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试卷二 > 国家司法考试(卷三)模拟试卷6

国家司法考试(卷三)模拟试卷6

本单篇文档共35659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司法类法律职业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试卷二 模拟试卷 1670人下载
价格: 1.60 原价:¥8.00
收藏

国家司法考试(卷三)模拟试卷6

单项选择题

1.A公司委托王某去某市B公司购买机械表1000只,王某见B公司还有电子表可供应,在B公司说明电子表是从正规渠道进货后,就在购销合同上添加了购买2000只电子表的条款。王某付款后将机械表和电子表在运往A公司途中,2000只电子表被海关以走私品没收。A公司收到机械表后,发现不好销,遂以合同无效要求退货。下列论述正确的有( )。(1)

A. 该购销合同中购买2000只电子表的条款无效

B. 该购销合同中购买1000只机械表的条款可撤销

C. 该购销合同中购买2000只电子表的条款效力未定

D. 该购销合同无效

解析:本题涉及民事行为的效力问题。依《民法通则》第58条规定,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民事行为为无效民事行为。同时依《合同法》第52条的规定,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为无效合同。另依《民法通则》第60条规定,民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故本题选项为A。

2.甲、乙各以20%与80%的份额共有一间房屋,出租给丙。现甲欲将自己的份额转让,乙之父丁也表示愿意购买,请问下列表述中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

A. 丁有优先购买权,丙没有优先购买权

B. 丙有优先购买权,丁没有优先购买权

C. 丙、丁都有优先购买权,两人处于平等地位

D. 丙、丁都有优先购买权,丁的优先购买权优先于丙的优先购买权

解析:本题涉及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问题。承租人对承租房屋拥有优先购买权,而丁为乙之父,对乙的房屋不享有优先购买权,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

3.王岚,16岁,高中学生。其外祖父去世时,曾在遗嘱中指明,给王岚25万元购买一处房屋,但未指定由谁来购买。王岚的父亲便以王岚的名义用该25万元买了一套商品房,下列论述正确的有哪些?( )(1)

A. 王岚的父亲所为的代理属于法定代理

B. 王岚的父亲所为的代理属于委托代理

C. 王岚的父亲所为的代理属于指定代理

D. 王岚的父亲所为的代理属于无权代理

解析:本题涉及法定代理、指定代理、委托代理的区别问题。王岚为未成年人,其父为王岚的法定代理人,购买房屋的行为属于重大法律行为,故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依据《民法通则》第64条规定,本题选项应为A。

4.甲、乙、丙3人合伙经营,后甲因急需用钱欲将自己5万元的份额转让。乙和丙均主张优先购买权,甲应如何处理?( )(2)

A. 由乙、丙抓阄决定谁购买

B. 由甲决定卖给乙或丙

C. 由乙、丙按原来所占的份额行使优先购买权

D. 由乙、丙各购买甲的一半的份额

解析:本题涉及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问题。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应如何行使,法律未作规定,但依法理,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是平等的。在共有人均主张优先购买权的情况下,应体现出卖份额所有人的意志。抓阄决定只要在法律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才具有法律效力。故本题选项为B。

5.甲1995年2月1日失踪,其妻乙于1999年7月3日向法院申请宣告甲死亡,法院发出1年公告后,于2000年8月4日判决宣告甲死亡。则依法,甲的死亡日期为( )。(8)

A. 1995年2月1日

B. 1999年7月3日

C. 2000年7月3日

D. 2000年8月4日

解析:本题涉及宣告死亡人的死亡时间认定问题。依《民通意见》第36条规定,被宣告死亡的人,判决宣告之日为其死亡的日期,故本题选项为D。

6.甲公司破产,其拖欠的债务有:工人的工资,设有抵押的银行债权,未设定抵押的普通债权,根据破产法的规定,对于破产财产,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1)

