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试卷一 >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模拟试卷25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模拟试卷25

本单篇文档共35094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司法类法律职业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试卷一 模拟试卷 3738人下载
价格: 1.00 原价:¥8.80
收藏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模拟试卷25

单项选择题

1.按照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或限定的范围或程度,法律规则可以分为:( )。(1)

A. 强行性规则与任意性规则

B. 授权性规则与禁止性规则

C. 授权性规则与命令性规则

D. 强行性规则与授权性规则

解析:按照规则的内容规定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所谓授权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有权做一定行为或不做一定行为的规则。所谓义务性规则,是指在内容上规定人们的法律义务,即有关人们应当做㈩或不做出某种行为的规则。按照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所谓强行性规则,是指内容规定具有强制性质,不允许人们随便加以更改的法律规则。所谓任意性规则,是指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人们自行选择或协商确定为与不为、为的方式以及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内容的法律规则。故正确

2.下列选项中所列举的情形属于法律制裁的是?( )(8)

A. 甲、乙两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后甲公司违约,经乙公司聘请的律师与之进行交涉,并以提起诉讼相威胁,甲公司被迫付给乙公司一笔违约金

B. 党员张某因违反党纪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C. 学生李某因严重违反校规被学校开除学籍

D. 某省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因与宪法相抵触,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撤销

解析:法律制裁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对违法者依其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ADC中的各种处罚都不是由特定国家机关实施的,因此不属于法律制裁。故选D。

3.人们可以根据法律规范的规定事先估计到当事人双方将如何行为及行为的法律后果,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的安排,这属于法律的哪一种规范作用?( )(4)

A. 指引作用

B. 评价作用

C. 预测作用

D. 强制作用

解析:法的预测作用是指凭借法律的存在,可以预先估计到人们相互之间会如何行为。法的预测作用的对象是人们相百之间的行为,包括公民之间、社会组织之间、国家、企事业单位之间以及它们相瓦之间的行为的预测。故选c。

4.法律事实是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和事实,法律事实根据是否有主体的意志而分为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下列关于法律行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4)

A. 法律行为依行为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作为和不作为

B. 法律行为依其主体的不同性质可以分为国家行为和当事人行为

C. 法律行为只能是合法行为

D. 法律行为既可以是合法行为也可以是违法行为

解析:法律事实中的行为是指主体有意识的某种实际行动,它是依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律事实,它可以是合法行为,但也可以是违法行为。故c说法错误。

5.立法体制包括立法权限的划分、立法机关的设置和立法权的行使等各方面的制度。它是与国家的性质相一致的,我国的立法体制是:( )。(1)

A. 一元性的立法体制

B. 二元性的立法体制

C. 多元性的立法体制

D. 混合性的立法体制

解析:当代中国是单制国家,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的立法体制是一元性的立法体制,全国只有一个立法体系;同时又是多层次的。故选A。

6.法律推理的基本方法包括演绎推理的方法、归纳推理的方法和辩证推理的方法。在下列何种情况下不需要采用辩证推理的方法?( )(4)

A. 法律规定本身的意义模糊

B. 出现法律空隙或法律漏洞

C. 依准用性规则援引或参照了其他规则

D. 某些法律规定明显落后于社会发展

解析:辨证推理,即侧重对法律规定和案件事实的实质内容进行价值评价或者在相互冲突的利益间进行选择的推理。包括四种情况:首先,法律本身的意义模糊;其次,法律有缺漏;再次,同位阶的法律规定之间有冲突;最后,某些法律规定明显严重落后于社会发展情势。故c错误。

7.下列何种表述不属于法的原则?( )(4)

A. 公民的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B. 民事活动应当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

C. 合同的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全部履行自己的义务

D. 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按照法律的规定定罪处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不得定罪处罚

解析:看一个法律条文表述的是不是法律原则,关键是看该条文表述的是否是原理性的内容,通常比较抽象。法律规则是以权利和义务为中心内容的;选项C是法的规则,故本题应选C。

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守法的具体要求?( )(8)

A. 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

B. 按照法律规定的行为模式认真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C. 发生违反法律的行为或后果时,主动承担法律责任

D. 认真行使权利,对法律许可行为应积极的作为

解析:ABC都是守法的具体要求。对于权利而言,无论是积极的作为还是消极的不作为都是行使权利的体现。D是守法的状态。

9.我国选举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根据各行政区域的人口总数来确定,假设某镇的人口为20万人,那么该镇人民代表的总名额最多是多少?( )(4)

A. 100人

B. 140人

C. 130人

D. 200人

解析:《选举法》第9条第1款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四)乡、民族乡、镇的代表名额基数为四十名,每—千五百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人口超过九万的乡、民族乡的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过百名;人口超过十三万的镇的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过一百三十名;人口不足二千的乡、民族乡、镇的代表总名额可以少于四十名。”《选举法》第9条第2款规定:“按照前款规定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基数与按人口数增加的代表数相加;即为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总名额。”据此,人口超过13万的镇的代表总名额数不得超过1

10.1982年宪法历经了四次修正,其中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的是哪次修宪?( )(8)

A. 1988年修宪

B. 1993年修宪

C. 1999年修宪

D. 1904年修宪

解析:宪法修正案是历次考试的重点。本题是一道简单的识记题,只要记住四次修宪的内容即可轻松作答。2004年《宪法》修正案第20条规定:“宪法第十条第三款‘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修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11.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下面哪项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不得由法律规定为集体所有?( )(8)

A. 荒地

B. 山岭

C. 草原

D. 矿藏

解析:我国《宪法》第9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据此,D为正确选项。

12.我国的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 )。(4)

A. 麦穗和镰刀

B. 镰刀和斧头

C. 谷穗和齿轮

D. 齿轮和麦穗

解析:《宪法》第13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据此,C是正确的。

13.我国宪法保护公民的通信自由。下列机关中,在任何情况下均无权对公民的通信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35094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模拟试卷25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