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试卷一 >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15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15

本单篇文档共29486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司法类法律职业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试卷一 模拟试卷 3363人下载
价格: 1.10 原价:¥8.00
收藏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15

单项选择题

1.张某系公安人员。一日,他便装巡逻乘坐公共汽车,车上遇劫匪。张某见劫匪有五人,且均持有凶器,便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所以未能站出来制止劫匪的行为,致使多名旅客伤亡且财物被劫。张某的行为属于:(   )(8)

A. 正当防卫

B. 紧急避险

C. 不构成犯罪

D. 犯罪行为

解析:张某是公安人员,他正在执行公务,此时负有保卫治安的特殊法定职责,面对危险不挺身而出,是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属于不作为犯罪。而且公安人员不能以紧急避险推脱责任。参见《刑法》第21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一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2.王某意欲盗窃某部队弹药库的枪支,事先准备了万能钥匙等作案工具,并多次前往观察地形了解警卫人员换班时间。某晚,王某携带作案工具前往作案。到了弹药库不远处,王某发现,因新到一批枪支,部队正组织战士连夜搬运,整个库区灯火通明,人来人往,戒备森严。王某见无法下手遂返回。王某的行为属于:(   )(1)

A. 犯罪预备

B. 犯罪中止

C. 犯罪未遂

D. 犯罪既遂

解析:《刑法》第22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23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24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根据以上对于犯罪几个停止阶段的界定,题中王某正在为犯罪做准备而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终止,因而是犯罪预备。

3.王某,正在盗窃财物时,被李某发现,李某对王某说:“交出1000元,否则告发你。”王某被迫交给李某1000元,李某的行为构成:(   )(4)

A. 抢劫罪

B. 诈骗罪

C. 敲诈勒索罪

D. 盗窃罪共犯

解析:本案中李某的行为并未以暴力相威胁,而是以向有关机关告发他人罪行相要挟,故应当认定为敲诈勒索罪,而不是抢劫罪。

4.某甲因犯强奸罪被判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有期徒刑从1989年7月1日起执行,对甲实际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是:(   )(8)

A. 1989年;7月1日至1992年6月30日

B. 1999年7月1日至2002年6月30日

C. 1989年7月1日至1999年6月30日

D. 1989年7月1日至2002年6月30日

解析:《刑法》第58条:“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之日或者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主刑执行期间。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监督管理的规定,服从监督;不得行使本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各项权利。”题中某甲实际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为徒刑刑期加上剥夺政治权利附加刑的刑期。故D项为正确答案。

5.甲、乙系夫妻,结婚多年未育,到处托亲戚找小孩领养。一次甲看到火车站有一个男孩,十分乖巧,遂许以厚待,哄骗到家,造成男孩的母亲寻找不着而诱发了精神病。甲的行为构成:(   )(8)

A. 拐卖妇女、儿童罪

B. 拐卖儿童罪

C. 破坏家庭罪

D. 拐骗儿童罪

解析:《刑法》第262条:“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题中情形正符合该罪的构成要件。要注意拐骗和拐卖的区别。

6.某高校食堂的炊事员某乙在做菜时,误把仓库中的一瓶农药当做菜油用来炒菜,致使多人食后中毒,但因抢救及时,未造成任何伤亡。某乙的行为:(   )(8)

A. 构成过失投毒罪

B. 属于意外事件

C. 构成投毒罪

D. 不构成犯罪

解析:炊事员某乙由于疏忽大意而使多人食后中毒,但由于未造成危害后果,不构成过失犯罪。过失犯罪以危害结果的发生为必要要件,故D正确。

7.下列哪种行为,不构成强奸罪? (   )(1)

A. 拐卖妇女的犯罪分子在拐卖过程中奸淫被拐卖的妇女

B. 拐卖妇女的犯罪分子将被拐妇女卖出以后,又伺机以暴力方式违背该妇女意志与其发生性关系的

C. 收买被拐卖妇女,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

D. 利用职权、从属关系,以胁迫手段奸淫现役军人的妻子的

解析:《刑法》第240条:“拐卖妇女、儿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拐卖妇女、儿童集团的首要分子;(二)拐卖妇女、儿童三人以上的;(三)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四)诱骗、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或者将被拐卖的妇女卖给他人迫使其卖淫的; (五)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绑架妇女、儿童的;(六)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

8.警察刘传花要为自己的儿子上学筹一笔钱,便找村民罗小元借钱。罗小元同意借钱,但条件是要有物品质押。刘传花将公务用枪交给罗小元质押。罗小元借给刘传花 3万元现金,借期6个月。6个月后,刘传花无力偿还借款,罗小元持枪逼债,被公安机关发觉。刘传花、罗小元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个选项?(   )(8)

A. 刘传花、罗小元均无罪

B. 刘传花、罗小元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共犯

C. 刘传花无罪、罗小元触犯非法持有枪支罪

D. 刘传花触犯非法出借枪支罪、罗小元触犯非法持有枪支罪

解析:《刑法》第128条:“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9.某甲因盗窃罪案发被捕,在侦查人员对其审讯期间,交待了自己与李某诈骗4万元的犯罪事实,并提供了同案犯李某可能隐匿的地点。根据这一线索,侦查机关顺利将李某追捕归案。对某甲的盗窃罪如何处罚?(   )(4)

A.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解析:根据《刑法》第68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般立功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检举揭发他人犯罪行为,包括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分子揭发同案犯所参与的共同犯罪以外的其他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罪犯(包括同案犯)的;阻止他人犯罪活动的等等。在本题中,某甲因涉嫌盗窃罪而被羁押期间,主动提供犯罪嫌疑人即同案犯李某的隐匿地点,司法机关正是根据这一线索,才顺利将李某追捕归案,故某甲的行为属于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罪犯的立功行为。

10.李某,某日酒后登上一辆长途公共汽车前往外地旅游。行程中李某发现邻座的妇女于某十分漂亮,就开始动手动脚进行调戏。于某愤然站起斥责。李某仍不停止,反而亮出随身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29486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15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