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试卷一 >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模拟试卷8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模拟试卷8

本单篇文档共29858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司法类法律职业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试卷一 模拟试卷 1902人下载
价格: 1.20 原价:¥9.00
收藏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模拟试卷8

单项选择题

1.生物科技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器官移植成为延续人的生命的一种手段。近年来,我国一些专家呼吁对器官移植进行立法,对器官捐献和移植进行规范。对此,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4)

A.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其发展、变化能够直接改变法律

B. 法律的发展和变化也能够直接影响和改变科技的发展

C. 法律能促进科技发展,也能抑制科技发展所导致的不良后果

D. 科技立法具有国际性和普遍性,可以不考虑具体国家的伦理道德和风俗习惯

解析:法律与科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但是科技的发展、变化并不能直接改变法律本身。法律的发展变化也不能直接影响科技的发展。故选项A、B是错误的。科技、法律二者都以一国的伦理道德和风俗习惯为基础,具有故种地方性和特殊性,故D选项不正确。

2.下列关于法律解释的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4)

A. 法律解释作为法律职业技术的核心在任何法律职业的国家中,其规则和标准没有不同

B. 法律解释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解释者往往只使用其中的一种方法

C. 法律解释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然存在于法律适用之中

D. 法律解释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性,因此,它是一种纯主观的活动,不具有客观性

解析:法律解释是指一定的人对法律规定不清楚、不明确的地方所作的阐释和说明。各国在法律解释的规则和标准上有所侧重,存在一定的差异。实践中解释者在进行法律解释时往往需要综合采用这些解释方法,从不同角度阐释分析解释的对象。法律解释并非是一种纯主观的活动,而有一定的客观性。综上本题答案为C。

3.法律与利益有着内在的联系。下列关于法律与利益的保护,哪一项是错误的?( )(8)

A. 法对社会的控制和调整主要通过对利益的调控而实现

B. 法律是分配利益的重要手段,法律表达利益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利益选择的过程

C. 民法的诚信原则在维护民事活动中当事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平衡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D. 离开了法律,利益就无从产生,也无以存在

解析:在法与利益的关系中,利益决定着法的形成和发展。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决定着法的存在和本质,而不是离开了法律,利益就无法产生。故D选项错误。

4.出租车司机甲送孕妇乙去医院,途中乙临产,情形危急。为了争取时间,甲将车开至非机动车道掉头,被交警拦截并告知罚款,经甲解释,交警对甲未处罚且为其开警车引道,将乙及时送至医院。对此事件,下列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 )(4)

A. 在此交通违章的处理中,交警主要使用了形式逻辑的推理方法

B. 警察对违章与否的解释属于“行政解释”

C. 在此事件的认定中,交警进行了法的价值判断

D. 此事件所反映出的价值之间没有冲突

解析:法的各种价值有时会发生矛盾,在不同位阶的法的价值发生冲突时,在先的价值优于在后的价值。交警对甲的违章行为未予处罚且为其开警车引道,将乙及时送至医院,体现了自由价值与秩序价值相互冲突时对自由价值的优先选择的过程,C选项正确。

5.黄某于2000年4月在某市住宅区购得一套住房,2001年7月取得房产证。当年10月黄某将住房租借给廖某。廖某在装修该房时损坏自来水管道,引起漫水,将楼下住户陈某的住房浸泡。陈某要求廖某给予赔偿。对此事件,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8)

A. 黄某对自己所购买的住房有相对权,故其法律义务也是相对的

B. 廖某不是住房的所有人,敌对陈某的损失不负法律责任

C. 此侵权案件首先应依据法律原则来加以处理

D. 此案件的处理应直接适用法的正式渊源

解析:所有权是绝对权,A选项错误,廖某对因自己的过失造成陈某的损失应负法律责任,B选项错误;此侵权案件应适用民法加以调整,因此,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6.根据我国宪法,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几年?( )(4)

A. 3年

B. 4年

C. 5年

D. 6年

解析:根据《宪法》第98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5年。

7.宪法附则是指宪法对于特定事项需要特殊规定而作出的附加条款。下列关于宪法附则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8)

A. 附则是宪法的一部分,因而其法律效力当然应与一般条款相同

B. 附则是宪法的特定条款,因而仅对特定事项具有法律效力

C. 附则是宪法的临时条款,因而仅在特定的时限内具有法律效力

D. 附则是宪法的特别条款,根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因而其法律效力高于宪法一般条款

解析:宪法附则是指宪法对于特定事项需要特殊规定而作出的附加条款。由于附则是宪法的一部分,因而其法律效力当然应当于一般条款相同。同时附则还具有效力的特定性和临时性。

8.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一种情况不是公民获得物质帮助权?( )(4)

A. 公民在年老时

B. 公民在疾病时

C. 公民在遭受自然灾害时

D. 公民在丧失劳动能力时

解析:根据《宪法》第45条第1款规定,C选项不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获得物质帮助的情形。

9.下列关于德国法和法国法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8)

A. 德国封建时代最著名的习惯法汇编是1220年的《加洛林纳法典》

B. 在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制定了《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民事诉讼法典》和《刑事诉讼法典》,但未形成“六法”体系

C. 魏玛共和国时期颁布了大量的“社会化”法律,如《消除人民和国家痛苦法》、《德国改造法》等

D. 由于德国民法具有“潘德克顿学派”的理论基础,相对于19世纪大陆法系其他国家而言,其概念更加严谨,概念更加准确

解析:德国封建时代最著名的习惯法汇编是《萨克森法典》;拿破仑时期,法国已经形成了“六法”体系;魏玛共和国时期颁布了大量的“社会化”法律,但《消除人民和国家痛苦法》、《德国改造法》等是法西斯专政时期颁布的法律。

10.《法经》在我国法制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下列有关《法经》的表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8)

A. 《法经》为李悝所制定

B. 《盗法》、《贼法》两篇为《法经》之首,体现了“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的思想

C. 《法经》的篇目为秦汉法律及以后封建法律所继承并不断发展

D. 《法经》系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

解析:ABC皆是关于《法经》的正确表述,D选项的错误在于表述“第一部成文法典”为不严谨准确的表述。

11.罗马法作为大陆法系的渊源,对近代、现代民法制度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关于罗马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8)

A. 诸法合体、私法为主

B. 程序法优于实体法

C. 《十二表法》是罗马法的主要渊源

D. 罗马法基本分类是普通法和衡平法

解析:本题涉及罗马法的相关知识。ABC选项均表述正确。

12.“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这句话反映了法的哪种作用?( )(2)

A. 社会作用

B. 规范作用

C. 政治作用

D. 经济作用

解析:本题涉及法的适用。

13.下列哪一选项没有正确揭示人权对法律的作用?( )(2)

A. 人权指出了立法和执法所应坚持的最低的人道主义标准和要求

B. 人权是保证法制得以实现的最重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29858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模拟试卷8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