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法律顾问(综合法律知识)模拟试卷24
单项选择题
1.在我国,狭义上的法律指的是( )。(4)
A. 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国家判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B. 指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及其所属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所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D. 指地方各级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解析:
2.依据法律解释尺度的不同,可以将法律解释分为( )几种类型。(2)
A. 字面解释、限制解释和系统解释
B. 字面解释、扩充解释和限制解释
C. 系统解释、历史解释和字面解释
D. 立法解释、行政解释和学理解释
解析:
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效力是( )。(1)
A. 法律所具有的约束力和强制力
B. 法律所具有的约束力
C. 法律所具有的强制力
D. 法律所具有的权威性
解析:
4.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是( )。(1)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共和制的总统制
C. 议会内阁制
D. 半总统制
解析:
5.在一般法和特别法的效力问题方面,法理上适用的原则是( )。(4)
A. 一般法与特别法效力相同
B. 一般法优于特别法
C. 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D. 看具体情况而定
解析:
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其中受到侵犯的人身自由有( )。(8)
A. 侮辱和诽谤
B. 诬告和陷害
C. 搜查
D. 非法逮捕、拘禁限制人身自由
解析:
7.当事人应当在( ),到指定银行邀纳罚款,银行收受罚款后上交国库。(2)
A. 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0日内
B. 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
C. 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30日内
D. 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半年内
解析:
8.下列选项对行政许可的特征描述不准确的是( )。(2)
A. 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对经济和社会事务实施管理的一种行政行为
B. 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对管理对象实施的一种管理行为
C. 行政许可是一种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D. 行政许可的内容或者直接后果在于是否准予相对人从事特定活动
解析:
9.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复议机关决定不予受理或者受理后超过行政复议期限不作答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自( )或者( ),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
A. 收到不予受理决定书之日起,行政复议期满之日起
B. 收到不予受理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行政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
C. 收到不予受理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行政复议期满之日起
D. 收到不予受理决定书之日起,行政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
解析:
10.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 ),自( )起计算。(4)
A. 半年,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之日
B. 一年,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
C. 两年,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
D. 两年,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之日
解析:
11.属于累犯的构成条件的是( )。(8)
A. 前罪和后罪都是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
B. 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
C. 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
D. 以上三项均正确
解析:
12.个人贪污数额在5000元以上不满5万元的,应当给予( )处分。(2)
A. 7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B. 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C. 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D. 行政处分
解析:
13.不适用缓刑的是( )(1)
A. 无期徒刑
B. 拘役
C. 管制
D.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解析:
14.以下关于犯罪构成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8)
A. 犯罪构成要件由刑法加以规定
B. 犯罪构成是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客体要件与主体要件的总和
C. 犯罪构成是严重社会危害性的具体化
D. 犯罪构成是严重社会危害性的一般化
解析:
15.当事人有权对未生效的一审判决提出上诉,例外的情形是( )。(2)
A. 被告人
B. 被害人
C. 自诉人
D. 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
解析:
16.下列关于刑事诉讼中法定代理人与诉讼代理人异同的说法正确的是( )。(4)
A. 都是基于委托产生的代理关系,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被代理人意志的约束
B. 法定代理人可以代替被代理人陈述,而诉讼代理人不可代替
C. 法定代理人和诉讼代理人都不属于刑事诉讼的当事人
D. 法定代理人和诉讼代理人都享有上诉权
解析:
17.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如认为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时,正确的做法是( )。(8)
A. 暂缓起诉
B. 中止诉讼
C. 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D. 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解析:
18.下列关于被告人最后陈述的说法,正确的是( )。(2)
A. 因为被告人可能放弃该权利,故而被告人最后陈述不是庭审的一个独立阶段
B. 在公开审理的案件中,陈述的内容不得藐视法律、法庭,也不得涉及个人隐私
C. 被告人在最后陈述中提出了新的事实、证据,合议庭认为可能影响正确裁判的,可以恢复法庭调查
D. 如果被告人提出新的辩解理由,合议庭认为确有必要的,应当恢复法庭辩论
解析:
19.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在城市范围内从事生产活动确需排放偶发性强烈噪声的,必须经过下列哪些程序获得批准后,才能依法实施?( )(8)
A. 事先向当地环保部门提出申请;申请获批准后,由当地公安机关向社会公告
B. 事先向当地环保部门提出申请;申请获批准后,由噪声排放者向社会公告
C. 事先向当地公安机关提出申请,申请获批准后,由噪声排放者向社会公告
D. 事先向地当公安机关提出申请;申请获批准后,由当地公安机关向社会公告
解析:
20.按自然资源客观存在条件与特征为标准,可分为( )。(4)
A. 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
B. 恒定资源与可再生资源
C. 地下资源和地表资源
D. 以上均不正确
解析:
21.下列取水行为,不需要申请取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19821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