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法律顾问(综合法律知识)模拟试卷8
单项选择题
1.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两大法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8)
A. 大陆法系是在普通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B. 英美法系在诉讼程序方面倾向于职权主义
C. 西班牙法律属于英美法系
D. 两大法系的差别在逐渐缩小,但差别还将长期存在
解析:
2.王某打架斗殴,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对其罚款50元,这种处罚属于( )。(2)
A. 刑事制裁
B. 行政制裁
C. 违宪制裁
D. 民事制裁
解析:
3.甲的父亲在一次车祸中丧生,甲依法继承了其父的遗产。引起遗产继承这一法律关系发生的法律事实是( )。(2)
A. 车祸
B. 甲的父亲死亡
C. 甲与其父之间存在合法的父子关系
D. 甲未声明放弃继承权
解析:
4.分法律部门时,首先应考虑和坚持的原则是( )。(2)
A. 客观原则
B. 目的原则
C. 平衡原则
D. 发展原则
解析:
5.法律监督是法律实现的重要和必备的制度组成,关于法律监督需要具备基本的因素,下列不属于其基本因素的是( )。(8)
A. 法律规定的法律监督机关
B. 监督事项的明确
C. 法律监督必须具备相应的监督的权力
D. 法律监督同样要设立监督者
解析:
6.违法行为是与合法行为相对的行为,下列关于违法行为的必备要件的描述错误的有( )。(4)
A. 违法行为人必须具有一定的责任能力
B. 违法行为必须具有社会危害性,侵害了合法权益
C. 违法行为必须因行为人的故意引起
D. 违法行为是违反了法律的有关规定
解析:
7.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一种情况不是公民获得物质帮助权的条件?( )。(4)
A. 公民在年老时
B. 公民在疾病时
C. 公民在遭受自然灾害时
D. 公民在丧失劳动能力时
解析:
8.下列权利中哪项权利不属于政治权利?( )(1)
A.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B. 言论自由
C. 批评建议权
D. 游行自由
解析:
9.每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由下列哪个机构召集?( )。(8)
A. 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B. 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
C. 上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D. 上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
解析:
10.下列哪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8)
A. 精神病患者无选举权
B. 因犯危害国家安全罪或者其他严重刑事犯罪案件被羁押、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的人无选举权
C. 正在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的人暂时停止行使选举权
D. 正在受拘留处罚的人准予行使选举权
解析:
11.以下关于历次宪法修正案的表述错误的是( )。(2)
A. 1988年宪法修正案承认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B. 1993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C. 1999年宪法修正案明确地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D. 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
解析:
12.公民行使集人、游行、示威权利时应向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下列选项中哪些不属于依法不予许可的情形?( )。(1)
A. 对社会环境不满意
B. 危害国家的统一
C. 危害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D. 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
解析:
13.据宪法,下列哪个领导人或机关或组织不用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 )。(1)
A.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 国务院
C.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D.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解析:
14.下列选项中哪个有权决定乡、民族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2)
A. 国务院
B. 省、直辖市的人民政府
C. 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
D. 县级人民政府
解析:
15.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主席的替补制度,下列选项中对替补制度的表述哪个是错误的? ( )。(1)
A. 主席缺位时由副主席代理
B. 主席缺位时由副主席继任
C. 副主席缺位时由全国人大补选
D. 主席和副主席都缺位且未及补选时由全国人大委员长代理
解析:
16.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1)
A. 犯罪的同类客体
B. 危害行为的形式
C. 犯罪对象的特点
D. 行为人的主观心态
解析:
17.犯罪的本质特征是( )。(4)
A. 犯罪是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B. 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
C. 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D. 犯罪是触犯法律的行为,具有违法性
解析:
18.甲某夜人民宅行窃,正在行窃之时,被主人发现,便用木棍将主人打昏,携带赃物逃出。随后又唯恐主人将自己认出,又返回将主人杀死。甲某构成( )。(8)
A. 抢劫罪
B. 故意杀人罪吸收了抢劫罪,从而只构成故意杀人罪
C. 抢劫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
D. 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应当数罪并罚
解析:
19.把收买的被拐卖的妇女锁在柴房进行毒打,长达3小时,情节特别恶劣,造成其下肢瘫痪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2)
A.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的从重情节
B.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与故意伤害罪并罚
C.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与非法拘禁罪数罪并罚
D. 故意伤害罪
解析:
20.甲某(女)是某幼儿园教师,在上室外课时,见儿童乙一直追打儿童丙,甲数次训斥乙,乙仍然追打丙,甲恼怒中顺手将乙扯开,乙某打了个趔趄摔倒,头部恰好撞上石阶的破口锐角上,致使头破血流、因神经受压而死亡。甲某的行为( )。(4)
A. 属于意外事件,不构成犯罪
B. 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
C. 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
D. 构成故意伤害罪,属于间接故意
解析:
21.甲某在打电话时无意中发现电话机旁县检察院的举报箱中露出一封信,随手取出。发现该信举报该县某局长乙某有受贿4万多元的犯罪事实。甲某与乙某熟识,便将举报信交给乙某。乙某当即酬谢甲某8000元现金。事后,乙某与行贿者串通,并销毁了有关罪证。( )。(8)
A. 甲某构成敲诈勒索罪
B. 甲某构成包庇罪
C.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16228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