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二级Python > 国家二级Python(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4

国家二级Python(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4

本单篇文档共6902字,内容预览36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计算机类NCRE全国计算机二级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二级Python 章节练习 3225人下载
价格: 0.80 原价:¥7.00
收藏

国家二级Python(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4

单项选择题

1.I/O方式中使计算机系统并行工作程度最高的是( )。(D)

A. DMA

B. 程序查询

C. 程序中断

D. 通道

解析:I/O方式包括程序查询、程序中断、直接存储器存取(DMA)和通道控制等。通道控制方式可以做到一个通道控制多台设备与内存进行数据交换,因而,通道方式进一步减轻了CPU的工作负担,增加了计算机系统的并行工作程度。本题答案为D选项。

2.当一个进程在运行过程中释放了系统资源后要调用( )。(B)

A. 撤销进程原语

B. 唤醒进程原语

C. 阻塞进程原语

D. 创建进程原语

解析:唤醒进程原语是把进程从等待队列里移出到就绪队列并设置进程为就绪状态。当一个进程在运行过程中释放了系统资源后进入就绪状态,调用唤醒进程原语。本题答案为B选项。

3.关于计算机内带符号的定点数,下面描述中正确的是( )。(D)

A. 原码的各位取反即是反码

B. 反码的最后一位上加1后即是补码

C. 整数的偏移码与补码相同

D. 补码的符号位取反即是偏移码

解析:带符号的定点数中,正数的原码、反码、补码均相同;负数的反码是对该数的原码除符号位外各位取反,补码是在该数的反码的最后(即最右边)一位上加1;不管是正数还是负数,其补码的符号位取反即是偏移码。本题答案为D选项。

4.进程具有多种属性,并发性之外的另一重要属性是( )。(B)

A. 静态性

B. 动态性

C. 易用性

D. 封闭性

解析:进程是可以并发执行的程序的执行过程,它具有动态性、共享性、独立性、制约性和并发性5种属性。本题答案为B选项。

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A. 虚拟存储器的空间大小就是实际外存的大小

B. 虚拟存储器的空间大小取决于计算机的访存能力

C. 虚拟存储器使存储系统既具有相当于外存的容量又有接近于主存的访问速度

D. 实际物理存储空间可以小于虚拟地址空间

解析:虚拟存储器是对主存的逻辑扩展,虚拟存储器的空间大小取决于计算机的访存能力而不是实际外存的大小。本题答案为A选项。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 算法的复杂度与问题的规模无关

B. 算法的优化主要通过程序的编制技巧来实现

C. 对数据进行压缩存储会降低算法的空间复杂度

D. 数值型算法只需考虑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解析:为了降低算法的空间复杂度,主要应减少输入数据所占的存储空间以及额外空间,通常采用压缩存储技术,C选项叙述正确。算法的计算工作量是用算法所执行的基本运算次数来度量的,而算法所执行的基本运算次数是问题规模(通常用整数)表示的函数,A选项叙述错误。算法的复杂度与程序的编制无关,B选项叙述错误。算法需要考虑可行性、确定性、有穷性等,D选项叙述错误。本题答案为C选项。

7.设顺序表的长度为40,对该表进行冒泡排序。在最坏情况下需要的比较次数为( )。(C)

A. 40

B. 41

C. 780

D. 820

解析:对长度为n的线性表进行冒泡排序,最坏情况下需要比较的次数为n(n-1)/2。故对长度为40的线性表进行冒泡排序,最坏情况下需要比较的次数为40(40-1)/2=780。本题答案为C选项。

8.设表的长度为15。则在最坏情况下,快速排序所需要的比较次数为( )。(D)

A. 15

B. 55

C. 75

D. 105

解析:对长度为n的线性表进行快速排序,最坏情况下需要比较的次数为n(n-1)/2。故对长度为15的线性表进行快速排序,最坏情况下需要比较的次数为15(15-1)/2=105。本题答案为D选项。

9.设栈的存储空间为S(1:50),初始状态为top=51。现经过一系列正常的入栈与退栈操作后,top=50,则栈中的元素个数为( )。(B)

A. 0

B. 1

C. 50

D. 49

解析:栈的存储空间为S(1:50),初始状态为top=51,即栈的初始状态为空。当第一个元素进栈后,top=50,第二个元素进栈后,top=49,第三个元素进栈后,top=48,以此类推;若第三个元素出栈后,top=48,第二个元素出栈后,top=50。即每进栈一个元素,top-1;每出栈一个元素,top+1。当top=50时,栈中只有一个元素。本题答案为B选项。

10.某带链的队列初始状态为front=rear=NULL。经过一系列正常的入队与退队操作后,front=10,rear=5。该队列中的元素个数为( )。(D)

A. 4

B. 5

C. 6

D. 不确定

解析:带链的队列是采用链式存储结构表示的队列。链式存储的存储单元是不连续的,因为是不连续的存储空间,所以指针将不会有规律地连续变化。当front=rear=NULL时,队为空;当front=rear且不等于NULL时,队列中存在一个元素,其他情况无法判断。本题答案为D选项。

11.设栈的存储空间为s(1:60),初始状态为top=61。现经过一系列正常的入栈与退栈操作后,top=1,则栈中的元素个数为( )。(C)

A. 0

B. 59

C. 60

D. 1

解析:栈的存储空间为S(1:60),初始状态为top=61,即栈的初始状态为空。当第一个元素进栈后,top=60,第二个元素进栈后,top=59,第三个元素进栈后,top=58,以此类推。当top=1时,共有60个元素入栈。本题答案为C选项。

12.设二叉树共有375个结点,其中度为2的结点有187个。则度为1的结点个数是( )。(D)

A. 不可能有这样的二叉树

B. 1

C. 188

D. 0

解析:对任何一棵二叉树,度为0的结点(即叶子结点)总是比度为2的结点多一个。本题中,度为2的结点个数为187,则度为0的结点个数为187+1=188,则度为1的结点个数为375-187-188=0。本题答案为D选项。

13.设一棵树的度为3,其中没有度为2的结点,且叶子结点数为5。该树中度为3的结点数为( )。(B)

A. 1

B. 2

C. 3

D. 不可能有这样的树

解析:设度为3的结点数为x,度为1的结点数为y,则树的总结点数为度为3的结点数+度为2的结点数+度为1的结点数+度为0的结点数,即为x+0+y+5。再根据树的总结点数为树中所有结点的度数之和再加1,则总结点数为3×x+2×0+1×y+0×5+1。x+y+5=3×x+y+1,则x=2,所以度为3的结点个数为2。本题答案为B选项。

14.某二叉树有49个度为2的结点,4个度为1的结点,则( )。(A)

A. 该二叉树共有103个结点

B. 该二叉树的结点数不确定

C. 该二叉树共有101个结点

D. 不可能有这样的二叉树

解析:对任何一棵二叉树,度为0的结点(即叶子结点)总是比度为2的结点多一个。本题中,度为2的结点个数为49,则度为0的结点个数为49+1=50。二叉树

本文档预览:3600字符,共6902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国家二级Python(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4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