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模拟试卷5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法的理论中,哪一项不是从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角度来概括法的?(4)
A. 托马斯.阿奎那强调法的本源是神
B. 黑格尔认为法是自由意志的体现
C. 奥斯丁说:“任何一种实在法都是由特定的主权者对其统治下的某个人或某些人制定的”
D. 塞尔苏斯认为:“法乃善良和公正的艺术”
解析:
2.甲、乙、丙三人在学习权利与义务的有关内容后进行了讨论。
甲说:
(1)法不溯及既往都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公民权利;(
2)权利对于一切人都是平等的,义务则因人而异。
乙说:
(1)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
(2)权利和义务是一切法律规范、法律部门甚至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内容。
丙说:
(1)权利是与生俱来的,义务则是法律规定的;
(2)在民主法制社会,权利是第一性的,而义务则是第二性的。
则下列选项何者为正确?(4)
A. 甲的说法(1),乙的说法(2),丙的说法(1)
B. 甲的说法(2),乙的说法(1),丙的说法(1)
C. 乙的说法(1)和(2),丙的说法(2)
D. 乙的说法(1),丙的说法(1)和(2)
解析:
3.《合同法》第58条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一规定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4)
A. 既体现了法律的确定性指引作用,又体现了法律的选择性指引作用
B. 既体现了法律的确定性指引作用,又体现了法律的个别性指引作用
C. 既体现了法律的确定性指引作用,又体现了法律的规范性指引作用
D. 既体现了法律的选择性指引作用,又体现了法律的规范性指引作用
解析:
4.王某与李某是朋友。王某近期买了一辆摩托车,由于是新车,王某倍加爱惜。一天李某与女同事来借车,王某推辞不借,李某感到在女同事面前丢了面子,心中很不高兴。乘王某不注意,李某用刀将摩托车的轮胎扎破,并打碎摩托车的反光镜。王某得知后,找李某理论,李某反将王某殴打了一顿。为此,王某向乡派出所控告李某。乡派出所经调查后,以县公安局的名义对李某作出6天的拘留决定,并责令李某赔偿王某摩托车的损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个?(4)
A. 县公安局与李某形成了横向的法律关系
B. 王某因对摩托车享有所有权而形成的法律关系属于保护性的法律关系
C. 李某因扎破王某的摩托车轮胎与打碎反光镜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属于相对法律关系
D. 李某因损坏王某的摩托车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属于第一性法律关系
解析:
5.某日,某县4名交通稽查队员紧追一驾驶摩托车的22岁农民,在拐弯处,农民连人带车冲下土桥,撞在桥下的石墙上,车损人伤。4名交通稽查队员驾车扬长而去。对此,下列哪—个选项可以成立?(8)
A. 本案中,交通稽查队员紧迫驾车的农民属于法的适用
B. 本案中,交通稽查队员和该农民都有违法行为,双方互相抵销法律责任
C. 本案中,交通稽查队员因实施追赶行为所导致的后果属于我国法律规定的法律责任的免除条件
D. 本案中,交通稽查队员行为致人损害会导致国家赔偿
解析:
6.下列各项说法中正确的是:(4)
A. 甲与乙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结婚,婚姻登记机关依法予以登记并发给结婚证书。产生甲与乙法律上的婚姻关系的事实在法学上被称作法律事件
B. 李某从报纸上得知某厅级干部因受贿50万元而被检察机关提起诉讼,就对他的同事说该干部将被判10年有期徒刑,这体现了法律的评价作用
C. 人民检察院根据群众检举对某公安人员的刑讯逼供行为进行侦查的行为,属于国家法律监督
D. 方律师在为一件产品致人伤害案代理时指出,1年前该法院在审理一起类似案件时没有判予精神损害赔偿,所以本案也不应该给予精神损害赔偿。方律师的这一思维方式属于演绎推理
解析:
7.法与道德之间、法与宗教之间都有着一定的关系,下列有关法与道德、法与宗教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1)
A. 自然法学派认为道德上的善良或正义不是法律存在和有故力的标准
B. 中世纪基督教国家对异教徒的迫害说明了在政教合一的国家里,法可以作为异教的破坏力量
C. 法的存在形态是一元性的,道德的存在形态则是多元性的
D. “使人向善”是法的价值与宗教在出发点和目的上的相通之处
解析:
8.2005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促进祖国统一的法律。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并不排除以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根据《反分裂国家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国家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程序的表述,哪一个是正确的?(8)
A.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组织实施
B.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组织实施
C. 由国家主席决定,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组织实施,并及时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D. 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和组织实施,并及时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解析:
9.下列选项中不是2004年宪法修正案所修正的内容是:(8)
A. 增加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B. 增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C. 明确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 明确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
解析:
10.下列有关宪法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2)
A. 宪法关系是立宪社会最为基本的政治秩序在宪法上的表现
B. 宪法关系的主体仅限于公民与国家
C. 宪法关系的实质内容是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
D. 宪法关系的客体是宪法行为
解析:
11.依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哪种情形下公民不享有选举权?(2)
A. 甲从小就患有精神病,虽经多年治疗但仍未见好转
B. 乙出生于1989年6月,2005年12月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现在正在监狱服刑
C. 丙因抢劫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剥夺政治权利,丙不服,正在提起上诉
D. 丁以暴力手段强迫他人劳动,被处以行政拘留
解析:
12.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关于重庆市下辖的自治州、县、市以及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的批准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4)
A.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批准自治州的建置和区域划分,国务院有权批准县、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重庆市人大常委会有权批准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B.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批准自治州的建置,但由国务院行使自治州的区域划分的批准权;县、市以及建置和区域划分由国务院批准;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由重庆市人大行使批准权
C. 自治州、县、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的批准权均由国务院行使,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的批准权由重庆市人民政府行使
D. 自治州、县、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以及乡(镇)的建置的批准权均由国务院行使,乡(镇)的区域划分的批准权由重庆市人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28836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