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二级Python(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模拟试卷22
单项选择题
1.关于Python语言发展的描述,最次要的因素是( )。(A)
A. 解释器采用Unicode编码,支持中文处理
B. 语言开源开放,能够整合C语言代码
C. 各领域应用广泛,通用性强
D. 语法简洁、精炼,语言设计质量高
解析:Python语言开源开放,能够整合C语言代码,应用广泛,通用性强,语法简洁、精练以及语言设计质量高等优点都是其发展越来越好的重要因素,而采用Unicode编码并不能对其自身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本题选择A选项。
2.以下代码的输出结果是( )。
x=’R\0S\0T’
print(len(x))(B)
A. 3
B. 5
C. 7
D. 6
解析:在Python中len()函数用来输出字符串长度,x=’R\0S\0T’,分别有R、\0、S、\0及T这5个字符,所以len(x)=5,print(len(x))是将5输出。这里要注意,Python中len()函数遇见\0不结束,\0是一个转义字符。本题选择B选项。
3.Python提供3种基本的数字类型,它们是( )。(A)
A. 整数类型、浮点数类型、复数类型
B. 整数类型、二进制类型、浮点数类型
C. 二进制类型、浮点数类型、复数类型
D. 整数类型、二进制类型、复数类型
解析:Python提供3种基本的数字类型:整数类型、浮点数类型、复数类型,分别对应数学中的整数、实数及复数。本题选择A选项。
4.以下代码的输出结果是( )。
a=10.99
print(complex(a))(D)
A. 0.99
B. 10.99i+j
C. 10.99
D. (10.99+oj)
解析:a=10.99,说明实部为10.99,虚部为0,故complex(a)返回复数10.99+0j。本题选择D选项。
5.以下关于Python分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A. Python分支结构使用保留字if、elif及else来实现,每个if后面必须有elif或else
B. if-else结构是可以嵌套的
C. if语句会判断if后面的逻辑表达式,当表达式为真时,执行if后的语句块
D. 缩进是Python分支语句的语法部分,缩进不正确会影响分支功能
解析:Python分支结构使用关键字if、elif及else来实现,每个if后面不一定要有elif或else,A项错误;if-else结构是可以嵌套的,B项正确;if语句会判断if后面的逻辑表达式,当表达式为真时,执行if后的语句块,C项正确;缩进是Python分支语句的语法部分,缩进不正确会影响分支功能,D选项正确。本题选择A选项。
6.以下关于random库的描述,错误的是( )。(A)
A. random库是Python的第三方库
B. 通过from random import *可以引入random随机库
C. 设定相同种子,每次调用随机函数生成的随机数相同
D. 通过import random可以引入random随机库
解析:random库用于产生各种分布的伪随机序列,是Python的标准库,而不是Python的第三方库,本题选择A选项。
7.以下不属于Python控制结构的是( )。(D)
A. 顺序结构
B. 循环结构
C. 分支结构
D. 数据结构
解析:Python控制结构包括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及分支结构。本题选择D选项。
8.Python中用来表示代码块所属关系的语法是( )。(A)
A. 缩进
B. 圆括号
C. 方括号
D. 冒号
解析:“缩进”在Python中用于表示代码块所属关系。本题选择A选项。
9.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
f=lambda x:5
f(3)(B)
A. 3
B. 5
C. 3 5
D. 35
解析:lambda关键字常用来声明匿名函数,其语法格式为<函数名>=lambda<参数列表>:<表达式>,等价于下面形式:
def <函数名>(<参数列表>):
return <表达式>
由此可以知道,不管传给函数f的实参为多少,返回值始终为5。本题选择B选项。
10.下面代码的输出结果是( )。
for x in range(2,8):
y = 0
y += x
print(y)(B)
A. 27
B. 7
C. 8
D. 35
解析:变量x依次被赋值区间为[2,8)的自然数,在循环内定义变量y并赋值为0,即每次计算累加和之前y都被清零,所以结果为7。本题选择B选项。
11.下面代码的输出结果为( )。
for i n range(8):
if i%2 !=1:
continue
else:
print(i,end=\\(C)
A. 0,
B. 1,
C. 1,3,5,7,
D. 0,2,4,6,
解析:该程序可输出8以内的奇数,continue只结束本次循环,不终止整个循环的执行。本题选择C选项。
12.执行下面的代码,输出结果为( )。
lst = [7,8,9,11,2,15]
i = lst.index(min(lst))
lst[0],lst[i] = lst[i],Ist[0]
print(lst)(A)
A. [2,8,9,11,7,15]
B. [2,7,8,9,11,15]
C. [15,11,9,8,7,2]
D. [15,8,9,11,2,7]
解析:min()获得列表最小的元素2,index()返回给定元素的下标4,若元素不存在则报错,然后通过序列法,把列表下标为0的元素和最小元素交换位置。选项A正确。
13.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
img1 =[12,34,56]
img2 =[1,2,3,4]
def displ(img):
print(img)
img1 = img2
img1.append([5,6])
displ(img2)(C)
A. [1,2,3,4,5,6]
B. [1,2,3.4]
C. [1,2,3,4,[5,6]]
D. [12,34,56]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列表的复制,通过img1=img2,使得两个变量绑定同一个地址,那么当其中一个只要是未进行赋值的变化时另一个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当img1使用了append()方法添加了[5,6],img1=[1,2,3,4,[5,6]],此时img2也就随之变化。所以调用函数显示的是[1,2,3,4,[5
本文档预览:3600字符,共7919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