A. 甲公司的破产财产应当首先偿还工资

B. 甲公司的破产财产应当首先偿还没有抵押的银行债权

C. 甲公司的破产财产应当首先偿还未设定抵押的普通债权

D. 甲公司的破产财产应当不分先后偿还工资和银行债权

解析:本题涉及破产还债顺序问题。依破产法规定,破产还债顺序依次为:职工工资及劳保费用、国家税款、普通债权。已设定抵押担保的债权排除在破产债权之外,其设定抵押担保的债权不为破产债权,故本题选项为A。

7.李某在县里有临街房屋12间,是祖遗房产。因为李某是孤寡老人,长期以出租房屋为生。1970年该县食品公司因扩大营业用房,便主动找李某协商要求买房,李某未同意。以后县食品公司又提出要求典当房屋,李某开始不同意,后经人说和,双方达成了房屋典当协议。协议规定:“李某愿将12间房屋出典给县食品公司,典价1.2万元,典期无限,立约为凭”。双方在协议上签字盖章。李某与县食品公司之间确立的是什么法律关系?( )(2)

A. 买卖关系,因为协议声明典期无限

B. 典权关系,因为协议虽声明典期无限,但实际履行时不能超过法律规定的最高期限

C. 典权关系,但典权关系不合法,不能成立,因为规定的典期没有限制

D. 买卖关系,但价格偏低,李某可要求另找差价

解析:本题涉及典权法律问题。典权是指支付典价,占有他人不动产(房屋)而为使用收益的权利。典权是不动产用益物权。房屋买卖是当事人双方约定一方转让房屋所有权给另一方,并办理过户登记,另一方支付价款的合同。房屋买卖合同是转让房屋所有权的债权合同。本题中,李某与县食品公司就房屋设定典权的意思表示真实有效,而没有转移房屋所有权的意思,故应为典权关系。对双方未约定典权的期限,依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经过30年未赎的,原则上应视为绝卖。可认定,当事人未约定典权期限的,最长期限为30年。故本题选项为B。

8.甲出资15万元,分别从乙、丙等处购买材料,并雇用丁建筑公司,盖成了一栋楼房,经登记取得房屋产权证。甲取得该房屋所有权的方式是哪种?( )(1)

A. 原始取得

B. 继受取得

C. 加工

D. 附合

解析:本题涉及所有权的取得方式问题。依民法原理,所有权的取得方式可分为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原始取得是指依据法律规定或习惯而取得所有权。继受取得是指根据原所有人的意志而取得所有权。加工是指一方使用他人的财产加工改造,形成具有更高价值的新财产;附合是指不同所有人的财产密切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的财产,对原物虽然尚能辨明,但无法分离或分离后会大大降低新物的价值。加工与附合均为所有权的原始取得方式。据此,本题选项为A。

9.甲在处理家中旧物时,将一件旧棉袄当作垃圾扔掉,没发现妻子藏在口袋中的3000元国库券。乙发现后,欲据为已有。甲妻发现后,与甲一同找到乙索要国库券,乙拒不归还。对此案的分析,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8)

A. 甲的抛弃行为使其对国库券的所有权消灭

B. 乙基于所有的意思占有该国库券,根据先占原则应取得国库券的所有权

C. 此国库券为埋藏物,乙为发现人,应取得所有权

D. 甲能证明其对此宗国库券的所有权,故乙应将国库券返还给甲

解析:本题涉及抛弃物、遗失物的问题。对于抛弃物,所有人丧失所有权,但抛弃物一定是基于所有人的意志而抛弃。虽然,表面上存在抛弃物,但抛弃物夹层的钱款、票证等并非基于所有人的意志而抛弃,故对其应视为遗失物。对于遗失物,拾得人有返还之义务。故本题选项为D。

10.甲与乙签订借款合同,并与乙就自己的汽车出质给乙签订了字据,甲未将该车按交付给乙,并将该车卖与了丙。后为此引起纠纷。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4)

A. 丙不能取得该车的所有权,因为该车已质押给了乙

B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35659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国家司法考试(卷三)模拟试卷6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