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试卷一 >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11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11

本单篇文档共34800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司法类法律职业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试卷一 模拟试卷 1956人下载
价格: 1.10 原价:¥8.80
收藏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11

单项选择题

1.林某采取物质利诱的方式引诱华某、白某、叶某从事卖淫活动,后来3人不愿再继续从事卖淫,林某于是采用暴力、胁迫、强奸等方法强迫她们继续从事卖淫活动,并从中获利,林某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4)

A. 引诱卖淫罪与强迫卖淫罪并罚

B. 引诱卖淫罪与强迫卖淫罪择一重罪处罚

C. 组织卖淫罪的加重罪状

D. 强迫卖淫罪的加重罪状

解析:本题考组织卖淫罪的加重情节。参见《刑法》第358条规定的内容。

2.赵某与张某不认真操作机器,使机器受到损坏;构成了重大责任事故罪。赵某与张某的行为属于(   )。(4)

A. 共同犯罪

B. 如果都是过于自信的过失造成,则是共同犯罪

C. 非共同犯罪

D. 过失犯罪

解析:本题考共同犯罪的问题。参见《刑法》第25条第2款规定的内容。

3.某甲捏造某乙受贿5000元,并写成小字报四处散发、张贴,致使某乙名誉受到很大损害。某甲的行为属于(   )。(4)

A. 诬告陷害罪

B. 侮辱罪

C. 诽谤罪

D. 报复陷害罪

解析:本题考诽谤罪、侮辱罪、诬陷害罪的构成要件。参见《刑法》第243条、第246条和第 254条规定的内容。

4.2000年王某(女)与其男友小卫(现役军人)多次同居,并以夫妻相称,后王某又与其同事张某长期同居后又登记结婚,对王某的行为如何认定? (   )(8)

A. 破坏军婚罪

B. 重婚罪

C. 破坏军婚罪和重婚罪

D. 不构成犯罪

解析:本题考破坏军婚罪,是指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结婚的。重婚罪是指有配偶而又与他人结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司法解释里同时规定有配偶者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而周围的人也认为是夫妻的,也构成重婚。由此可见,王某不构成破坏军婚罪的主体,故排除A。至于B选项中的重婚罪也不正确,虽然王某与小卫多次同居,并以夫妻相称,但根据法律对事实婚姻的认定,王某与小卫不构成事实婚姻,所以,王某与小卫之间只存在非法同居关系,而不构成婚姻关系,故B不正确。

5.张某、王某、纪某三人均系油漆工。1989年 7月9日为某工厂车间地板刷油漆,中午休息时,张某说不知这油漆是否能燃烧,纪某说我去试试,说完纪某便用火柴去点,结果引燃了油漆,将车间烧毁。纪某对车间烧毁的心理态度是(   )。(4)

A. 意外事件

B. 间接故意

C. 疏忽大意过失

D. 过于自信过失

解析:本题考过失的相关问题。参见《刑法》第15条规定的内容。

6.甲性格孤僻,对性格开朗、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宿舍室友乙怀恨在心,一次两人因琐事发生口角,并打了起来,后被同学劝开。甲的脸被乙一拳打肿。甲在日记中写到“要报复,干掉乙,让乙从世界上彻底消失掉”,并写下了详尽的杀人计划。此后,甲无任何异常行为。两个月后,甲的日记本被乙偶然看到,乙报告了派出所。甲的行为(   )。(1)

A. 不构成犯罪

B. 构成故意杀人罪(预备)

C. 构成故意杀人罪(中止)

D. 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解析:甲只是犯意的自我表示,尚不构成犯罪预备。

7.甲深夜听见自己家门外有响声,怀疑有人盗窃,遂拿起猎枪出门寻找小偷。朦胧夜色中见有两个人走来,甲某即开枪击中其中一人,致其死亡,经查,这两个人是过路者。则甲某行为在主观上是(   )。(1)

A. 直接故意

B. 间接故意

C. 疏忽大意的过失

D. 意外事件

解析:甲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并悍然开枪,追求这种结果的发生,因此是直接故意。

