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试卷一 >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19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19

本单篇文档共34423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司法类法律职业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试卷一 模拟试卷 3217人下载
价格: 0.80 原价:¥8.00
收藏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19

单项选择题

1.某市政府机关职员孙甲,因涉嫌犯间谍罪被有关部门立案侦查,后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

A. 对王某的取保候审应由公安机关执行

B. 对王某的取保候审应由国家安全机关执行

C. 本案应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D. 本案应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解析:根据有关规定,间谍罪应当由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首先排除选项CD。《刑事诉讼法》第51条规定:“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但是,该法第4条又同时规定:“国家安全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办理危害国家安全的刑事案件,行使与公安机关相同的职权。”所以,该案中对犯罪嫌疑人孙甲的取保候审应当由国家安全机关执行。

2.邱某与其父在家搞个体经营,开业数月,经营额为3万余元,应纳税额2200余元。税务所25次开出纳税通知单,催其纳税,由于逾期不交,税务机关对其加收滞纳金2000余元,合计4000余元。税务机关多次派人催缴,邱拒绝缴纳。为维护国家税收法规的严肃性,市税务机关干部王某前往催收税款。邱某不但抗拒不缴,而且辱骂王某。王某据理力争,邱某上前对王某拳打脚踢,致使王某身受重伤。对邱某的行为如何认定?(   )(4)

A. 抗税罪

B. 抗税罪与故意伤害罪

C. 故意伤害罪

D. 妨害公务罪

解析:本题考故意伤害罪,暴力抗税致人重伤,属于一行为同时触犯数个罪名的想像竞合犯,从一重罪论处。参见《刑法》第202条和第234条。

3.周某在乘坐飞机时,由于一点小事与邻座乘客发生争吵,并大打出手,殴斗中,周某用铝质送餐车将舷窗砸坏,致使机舱内气压下降,乘客出现骚乱现象。周某的行为应认定为(   )。(8)

A. 尚未构成犯罪

B. 已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

C. 已构成劫持航空器罪

D. 已构成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

解析:本题考《刑法》第123条规定的内容,对飞行中的航空器上的人员使用暴力危及飞行安全即构成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

4.孙甲犯贪污罪,被判无期徒刑。服刑12年后,因表现良好而获假释。在假释考验期内的第6年,孙甲故意伤害致人重伤,被判刑9年。根据刑法规定,对孙甲应撤销假释,按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理。对孙甲应适用何种刑罚幅度或刑种?(   )(1)

A. 应决定执行无期徒刑

B. 应在12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

C. 应在9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

D. 应在9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

解析:由于孙甲原判刑期为无期徒刑,因此,应执行无期徒刑,其他罪所判处的主刑不再执行,参见《刑法》第邱条和第86条规定的内容。

5.甲女因犯故意杀人罪,情节特别恶劣,一审被判处死刑,审判期间未发现甲怀孕。一个半月后,经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中院在对甲验明正身,准备押赴刑场时发现甲已怀孕4个月。此时对甲应(   )。(8)

A. 继续执行死刑

B. 中止执行,待对其进行人工流产后再执行死刑

C. 中止执行,待其分娩后再执行死刑

D. 停止执行,报请高级人民法院依法改判

解析:对怀孕的妇女不得执行死刑。参见《刑法》第49条规定的内容。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6.某日,甲某乘坐司机乙某的出租车,匆忙中将价值8000元的手机遗忘在车内,稍后甲某记起,遂拨打自己的手机,乙某立即将电话挂断,后甲某根据车牌号找到乙某,乙某拒不交还手机。甲某报案后,公安机关将乙某抓获,则乙某的行为(   )。(1)

A. 已经构成侵占罪

B. 属于民法中的不当得利,不属于刑法的调整范围

C. 已经构成抢劫罪

D. 根据我国《刑法》第13条的规定,应属于“但书”的范围,不认为是犯罪

解析:侵占罪告诉的才处理。参见《刑法》第270条规定的内容。

7.一日,甲带邻家男孩乙到公园玩,甲想“吓唬”乙一下,就提着他的双脚将其倒悬于一座桥的栏杆外,乙边喊“饶命”边挣扎,甲手一滑,乙掉入河中,甲急忙去救,乙已溺水而亡,甲对乙的死亡结果在主观上所持的心理态度是(   )。(4)

A. 间接故意

B. 疏忽大意的过失

C. 过于自信的过失

D. 意外事件

解析:“吓唬”说明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参见《刑法》第15条规定的内容。

8.甲女系某小学学生,一日因在课堂上回答不出老师的提问,被老师当堂罚站,老师还当众说甲女“没见过像你这么笨的猪头,连’坐台’也不配”。甲女回到家中,写下遗书,说老师羞辱她,她活不下去了,趁家人不备,跳楼自杀身亡。则本案中(   )。(8)

A. 老师的行为构成了故意杀人罪

B. 老师的行为与甲女的死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老师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C. 老师的行为与甲女的死没有因果关系

D. 老师的行为构成侮辱罪

解析:老师没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不承担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本题考《刑法》第 246条的相关内容。

9.甲把乙打倒在地致乙不省人事,后来丙路过,看到是仇人乙躺在地上,以为他昏过去了,又用尖刀猛扎乙胸部。后来查明,丙在用刀扎乙时,乙实际上已经死亡了。则丙的行为(   )。(1)

A. 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B. 构成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C. 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D. 不构成犯罪

解析:丙用刀扎乙时,乙已经死亡,是一具尸体,丙属于对象不能犯的未遂,由于行为人的错误认识,使得犯罪行为所指向的犯罪对象在行为时不在犯罪行为的有效作用范围内,或者具有某种属性,而使得犯罪不得既遂,只能未遂。故是故意杀人罪(未遂)。参见《刑法》第232条规定的内容。

10.猎人甲某日在狩猎区打猎,在其欲射一野兔时,发现猎人乙在对面也欲捕杀该野兔,虽然甲知道自己枪法不准,但情急之下还是扣动扳机,结果致乙死亡。对乙的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8)

A. 甲对乙的死亡是过失

B. 是意外事件

C. 是不可抗力

D. 甲对乙的死亡是间接故意

解析:甲明知可能击中乙,仍放任该结果的发生。

11.甲乙两人发生争执,互相殴打。甲因身强力壮,几次将乙打倒在地,乙见自己打不过甲,从地上爬起来,夺路而逃,甲紧迫不舍。乙在无路可逃时,掏出匕首反身将甲刺伤。乙的行为属于(   )。(1)

A. 正当防卫

B. 防卫过当

C. 故意犯罪

D. 紧急避险

解析:乙逃跑时,互殴已经结束,刺伤甲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免受甲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12.某甲和某乙赌博,输给某乙3万元,某甲认为某乙“抽老千”作弊,不愿将钱给某乙,某乙为拿到这笔钱,将某甲打伤,将钱抢走。则某乙的行为属于(   )。(8)

A. 正当防卫

B. 紧急避险

C. 防卫过当

D. 故意犯罪

解析:为了保护非法利益而实行的防卫由于不具有防卫目的的正当性,不是正当防卫行为。

13.甲见一少女遭两个流氓调戏,即前去制止,反遭流氓攻击,甲立即进行反击。此时,便衣民警乙赶到,未及时表明自己的身份即迅速抓住甲以制止其斗殴。甲因此认为乙系流氓一伙的,随即拔刀将乙刺伤。甲某的行为属于(   )(8)

A. 妨害公务罪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34423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19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