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经济学)模拟试卷10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垄断组织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 科技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B. 主要形式有卡特尔、托拉斯、辛迪加
C. 促使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侵略扩张
D. 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
解析:垄断组织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没有根本地变革所有制形式,所以不是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本题在基于微观、宏观及常识的理解基础上,不难理解。
2.关于垄断的好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在某些领域可以带来生产成本的节约
B. 一定程度上提高一国的世界竞争力
C. 一定程度上保护特殊资源以及促进技术创新
D. 以上都是
解析:关于垄断的好处:
第一,在某些领域可以带来生产成本的节约;
第二,提高一国的世界竞争力;
第三,保护特殊资源;
第四,促进技术创新。
3.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对自然垄断部门的垄断行为采取的态度是( )(C)
A. 放任
B. 尽量支持
C. 加以管制
D. 坚决反对
解析:政府通过设立专门的部门,依据专门的法律对企业的可能的规模发展进行控制,对可能导致垄断的行为进行管制。
4.政府将持有权益转让给私人企业是为了实现( )(B)
A. 自由化
B. 民营化
C. 稳定化
D. 加以管制
解析:民营化,指政府将持有权益转让给私人企业,它是日本政府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中提出的一个概念。
5.收入循环流中,下列不属于注入的是( )(A)
A. 税收
B. 出口
C. 投资
D. 政府支出
解析:J=I+G+X。
6.一个国家的永久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被称为( )(B)
A. GDP
B. GNP
C. NDP
D. NI
解析:弄清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的区别。
7.实际GDP等于( )(B)
A. 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
B. 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
C. 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
D. 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解析:实际GDP与名义GDP的关系,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8.国民生产总值减去下列哪个项目成为国民生产净值( )(A)
A. 折旧
B. 原材料支出
C. 直接税
D. 间接税
解析:NDP=GDP-折旧。
9.由于原料准备不充分而造成的失业被称作( )(D)
A. 季节性失业
B. 自愿失业
C. 结构性失业
D. 摩擦性失业
解析:所谓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劳工市场不健全,而使工人一时找不到工作。导致摩擦性失业的原因有很多,如劳工移动的不易、某些工作的季节性变动、原料的不充分、机器或设备的破坏、由于信息不灵对工作机会未能获悉等。
10.充分就业的含义是( )(B)
A. 人人都有工作,没有失业者
B. 消灭了非自愿失业的就业状态
C. 消灭了自然失业的就业状态
D. 消灭了自愿失业的就业状态
解析:凯恩斯主张充分就业不是真正的消灭失业。凯恩斯对充分就业的解释是:在实际生活中,没有非自愿失业存在,这样的情况,称之为充分就业。
11.由原材料价格提高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是( )(B)
A. 需求拉动
B. 成本推动
C. 结构性
D. 其他
解析: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升。
12.政府支出增加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是( )(A)
A. 需求拉动
B. 成本推动
C. 结构性
D. 其他
解析:因为政府支出带动消费,消费使得需求增加,这是拉动内需的一种手段。
13.下列哪一项为货币的职能( )(B)
A. 货币可分割
B. 价值储藏
C. 资产可识别
D. 资产不易磨损
解析:货币的职能:交换的媒介、价值的储藏、价值的尺度。
14.货币的交易需求是指货币由于_______而被持有( )(B)
A. 作为一种价值储藏
B. 作为一种交换媒介
C. 作为一种计价单位
D. 作为一种预防需求
解析:作为交换的媒介,货币被用于支付商品和服务。即作为流通手段,这是货币最主要的职能,正是由于这种职能,才避免了物物交换的种种不便,使整个国民经济的商品交换顺利进行。
15.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不包括( )(A)
A. 为消费者提供消费信贷
B. 管理外汇储备
C. 管理国家债务
D. 发行钞票
解析:为消费者提供消费信贷不属于央行的职能。
16.下列是M2的组成部分、但不是M1的组成部分的一项是(D)
A. 现金
B. 支票存款
C. 活期存款
D. 定期存款
解析:货币层次可以分为3个:M1、M2、M3,其中M1=现金+活期存款+其他支票存款,M2=M1+小额定期存款+储蓄存款+散户货币共同基金。
17.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是( )(A)
A. 充分就业
B. 国际收支平衡
C. 经济增长
D. 物价稳定
解析: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
18.经济学中的财政政策( )(C)
A. 影响经济中的货币数量
B. 仅仅指的是税收政策
C. 既处理公共支出问题也处理税收问题
D. 只与公共支出有关
解析:税收与公共支出分别为政府收入政策与政府支出政策。
19.经济增长指的是下列_______的增加( )(B)
A. 货币GDP
B. 实际GDP
C. 货币供给
D. 政府预算盈余
解析: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来衡量。
20.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更为有利,这是因为( )(B)
A. 货币政策的效果比财政政策更容易预期
B. 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有更直接的影响
C. 货币政策能够均衡地影响经济各个方面
D. 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实行起来更快
解析: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调节利率,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来调节经济中的货币量,比较直接。如利率,准备金率的调节可以起到立杆见影的效果。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政府购买和税收的调节来达到目的,所以,这是一个过程。而选项D,不是实行起来快,是相对来说,见效快。
案例分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8567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