8.某甲为铁路扳道工,其工作是在相向的火车驶来时负责将铁轨岔开,以使火车安全运行。一日某甲因奖金分配问题与领导发生争执,为了发泄不满,在其值班期间没有扳道岔就擅自离开,结果造成两列火车迎头相撞的重大事故。则某甲的行为(   )。(4)

A. 属于作为的故意犯罪

B. 属于作为的过失犯罪

C. 属于不作为的故意犯罪

D. 属于不作为的过失犯罪

解析:甲违背自己的职责要求不扳道岔,是不作为,作为扳道工明知自己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而放任其发生,是故意犯罪。

9.司机丙某,平日酒量为白酒一斤,一日,赴同事婚宴,喝了半斤白酒,自认为没事,离席后即驾车回单位,途中因头晕刹车不及,将一位正在人行横道过马路的老人撞死。则丙某的主观方面(   )。(8)

A. 丙某仅饮酒半斤,没有超过他平时的酒量,对于交通肇事行为不存在主观上的罪过

B. 丙某明知自己饮酒,还要驾车回去,结果撞死行人,其主观上对于交通肇事结果存在犯罪故意

C. 丙某明知自己饮酒,但认为没事,在主观方面为疏忽大意的过失

D. 丙某明知自己不应酒后驾车,但自认酒量大,应该没事,结果驾车肇事,在主观方面存在着过于自信的过失

解析:丙某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参见《刑法》第15条规定的内容。

10.甲欲抢劫便衣警察乙的财物,将乙推倒在地,并抽出尖刀对准乙的脸上划了一刀,逼迫其交出钱财。乙掏出身上的手枪朝甲开了一枪,但由于甲躲闪很快而未受伤。乙的行为是(   )。(2)

A. 紧急避险

B. 正当防卫

C. 防卫过当

D. 不适时防卫

解析:甲是为了使本人的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防卫行为,没有超过必要限度,属于正当防卫。参见《刑法》第20条规定的内容。

11.甲与乙素有仇怨,一日,甲拦住乙百般辱骂,乙挥舞拳头作势欲打甲。甲逃跑,乙紧追不舍。甲从屠户丙处抢得一把杀猪刀,乙不敢再追,甲用言辞激乙,乙又追,待乙追来时,甲趁其不备用杀猪刀捅了乙一刀,导致其心脏破裂而死。甲的行为属于(   )。(8)

A. 正当防卫

B. 紧急避险

C. 防卫过当

D. 挑拨防卫

解析:甲主观上显然不符合正当防卫的正当性的条件,而是故意违法犯罪行为。

12.一天凌晨1点钟,联防队员甲、乙二人前去一处居民区查暂住证。二人来到一外地来京人员租住房屋前,猛力敲门,高喊“开门!”屋内男子丙被惊醒,问“是谁?”甲、乙没有回答。丙以为是抢钱的歹徒,拿了一把菜刀躲在门后,猛地打开门,朝冲进屋内的甲砍了一刀,致甲重伤。丙的行为属于(   )。(2)

A. 正当防卫

B. 意外事件

C. 故意伤害罪

D. 防卫过当

解析:本案事实上不存在不法侵害,行为人丙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而对臆想中的侵害者进行防卫,属于假想防卫,且丙当时无法预见甲、乙是执行检查任务,因而按意外事件处理。

13.某甲与某乙有仇,欲寻机报复。一日某甲知某乙一人在家,便携匕首前往。途中遇联防人员巡逻,某甲深感害怕。折返家中。某甲的行为属于 (   )。(2)

A. 犯罪预备

B. 犯罪中止

C. 犯罪未遂

D. 不构成犯罪

解析:甲是自动有效中止犯罪,其动机再所不问。参见《刑法》第24条规定的内容

14.甲欲强奸下夜班独自回家的女工乙,在一黑暗处将乙拦住,随即开始动手动脚,乙苦苦哀求甲,甲犹豫不决,停止了动作。乙趁甲犹豫时,猛地向前跑去,甩开了甲。甲见状,气急败坏,拔腿就追,追了两步发现前方有纳凉的人群,遂作罢。对甲的行为(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34800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11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