[*]
如图1-3所示,市场均衡价格为pE,政府实施限制价格为p2,在限制价格下,经济中存在HG的超额需求。
限制价格往往在战争或自然灾害时期加以使用,有些国家对某些生活必需品也长期采取限制价格政策。限制价格有利于社会稳定,但有许多弊端。由于商品短缺,政府为了维持这种限制价格,往往采取配给制,限定消费者购买的数量,这时市场上往往会出现抢购、黑市交易、投机现象;而且它不利于刺激生产,造成长期亏损;造成价格扭曲,产生浪费现象。
解析:
2.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是指在消费者的收入及面对的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当消费者获得最大满足时,该消费者处于均衡状态。在基数效用论中,在既定的收入约束条件下,当消费者每单位货币支出的边际效用都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时,消费者处于均衡状态,即:
[*]
在序数效用论中,消费者均衡即为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的切点,其条件用公式表示为:
[*]
解析:
3.平均要素成本
平均要素成本是指厂商购买每单位生产要素平均支付的成本。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要素成本由于生产要素的价格既定,因而厂商的平均要素成本就等于该要素的市场价格。在生产要素市场买方垄断的条件下,平均要素成本曲线即为厂商面对的要素供给曲线。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高于要素价格。这是因为这时厂商面对的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要素供给曲线。因而,厂商使用要素的数量影响到要素的价格。这时,平均要素成本曲线随着要素使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解析:
4.投资乘数
投资乘数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投资支出变动而导致的国民收入变动相较于投资支出变动的比率。假定自主投资增加1个单位,那么均衡国民收入将增加1/(1-β)倍。如果投资增加ΔI,则均衡国民收入增加量为:ΔY=ΔI/(1-β)。
解析:
5.IS曲线
IS曲线是将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的收入与利息率的组合描述出来的曲线。在两部门经济中,如果经济中的储蓄函数为S=S(Y),投资函数为I=I(r),那么IS曲线为S(Y)=I(r)。由于均衡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呈反方向变动,因而,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解析:
6.财政制度
财政制度是国家对财政工作规定的一种行为规范。它是财政收支规律的反映,是一种指令性文件,具有法律效力。财政制度包括政府的支出和收入制度。
解析:
7.哈罗德-多马模型
哈罗德-多马模型是20世纪40年代由哈罗德和多马相继提出的分析经济增长问题的模型。由于基本分析思路相同,因而被合称为哈罗德-多马模型。基本形式为:G=s/v。式中:v为资本-产出比;s为储蓄率。哈罗德-多马模型表示,经济增长率与储蓄率成正比,与资本-产出比成反比。哈罗德-多马模型得出的结论是:当实际增长率等于有保证的增长率并且等于人口增长率,即GA=GW=GN时,经济才能处于稳定增长状态,但哈罗德-多马模型的稳定均衡增长是很难达到的,因此哈罗德将它形象地称为“刃锋”。
解析:
简答题
8.为什么边际技术替代率会是递减的?
(1)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2)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的主要原因在于: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技术都要求各要素投入之间有适当的比例,这意味着各要素之间的替代是有限度的,故随着一种要素投入的不断增加,它所能替代的另一种要素会不断减少。例如,对于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而言,由于受到生产技术的限制,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之间有适当的比例,在劳动投入量很少和资本投入量很多的情况下,减少一些资本投入量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增加劳动来弥补,以维持原有的产量水平,即劳动对资本的替代是很容易的。但是,在劳动投入增加到相当多的数量和资本投入量减少到相当少的数量的情况下,再用劳动去替代资本就将是很困难的了。
解析:
9.为什么说古诺模型的均衡是一个纳什均衡?
(1)古诺模型的均衡分析:经典的寡头分析是古诺双寡头模型。古诺模型可以在一个简单的情形中得到说明。假定两个面临同一市场的竞争厂商,它们生产无差异的产品,成本为0。起初,A厂商选择市场总量的1/2,以便利润最大化。随后,B厂商将余下的1/2作为其面临的市场需求,并与A一样选择其中的1/2即1/4的产量。结果,A厂商的利润因B厂商的加入而未能达到最大,于是它变动产量,将B厂商生产1/4余下的3/4作为决策的依据,选择其中的1/2即3/8。同样,B厂商将会选择5/16。如此最终,两个厂商各选择1/3的产量,而且它们没有进一步变动产量的动力,从而市场处于均衡。古诺模型的缺陷是假定厂商以竞争对手不改变产量为条件。
(2)纳什均衡指的是指如果其他参与者不改变策略,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策略。具体地说,在对策C中,对一个策略组合(S1*,…,Sn*)而言,如果对每一个局中人i,在其他局中人不改变策略的条件下,Si*是第i个局中人的最优策略,即对于任意一个可行的策略S’i,都有ui(S1*,…,Si-1*,Si*,Si+1*,…,Sn*)≥ui(S1*,…,Si-1*,S’i,Si+1*,…,Sn*),则称(S1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0492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