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经济学)模拟试卷8
单项选择题
1.微观经济学的中心是( )(B)
A. 价值理论
B. 价格理论
C. 生产理论
D. 分配理论
解析:微观经济学是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数值的变动,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2.供给曲线反映哪两个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B)
A. 供给与价格
B. 供给量与价格
C. 供给量与需求量
D. 供给与需求
解析:供给曲线是根据一个消费者的供给量与价格的关系绘制的。
3.下列商品中,需求价格弹性最大的是( )(A)
A. 高档服装
B. 粮食
C. 苹果
D. 食盐
解析:奢侈品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所占比例最大,需求价格弹性相应也大。
4.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有( )(B)
A. 完全竞争
B. 外部影响
C. 对称信息
D. 市场机制
解析:市场失灵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公共资源、垄断、不完全信息。
5.等产量曲线( )(B)
A. 向右上方倾斜
B. 向右下方倾斜
C. 是一条水平线
D. 向左下方倾斜
解析: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6.被称为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包括( )(D)
A. 完全竞争和垄断
B. 完全竞争和寡头
C. 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
D. 寡头和垄断竞争
解析:A、B、C都含有完全竞争市场,显然不对。
7.垄断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B)
A. MR=SMC
B. MR=LMC
C. AR=LAC
D. MR=AC
解析:垄断的长期均衡条件是:LMC=MR。
8.作为市场价格接受者的厂商是( )(A)
A. 完全竞争厂商
B. 完全垄断厂商
C. 垄断竞争厂商
D. 寡头垄断厂商
解析:市场类型的划分与各个类型的特点,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
9.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净值之间的差别是( )(D)
A. 直接税
B. 间接税
C. 净出口
D. 折旧
解析:NDP=GDP=折旧。
10.在国民经济循环流程中,总漏出(W)为( )(A)
A. W=S+T+M
B. W=S+T+X
C. W=I+G+M
D. W=S+G+M
解析:W=S+T+M。
11.萨伊定律简单的表述是( )(C)
A. 供求决定价格
B. 价格决定供求
C. 供给自行创造需求
D. 需求自行创造供给
解析:供给本身创造需求。
12.由于经济衰退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C)
A. 摩擦性失业
B. 结构性失业
C. 周期性失业
D. 自然失业
解析:周期性失业又称为总需求不足的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它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
13.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和卖出各种有价证券的目的是( )(C)
A. 调节债券价格
B. 调节价格水平
C. 调节货币供给量
D. 调节利润率
解析: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及外汇,吞吐基本货币,影响货币供应量及市场利率的行为。
14.政府为改善宏观经济运行而调整支出和税收被称为( )(C)
A. 需求冲击
B. 货币政策
C. 财政政策
D. 再分配政策
解析:财政政策主要包括政府支出政策与政府收入政策(税收)两个方面。
15.提出绝对优势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C)
A. 马歇尔
B. 凯恩斯
C. 亚当.斯密
D. 大卫.李嘉图
解析: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
16.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可分为( )(B)
A. 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两个部分
B. 商品贸易、劳务贸易和其他收入三个部分
C. 投资收入和转移支付两个部分
D. 商品贸易和劳务贸易两个部分
解析:经常项目包括货物、服务、收益和经常性转移。
17.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安排是( )(B)
A. 浮动汇率制
B. 固定汇率制
C. 联合浮动制
D. 管理浮动制
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固定汇率制度。
18.汇率贬值将引起( )(A)
A. 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B. 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恶化
C. 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贸易收支状况恶化
D. 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解析:一国本币汇率下降,外汇汇率上升,有利于促进该国}n口增加,进口减少,使得其出口工业和进口替代_I二业得以大力发展,在现代社会大生产条件下,将会带动国内其他行业的发展,加快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国内就业机会增加,国民收入也随之增加。
19.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总部分别设在( )(A)
A. 华盛顿、华盛顿
B. 纽约、华盛顿
C. 华盛顿、伦敦
D. 伦敦、瑞士
解析:两者总部均设在华盛顿。
20.欧洲联盟属于那个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A)
A. 经济联盟
B. 完全经济一体化
C. 关税联盟
D. 共同市场
解析:经济联盟典型的例子就是目前的欧洲联盟,早期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属于关税同盟。
案例分析题
阅读案例并回答下列问题。
充分竞争才是市场的最佳选择
我们以彩电市场为例,我国当前市场容量为2000万台左右,而生产能力则有4000万台左右,明显的供大于求注定了市场竞争将会日趋激烈。各个彩电企业又都是单独的利益主体,它们在市场竞争中当然会以争取更多的顾客和市场份额为动机,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策略——竞相降价。但是,当一些企业在日趋激烈的价格竞争中感到盈利下跌,难以招架时,该怎么办?它们可以设法扩大规模,也可相机转产,改变原有的投资方向。这便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争取规模效益,或是灵活调头的发展之路。如果一个企业只想靠价格联盟来形成和保持垄断利益,坐享固定的市场份额,最终会发现,在商品供大于求的背景下,去签一个自己和竞争对手们都不会认真遵守的协议(除非协议有超级监督力和强制力),不过是徒劳之举。
对于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来说,可问一声自己有无能力或有无必要让所有彩电企业都有饭吃,致使先进企业发挥不了长处,落后企业亦不会被淘汰。如果没有,又试图通过建立价格联盟而为之,岂不白费气力?近年来,价格联盟一次次的不欢而散已经说明了此理,难道今后还要花费大量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8212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