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模拟试卷9
单项选择题
1.南宋庆元年间,某地发生一桩“杀妻案”。死者丈夫甲被当地州府逮捕,受尽拷掠,只得招认“杀妻事实”。但在该案提交本路提刑司审核时,甲推翻原口供,断然否认杀妻指控。提刑司对本案可能做出的下列处置中,哪一种做法符合当时“翻异别勘”制度的规定?( )(2)
A. 发回原审州府重审
B. 指定本路管辖的另一州级官府重审
C. 直接上报中央刑部审
D. 直接上报中央御史台审理
解析:宋代实行翻异别勘制度,在诉讼中,人犯否认口供而事关重大案情的,由另一法官或别一司法机关重审。
2.汉代曾发生这样一件事情:齐太仓令获罪当处墨刑,其女缇萦请求将自己没有为官奴,替父赎罪。这一事件导致了下列哪一项法律制度改革?( )(2)
A. 汉高祖规定“上请”制度
B. 汉文帝废除肉刑
C. 汉文帝确立“官当”制度
D. 汉景帝规定“八议”制度
解析:汉文帝开始刑法改革的直接起因就是发生在文帝十三年的这件事情,文帝为缇萦所动,下令废除肉刑。
3.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是世界近代史上的第一部民法典,是大陆法系的核心和基础。下列关于《法国民法典》的哪一项表述不正确?( )(8)
A. 该法典体现了“个人最大限度的自由,法律最小限度的干涉”这一立法精神
B. 该法典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时代性
C. 该法典的影响后来传播到美洲、非洲和亚洲广大地区
D. 该法典首次全面规定了法人制度
解析:《德国民法典》首次全面规定法人制度。
4.下列哪一选项不符合我国西周婚姻制度中婚姻缔结的原则?( )(8)
A. 一夫一妻
B. 同姓不婚
C.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D. “七出”、“三不去”
解析:“七出”、“三不去”是一种解除婚姻的制度,而非婚姻缔结制度。另西周实行“一妻多妾”,也可以说是一种“一夫一妻”制。
5.下列有关罗马法复兴运动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2)
A. 意大利的波伦亚是罗马法复兴运动的发源地
B. 14世纪的评论法学家在罗马法的复兴运动中起了开创性作用
C. 经过罗马法复兴运动,在中世纪后期形成了一个世俗的法学家阶层
D. 罗马法的复兴构成近代自然法学说的思想来源之一
解析:注释法学派在罗马法的复兴运动中,起了开创性作用。14世纪的评论法学派致力于罗马法与中世纪西欧社会司法实践的结合,使罗马法的研究与适用有了新发展。
6.正式将凌迟作为法定刑的法典是( )。(2)
A. 《唐六典》
B. 《庆元条法事类》
C. 《宋刑统》
D. 《元典章》
解析:南宋的《庆元条法事类》正式将凌迟作为法定刑。
7.明代地方省一级的司法机关是( )。(1)
A. 提刑按察使司
B. 提点刑狱使司
C. 肃政廉访司
D. 通政使司
解析:明朝地方司法机关分省、府、县三级,沿宋制,省设提刑按察司。
8.法律终止是法律时间效力的一个重要问题。以示废止方式终止法律生效时,一般应当选择下列哪一原则?( )(4)
A. 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B. 国际法优于国内法
C. 后法优于前法
D. 法律优于行政法规
解析:按照“后法优于前法”的原则,原有法律中与新法律冲突的部分自然废止。
9.按照摩尔根和恩格斯的研究,下列有关法的产生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2)
A. 法的产生意味着在社会成员之间财产关系上出现了“我的”、“你的”之类的观念
B. 最早出现的法是以文字记录的习惯法
C. 法的产生经历了从个别调整到规范性调整的过程
D. 法的产生标志着公力救济代替了私力救济
解析:最早出现的法不是以文字记录的,且习惯法以文字记录的就是成文法。
10.有的公园规定:“禁止攀枝摘花”。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不允许无故毁损整株花木。这一解释属于下列哪一项?( )(4)
A. 扩大解释
B. 文法解释
C. 目的解释
D. 历史解释
解析:目的解释是指从制定某一法律的目的来解释法律。此题中“不允许无故毁损整株花木”即禁止攀技摘花的真正目的,而非一切攀枝摘花的行为。
11.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项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 )(2)
A. 本行政区内市、县、乡政府的产生、组织和职权的规定
B. 本行政区内经济、文化及公共事业建设
C. 对传染病人的强制隔离措施
D. 国有工业企业的财产所有制度
解析:参见《立法法》第8条和第64条规定。
12.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下列选项中有关法规“批准”生效的情形哪一个是错误的?( )(4)
A. 自治州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
B. 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C. 省、直辖市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D. 自治县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
解析:参见《立法法》第63条规定,省、直辖市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无需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13.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护的表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8)
A. 一切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 宪法规定了对华侨、归侨权益的保护,但没有规定对侨眷权益的保护
C. 宪法对建立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未加以规定
D. 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和私有财产的继承权规定在宪法“总纲”部分
解析:参见《宪法》第43条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宪法规定了对华侨、归侨权益的保护及对侨眷权益的保护。
14.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下列有关特别行政区立法权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8)
A. 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备案不影响该法律的生效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征询其所属的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的意见后,如认为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不符合基本法关于中央管理的事务及中央和特别行政区关系的条款,可以将该法律发回,但不作修改
C. 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回的特别行政区的法律立即失效
D. 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回的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一律具有溯及力
解析:本题涉及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权。依照《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17条、《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17条规定,经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发回的特别行政区的法律立即失效,该法律的失效,除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另有规定外,无溯及力。
15.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8)
A. 法律由国家主席签署公布
B. 行政法规由国家总理签署公布
C.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由大会主席团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D.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解析:参见《立法法》第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27320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