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试卷一 >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模拟试卷24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模拟试卷24

本单篇文档共38349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司法类法律职业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试卷一 模拟试卷 4633人下载
价格: 1.00 原价:¥7.00
收藏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模拟试卷24

单项选择题

1.下列所述的法律原则中,属于政策性原则的是?( )(4)

A. 《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的原则

B. 《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C. 《婚姻法》规定,我国鼓励晚婚晚育和实行计划生育

D. 《刑事诉讼法》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解析:按照法律原则产生的基础不同,可以把法律原则分为公理性原则和政策性原则。公理性原则,即由法律原理(法理)构成的原则,是由法律上之事理推导出来的法律原则,是严格意义的法律原则,例如法律平等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等价有偿原则、无罪推定原则、罪行法定原则等,它们在国际范围内具有较大的普适性。政策性原则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出于一定的政策考量而制定的一些原则,如我国宪法中规定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原则,婚姻法中“实行计划生育”的原则,等等。政策性原则具有针对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法对人的效力,指法律对谁有效力,适用于哪些人,我国法律对人效力的原则是:( )。(8)

A. 属人主义

B. 属人主义与属地主义相结合

C. 以属地主义为主,与保护主义相结合

D. 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

解析: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这是近代以来多数国家所采用的原则,我国也是如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3.我国《合同法》第61条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对此,下列选项中的说法成立的是?( )(4)

A. 交易习惯的效力优先于合同法

B. 习惯与现行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共利益不相抵触的,就具有正式的法律渊源的地位

C. 我国法律规定习惯在特定情况下具有正式的法律渊源地位

D. 习惯不能作为人们行为的依据

解析:习惯与现行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共利益不相抵触的,经国家认可部分就具有正式的法律渊源的意义,其他部分则为我国法律的非正式渊源;习惯可以作为人们行为的依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4.赵某与王某为邻居,常有口角。一天,由于王某养的羊吃了赵某菜地上的菜,赵某大怒,遂砍伐王某屋前的果树十棵。乏某向乡派出所控告,乡派出所接到控告后,经调查,以县公安局的名义对赵某作出5天的拘留决定,并责令赵某赔偿王某200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项?( )(4)

A. 王某因对果树享有所有权而形成的法律关系属于保护性的法律关系

B. 县公安局与赵某形成了平权的法律关系

C. 赵某因砍伐王某的果树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属于第二性的法律关系

D. 赵某因砍伐王某的果树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属于双向的法律关系

解析:王某因对果树享有所有权而形成的法律关系不属于保护性的法律关系,保护性法律关系是由于违法行为而产生的,旨在恢复被破坏的利和秩序的法律关系。故选项A错误。县公安局与赵某形成了纵向(隶属)的法律关系,是在不平等的法律主体之间所建立的权力服从关系。故选项B错误。赵某因砍伐王某的果树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属于单向的法律关系,故选项D错误。选项C赵某因砍伐王某的果树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属于第二性的法律关系,它基于王某对果树的所有权关系这一主法律关系而产生。故C正确。

5.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 )。(4)

A. 法律生效的范围

B. 法律调整的方式

C. 法律调整的对象

D. 法律表现的形式

解析:一般认为,划分法律部r、j的主要标准是法律所调整的不同社会关系,既调整对象,其次,是调整方法。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6.关于资本主义国家两大法系的表述,正确的是哪项?( )(8)

A. 大陆法系是在普通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B. 英美法系在诉讼程序方面倾向于职权主义

C. 西班牙属于英美法系

D. 资本主义国家两大法系的差别在逐渐缩小,但差别还将长期存在

解析:大陆法系是在罗马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英美法系在诉讼程序方面倾向于当事入主义,西班牙的法律属于大陆法系。所以正确的是选项D。

7.按照法律的表达形式和创制方式的不同,法可分为:( )。(8)

A. 国内法和国际法

B. 根本法和普通法

C. 一般法和特别法

D. 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解析:A是根据法的创制与适用主体的不同划分;选项B是按照法的效力、内容和制定程序的不同划分;选项C根据法的效力范围的不同划分;选项D是按照法律的表达形式和创制方式的不同划分。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8.关于法律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1)

A. 经济基础的局部变化,必然会引起法律历史类型的更替

B. 法律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并不意味着它不受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

C. 法律的产生和发展变化取决于一定经济基础的产生和变化

D. 一定的法律内容是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解析:经济基础的根本变革,才会引起法律历史类型的更替。经济基础的局部变化并不必然引起法律历史类型的更替。故A表述不正确。

9.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主席的替补制度,下列选项中哪个是对替补制度的正确表述:( )。(8)

A. 主席缺位时由总理代理

B. 主席缺位时由副主席代理

C. 主席缺位时由全国人大委员长代理

D. 主席缺位时由副主席继任

解析:《宪法》第8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缺位的时候,由副主席继任主席的职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缺位的时候,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都缺位的时候,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补选;在补选以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暂时代理主席职位。”

10.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法律规定,下面关于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8)

A. 民族自治地方不包括民族自治乡

B. 民族自治地方设立的行使同级一般行政区域地方国家机关职权和同时行使自治权的国家机关,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

C. 民族自治地方设立的行使同级一般行政区域地方国家机关职权和同时行使自治权的国家机关,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政府

D. 民族自治地方设立的行使同级一般行政区域地方国家机关职权和同时行使自治权的国家机关,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解析:《宪法》第112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宪法》第115条规定:“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机关行使宪法第三章第五节规定的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依照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政策。”结合上述法条规定可知,A、B、C项说法均正确,因为自治机关不包括审判机关、检察机关、D项错误,当选。

11.根据宪法规定,国家审计机关在( )的领导下,依法行使审计监督权。(2)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国务院总理

C. 国家主席。

D. 全国人大常委会

解析:《宪法》91条第2款规定:“审计机关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于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38349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模拟试卷24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