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公文写作与处理)模拟试卷12
公文写作与处理-单项选择题
1.公文是进行公务活动的 ( )(D)
A. 工作方式
B. 形式
C. 媒介
D. 重要工具
解析:公文是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任何一个机关、组织在日常的工作活动中都需要使用公文这一工具,以表达意图、办理公务、实施有效的管理。
2.毛泽东同志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指出“文章和文件都应当具有三种性质”,这三种性质不包括 ( )(A)
A. 具体性
B. 准确性
C. 鲜明性
D. 生动性
解析:1958年,毛泽东同志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指出“文章和文件都应当具有三种性质: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
3.1956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分别发出通知,要求文件一律 ( )(A)
A. 自左至右横写横排
B. 自右至左横写横排
C. 自左至右竖写
D. 自右至左竖写
解析:1956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分别发出通知,要求文件一律改为自左至右,横写横排,左侧装订,并统一制定了文件用纸的规格要求。
4.公文附件的形式不包括 ( )(B)
A. 目录
B. 正文说明
C. 名单
D. 简介
解析:公文附件的形式一般有图表、目录、名单、简介及其他有关文件材料。
5.在《国务院公文主题词表》中,“工业、交通、能源”之类属于 ( )(C)
A. 类属词
B. 缩略语
C. 类别词
D. 分类标题
解析:在《国务院公文主题词表》中,“工业、交通、能源”之类属于类别词。
6.党中央的文件同时发给省委、市委、县委,这种行文方式属于 ( )(B)
A. 平行文
B. 多级下行文
C. 越级下行文
D. 逐级下行文
解析:多级下行文,就是指党政领导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同时下达几级机关的一种行文方式。
7.经领导机构主持召开的会议通过的对重要事项进行决策部署的指导性公文是 ( )(A)
A. 决议
B. 决定
C. 指示
D. 意见
解析:决议是经领导机构主持召开的会议通过的对重要事项进行决策部署的指导性公文。
8.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把意见定为党的机关公文种类之一的时间是 ( )(C)
A. 1993年
B. 1995年
C. 1996年
D. 1998年
解析:1996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把意见定为党的机关公文种类之一。
9.下列关于知照性公告、通告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A. 这类公告、通告发布的目的只是让有关人员知道,其他群众不必知道
B. 这类公告、通告发布的目的是让群众或者有关人员知道后必须严格遵守的
C. 这类公告、通告发布的目的是让群众或者有关人员知道后必须去执行的
D. 这类公告、通告发布的目的只是让群众或者有关人员知道,并不需要大家去遵守或者执行
解析:知照性公告、通告发布的目的,只是让群众或者有关人员知道,并不需要大家去遵守或者执行。
10.根据适用范围的不同,可将通知分为六大类,其中不包括 ( )(B)
A. 发布性通知
B. 批复性通知
C. 批转性通知
D. 转发性通知
解析:根据适用范围的不同,可将通知分为六大类:发布性通知、批转性通知、转发性通知、指示性通 知、任免性通知、事务性通知。
11.1984年9月17日国家经济委员会、经济管理干部国家考试委员会给国务院的《关于第一批企业经理、厂长国家统考情况的报告》属于 ( )(A)
A. 呈报性报告
B. 呈转性报告
C. 综合报告
D. 专题报告
解析:呈报性报告的行文目的单纯,即将有关情况报告上级,让上级知道。如1984年9月17日国家经济委员会、经济管理干部国家考试委员会给国务院的《关于第一批企业经理、厂长国家统考情况的报告》,就是在工作完成后,向领导汇报工作情况的。
12.会议纪要的正文一般分为哪三个部分 ( )(D)
A. 会议概况、会议内容、与会人员
B. 会议概况、与会人员、结束语
C. 与会人员、会议内容、结束语
D. 会议概况、会议内容、结束语
解析:会议纪要的正文一般分为会议概况、会议内容、结束语三个部分。
13.下列属于计划类文书的是 ( )(B)
A. 规定
B. 纲要
C. 办法
D. 章程
解析:计划类文书包括规划、纲要、计划、安排等文种。
14.下列关于简报类文书的说法,错误的是 ( )(D)
A. 它是用于汇报工作、反映问题、交流经验、沟通情况、推动工作开展的一种简短的、摘要性的信息载体
B. 一般在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内部运转
C. 是使用最普遍、最广泛也是最常见的应用文书之一
D. 可以代替正式公文
解析:简报类文书是用于汇报工作、反映问题、交流经验、沟通情况、推动工作开展的一种简短的、摘要性的信息载体。一般在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内部运转。简报类文书虽不能代替正式公文,但却是使用最普遍、最广泛也是最常见的应用文书之一。
15.大型企业的文书工作组织形式一般采用 ( )(C)
A. 集中形式
B. 混合形式
C. 分工形式
D. 分散形式
解析:大的机关,一般采用分工处理的形式。如:国务院的各个部、委,党中央的某些部以及省委机关、省政府机关、大型企业等。
16.机关工作活动中形成的文件,办理完毕之后,其中部分对日后工作还有查考作用,需转化为档案保存,这体现了公文处理工作的 ( )(C)
A. 纽带作用
B. 助手作用
C. 查考作用
D. 保存作用
解析:公文处理工作具有查考作用。公文在处理完毕后,需整理归档。机关工作活动中形成的文件,办理完毕之后,其中部分对日后工作还有查考作用,需转化为档案保存。所以,档案的来源是文书。
17.以下公文办理程序中收文程序和发文程序都有的是 ( )(C)
A. 承办
B. 签发
C. 审核
D. 用印
解析:收文办理程序有签收登记、审核、分办、拟办、批办、承办、催办查办。发文办理程序有拟稿、审核、签发、印制、用印、发文登记。收文程序和发文程序都有的是审核。
18.机关有关部门或人员按照来文的要求进行具体工作或办理复文的环节称为 ( )(D)
A. 查办
B. 催办
C. 注办
D. 承办
解析:公文的承办是指机关有关部门或人员按照来文的要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7337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