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试卷一 >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23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23

本单篇文档共24046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司法类法律职业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试卷一 模拟试卷 3354人下载
价格: 0.60 原价:¥8.00
收藏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23

单项选择题

1.甲因赌博而债台高筑,一日,甲将本村一台正在使用的变压器偷走卖掉,以偿还部分赌债。甲的行为属于刑法中的哪种犯罪现象?(4)

A. 结合犯

B. 吸收犯

C. 想象竞合犯

D. 牵连犯

解析:想象竞合犯,也称想象的数罪,观念的竞合、一行为数法,是指一个行为触犯了数个罪名的情况。对于想象竞合法按所触犯的罪名中的一个重罪论处,而不以数罪论处。

2.路某(15岁)先后唆使张某(13岁)放火烧毁塑料厂仓库一幢;唆使李某(19岁)绑架他人勒索财物计2000余元;唆使王某(15岁)抢劫他人财物计1500元。路某的行为构成何罪?(8)

A. 放火罪

B. 绑架罪

C. 抢劫罪

D. 放火罪、抢劫罪

解析:见《刑法》第17、29条。

3.某工厂因经营不善长期停产。厂里的四对青工夫妇为求刺激,相约在一座空厂房玩“换妻”游戏,带齐干粮后进驻该厂房,一起看淫秽录像带,然后相互交换性伙伴。第三天,被巡查的厂联防队员发现。他们的行为应如何认定?(8)

A. 不构成犯罪

B. 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品罪

C. 聚众淫乱罪

D. 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品罪、聚众淫乱罪

解析:参见《刑法》第301、364条。

4.吴某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于1988年7月27日考验期满,其所在服刑的监狱于当日上报了将死缓减为无期徒刑的材料。两天后即7月29日,吴某因同监舍的郑某无故辱骂他而将郑某打聋了一只耳朵。对吴某应当如何处理?(4)

A. 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B. 报请当地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C. 以无期徒刑和伤害罪判处的刑罚数罪并罚

D. 撤回减刑材料,延长考验期限

解析:吴某的故意伤害行为是发生在考验期期满以后,故应先减为无期徒刑。见《刑法》第50条。

5.某甲系省高级法院的法警,依法配备有枪支。一日,某乙向某甲借枪打猎,某甲碍于情面,就将枪借给某乙用了半天。某甲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1)

A. 非法出借枪支罪

B. 玩忽职守罪

C. 非法出租枪支罪

D. 不构成犯罪

解析:见《刑法》第128条。注意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与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的区别。后者要求造成后果严重。

6.赵某教唆李某杀死王某,李某接受唆使后准备深夜到王家作案。赵某在李某到王家前心有不忍,便用匿名电话通知王某,王某遂逃脱此劫。此案中,赵某的行为_________。(4)

A. 应当减轻处罚

B. 不构成犯罪

C. 应当免除处罚

D. 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解析:参见《刑法》第24条第2款。

7.刘某精心准备窃得公司企业银行账户的密码,晚上在家中利用互联网将公司账上的5万元转入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账户。其妻发现后极力规劝,刘某悔悟,在公司未发觉的情况下,又将 5万元转回公司的账户。刘某的行为属于_________。(2)

A. 犯罪中止

B. 犯罪既遂

C. 犯罪未遂

D. 不构成犯罪

解析:犯罪结果已经发生。

8.下列哪一种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单位?(4)

A. 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

B. 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

C. 逃汇罪

D. 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罪

解析:见《刑法》第190条。

9.某晚,王某搭乘李某驾驶的货车正常行驶至某大学门口,不幸撞倒一位违章横过马路的大学生叶某。在围观群众的强烈要求下,两人将叶某抬上车,准备送医院治疗。途中,李某一直抱怨倒霉,王某便唆使李某和他一起将昏迷不醒的叶某,抬下车后放在一个行人稀少的路边,然后溜之大吉。叶某因抢救不及时导致下肢瘫痪,终身残疾。王某与李某的行为应如何评价?(2)

A. 王某构成故意伤害罪,李某构成交通肇事罪

B. 王某与李某共同构成故意伤害罪

C. 王某与李某共同构成交通肇事罪

D. 因李某在交通事故中没有任何责任,故两人均不构成犯罪,属于不道德的行为

解析:注意“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关键要害是本案不存在逃逸的问题,因为逃逸是指交通肇事后逃离现场;而且本案中司机在交通事故中没有任何责任,也不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构成故意伤害罪根据的原理是犯罪构成理论中的不作为理论,因前行为而产生了特定的责任。参见该解释的第6条。

10.下列情形中,哪一种不属于可以单处罚金刑的事由?(4)

A. 自首或者有立功表现的

B. 犯罪预备、中止或者未遂的

C.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

D. 全部退赃并有悔罪表现的

解析:参见《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条。

11.某合资企业办公室主任王某,私自从企业款项中拿出10万元借给他人进行走私活动,挪用时间达2个月。事发后,王某已将挪用款项金额退回。王某的行为构成_________。(8)

A. 尚未构成犯罪

B. 挪用特定款物罪

C. 侵占单位财物罪

D. 挪用资金罪

解析:见《刑法》第272条。

12.幼儿园教师吴某带领儿童去春游,一儿童失足掉入粪坑,吴用棍子试了试,坑深不足一米,吴嫌脏臭不愿下坑,此时又无他人帮助,致使该儿童被淹死,吴的行为构成_________。(4)

A. 构成故意杀人罪

B. 构成遗弃罪

C. 构成过失杀人罪

D. 不构成犯罪

解析:此为不作为杀人,吴作为幼儿园老师,有救助该儿童的义务,在能救助的情况下不作为。

13.李某利用精神病人王某杀人。则李与王_________。(1)

A. 不属于共同犯罪

B. 构成共同犯罪

C. 以共同过失犯罪论处

D. 李某是主犯,王某是从犯

解析: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5条。注意,精神病人无认识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所以不可能有共同故意。

14.陶某将碱面分装成100小包,交给李某,说包中是海洛因,以每包200元的价格出卖,每包提成给李50元,李接受后以每包200元卖掉了50包,李某的行为_________。(2)

A. 构成诈骗罪

B. 构成贩卖毒品罪

C. 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D. 不构成犯罪

解析:李某主观有贩卖毒品故意,客观上有贩卖行为;只是对贩卖对象认识错误,不能既遂,不影响构成贩卖毒品罪。

15.吴某因憎恨自己所在学校领导将自己开除,意欲杀死学校领导,后来在情急之中吴某误把张三当做校领导杀死,该犯的犯罪主观方面应属_________。(4)

A. 行为性质错误

B. 工具的错误

C. 行为对象错误

D. 特定时空条件的错误

解析:该犯的犯罪主观方面是犯罪对象认识错误,即把此人当作彼人。杀错人并不影响故意杀人罪的成立,只要具备杀人的故意,无论杀的是不是想杀的人,都成立故意杀人罪。

16.王某意欲盗窃某部队弹药库的枪支,事先准备了万能钥匙等作案工具,并多次前往观察地形了解警卫人员换班时间。某晚,王某挑带作案工具前往作案。到了弹药库不远处,王某发现,因新到一批枪支,部队正组织战士连夜搬运,整个库区灯火通明,人来人往,戒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24046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23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