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二级Python > 国家二级Python(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23

国家二级Python(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23

本单篇文档共8003字,内容预览36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计算机类NCRE全国计算机二级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二级Python 章节练习 7378人下载
价格: 0.80 原价:¥9.60
收藏

国家二级Python(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23

单项选择题

1.I/O方式中使计算机系统并行工作程度最高的是( )。(D)

A. DMA

B. 程序查询

C. 程序中断

D. 通道控制

解析:L/O方式包括程序查询、程序中断、直接存储器存取(DMA)和通道控制等。通道控制方式可以做到一个通道控制多台设备与内存进行数据交换,因而,通道控制方式进一步减轻了CPU的工作负担,增加了计算机系统的并行工作程度。本题选择D选项。

2.分时操作系统不具备的特点是( )。(B)

A. 同时性

B. 实时性

C. 及时性

D. 交互性

解析:允许多个联机用户同时使用一台计算机进行计算的操作系统称为分时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具有以下特点:多路性(又称同时性,终端用户感觉上好像独占计算机)、交互性、独立性(终端用户彼此独立,互不干扰)和及时性(快速得到响应)。本题选择B选项。

3.理论上计算机虚拟内存的最大容量取决于( )。(C)

A. 磁盘空间的大小

B. 物理内存的大小

C. 计算机地址位数

D. 数据存放的实际地址

解析:虚拟内存的作用同物理内存一样,只不过是从硬盘存储空间划出的部分,来完成内存的工作,由于不是真正的内存,因此被称为虚拟内存。计算机所支持的最大虚拟内存是由该计算机的地址位数决定的,也就是计算机的最大寻址能力。例如,32位计算机的寻址能力为2的32次方,大约为4GB。所以虚拟内存的大小受计算机地址位数的限制。本题选择C选项。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 解决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算法的时问复杂度一般是不同的

B. 解决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必定是相同的

C. 对同一批数据做同一种处理,如果数据存储结构不同,不同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肯定相同

D. 对同一批数据做不同的处理,如果数据存储结构相同,不同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肯定相同

解析:解决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数据存储结构无关,对同一批数据做同一种处理或者不同的处理,数据存储结构相同或者不同,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都可能相同或者不同。本题选择A选项。

5.在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中,其存储空间连续,各个元素所占的字节数( )。(C)

A. 不同,但其元素的存储顺序与逻辑顺序一致

B. 不同,且其元素的存储顺序可以与逻辑顺序不一致

C. 相同,且其元素的存储顺序与逻辑顺序一致

D. 相同,但其元素的存储顺序可以与逻辑顺序不一致

解析:在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中,其存储空间连续,各个元素所占的字节数相同,在存储空间中是按逻辑顺序依次存放的。本题选择C选项。

6.设栈的存储空间为S(1:50),初始状态为top=51。现经过一系列正常的入栈与出栈操作后,top=20,则栈中的元素个数为( )。(A)

A. 31

B. 30

C. 21

D. 20

解析:栈的初始状态为top=51,故本栈是51在栈底,入栈时栈顶指针是减操作(top=top-1),出栈时栈顶指针是加操作(top=top+1)。当top=20时,元素存储在(20:50)空间中,因此共有50-20+1=31个元素。本题选择A选项。

7.设循环队列的存储空间为Q(1:50),初始状态为front=rear=50。经过一系列正常的入队与出队操作后,front-1=rear。为了在该队列中寻找值最大的元素,在最坏情况下需要比较的次数为( )。(A)

A. 48

B. 49

C. 1

D. 0

解析:该题中rear-front=front-1-front<0,则该循环队列中的元素个数为rear-front+50=front-1-front+50=49。在该队列中寻找值最大的元素,在最坏情况下需要比较的次数为49-1=48。本题选择A选项。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 带链栈的栈底指针是随栈的操作而动态变化的

B. 若带链队列的队头指针与队尾指针相同,则队列为空

C. 若带链队列的队头指针与队尾指针相同,则队列中至少有一个元素

D. 不管是顺序栈还是带链栈,在操作过程中其栈底指针均是固定不变的

解析:由于带链栈利用的是计算机存储空间中的所有空闲存储节点,因此随栈的操作栈顶、栈底指针动态变化。带链队列中若只有一个元素,则队头指针与队尾指针相同。本题选择A选项。

9.从表中任何一个节点位置出发都可以不重复地访问到表中其他所有节点的链表是( )。(A)

A. 循环链表

B. 双向链表

C. 单向链表

D. 二叉链表

解析:在循环链表中,所有节点的指针构成了一个环状链,只要指出表中任何一个节点的位置,就可以从它出发不重复地访问到表中其他所有节点。本题选择A选项。

10.某二叉树共有845个节点,其中有45个叶子节点,则该二叉树中度为1的节点数为( )。(C)

A. 400

B. 754

C. 756

D. 不确定

解析:叶子节点有45个,根据在二叉树中度为0的节点(叶子节点)总比度为2的节点多一个,则度为2的节点数为44,因此度为1的节点数为845-45-44=756。本题选择C选项。

11.深度为7的二叉树共有127个节点,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A. 该二叉树是满二叉树

B. 该二又树有一个度为l的节点

C. 该二叉树是完全二叉树

D. 该二叉树有64个叶子节点

解析:满二叉树满足深度为m的二叉树最多有2m-1个节点,本题中二叉树深度为7且有127个节点,满足27-1=127,达到最大值,故此二叉树是满二叉树,也是完全二叉树。满二叉树第k层上有2k-1个节点,则该二又树的叶子节点数为27-1=64。满二叉树不存在度为1的节点。本题选择B选项。

12.设二叉树的前序序列为ABDEGHCFU,中序序列为DBGEHACIFJ,则后序序列为( )。(B)

A. JIHGFEDCBA

B. DGHEBIJFCA

C. GHIJDEFBCA

D. ABCDEFGHIJ

解析:二叉树的前序序列为ABDEGHCFIJ,由于前序遍历首先访问根节点,可以确定该二叉树的根节点是A。再由中序序列为DBGEHACIFJ,可以得到节点D、B、G、E、H位于根节点的左子树上,节点C、I、F、J位于根节点的右子树上。由于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都是先遍历左子树,故本题后序遍历首先访问D节点;再由后序遍历是最后访问根节点,故本题后序遍历最后访问的节点是根节点A。采用排除法可知,后序序列为DGHEBIJFCA。本题选择B选项。

13.设表的长度为n。下列查找算法中,在最坏情况下比较次数最少的是( )。(D)

A. 顺序查找

B. 寻找最大项

C. 寻找最小项

D. 有序表的二分查找

解析:在最坏情况下的比较次数:顺序查找为n,寻找最大项和最小项均为n-1,有序表的二分查找为log2n。本题选择D选项。

1

本文档预览:3600字符,共8003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国家二级Python(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23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