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学前心理学 > 全国自考教育类(学前心理学)模拟试卷2

全国自考教育类(学前心理学)模拟试卷2

本单篇文档共6883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自考类教育类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打包下载。
学前心理学 模拟试卷 2710人下载
价格: 1.00 原价:¥8.80
收藏

全国自考教育类(学前心理学)模拟试卷2

单项选择题

1.以下不属于学前儿童基础动作模式的是 ( )(B)

A. 基础的移位动作

B. 基础的顺序性动作

C. 基础的操作性动作

D. 基础的稳定性动作

解析:幼儿期在最初动作发展的基础上,进入基础动作发展的阶段,学前儿童基础动作发展的模式有三种,分别是基础的移位动作、基础的操作性动作、基础的稳定性动作,没有基础的顺序性动作。

2.儿童有意动作发生的主要标志是 ( )(D)

A. 思维的产生

B. 直立行走的发生

C. 习惯性动作的产生

D. 手眼协调动作的发生

解析:手眼协调动作的发生是儿童有意动作发生的主要标志,也是孩子有目的地认识世界和摆弄物体的萌芽。手眼协调动作的发生是在出生后4~5个月。

3.为研究幼儿的坚持性所做的实验是 ( )(C)

A. 视崖实验

B. 三山实验

C. 哨兵持枪姿势实验

D. 双生子爬梯实验

解析:哨兵持枪姿势实验是对3~7岁幼儿进行的,分为5个实验,要求幼儿空手做出哨兵持枪的姿势,但实验条件各不相同。目的在于研究幼儿在控制自己动作方面的坚持性。

4.幼儿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是 ( )(C)

A. 2~3岁

B. 3~4岁

C. 4~5岁

D. 5~6岁

解析:4~5岁幼儿的坚持性随条件的变化而有很大波动,这一年龄段,外界条件对幼儿坚持性的影响最大。凶此,4~5岁是幼儿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应抓住时机培养幼儿的坚持性。

5.幼儿期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不包括 ( )(A)

A. 自我认识

B. 自我评价

C. 自我体验

D. 自我控制

解析:幼儿期自我意识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及自我控制的发展三个方面:自我评价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自我体验是自己的一种情感上的状态;自我控制是对自己行为的调节、控制能力。

6.幼儿园某老师观察一个幼儿写道:性子很急,精力旺盛,喜欢活动量大的运动,爱逞能,自制力差,易冲动。”从老师的描述中可以得出这个幼儿可能偏向于________气质类型。( )(C)

A. 黏液质

B. 抑郁质

C. 胆汁质

D. 多血质

解析:一般将人的气质划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每种类型的人都有各自的典型特征。胆汁质的神经类型属于强、不平衡。它通常表现为反应快、易冲动、难约束、精力旺盛。

7.孩子从出生以后就逐渐发展并表现各种能力,其中最早表现并逐步发展的是 ( )(C)

A. 语言能力

B. 模仿能力

C. 操作能力

D. 认识能力

解析:孩子出生后,在先天抓握反射的基础上,经过无意识的练习,逐渐学会有目的的抓握动作,六七个月后,孩子双手协调能力开始发展,在此基础上,孩子操作物体的能力逐步发展起来。

8.儿童出现最初的性格方面的差异是在 ( )(B)

A. 2岁左右

B. 3岁左右

C. 4岁左右

D. 5岁左右

解析:儿童性格的最初表现是在婴儿期,3岁左右儿童出现了最初的性格方面的差异,体现在合群性、独立性、自制力等方面。

9.某幼儿在母亲离开之前,总显得很警惕,有点大惊小怪,如果母亲离开他,他就会表现出极度的反抗,母亲回来时他想与母亲接触,但是又反抗与母亲接触。这类儿童属于________依恋类型。 ( )(C)

A. 回避型

B. 安全型

C. 反抗型

D. 冷漠型

解析:反抗型的儿童表现为母亲在时很警惕,无法将母亲作为他安全探索的基地,母亲离开后会伤心,表现为极度的反抗,母亲回来后时而与母亲接触,时而抗拒。

10.亲子关系中最有益于幼儿个性良好发展的是 ( )(A)

A. 民主型

B. 专制型

C. 放任型

D. 权威型

解析:亲子关系通常被分为三种类型:民主型、专制型及放任型。研究证明,民主型的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融洽,孩子的独立性、主动性、自我控制、信心、探索性等方面发展较好,因此,民主型的亲子关系最有益于幼儿个性的良好发展。

11.两个幼儿在玩游戏,一个作为“追赶者”,一个作为“逃跑者”,玩得不亦乐乎,这属于2岁前儿童同伴交往的 ( )(D)

A. 物体中心阶段

B. 情景中心阶段

C. 简单的相互作用阶段

D. 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

解析:通过研究,2岁前儿童同伴交往被分成三个发展阶段:物体中心阶段、简单相互作用阶段、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在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中,出现了一些较为复杂的社会性互补行为,对他人行为的模仿更为常见,如“追赶者”和“逃跑者”、“躲藏者”和“寻找者”、“给予者”和“接受者”。

12.儿童移情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可能是 ( )(C)

A. 2~4岁

B. 3~5岁

C. 4~6岁

D. 5~7岁

解析:研究表明,4~6岁期间儿童已能很好地理解通俗故事的情节,他们不会把自我认知当成他人的认知,所以4~6岁是移情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13.有的孩子刚刚1岁2个月就会说话,有的孩子已经两岁了还没有开口。这体现了学前儿童发展进程的 ( )(D)

A. 整体性

B. 连续性

C. 阶段性

D. 不均衡性

解析:总体上,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是高速度发展,但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不是等速前进的,题目材料中体现的是不同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

14.“把儿童心理的发展归结为环境教育机械作用的结果。”这是________的论点。 ( )(B)

A. 遗传决定论

B. 环境决定论

C. 二因素论

D. 相互作用论

解析:环境决定论把儿童心理的发展归结为环境教育机械作用的结果,认为环境教育是万能的,行为主义者是该观点的典型代表。

15.早期隔离或剥夺实验是研究________的方法之一。 ( )(D)

A. 经验对心理发展作用

B. 生理成熟对心理发展作用

C. 遗传对心理发展作用

D. 环境对心理发展作用

解析:早期隔离或剥夺实验是使幼小动物失去或部分失去正常的生活环境,然后对正常和非正常环境长大的动物行为的差异作比较。研究的大量事实充分说明,人类的社会生活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名词解释

16.儿童心理发展转折期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称之为儿童心理发展转折期。

解析:

17.巴布金反射

巴布金反射是指如果新生儿的一只手或双手的手掌被压住,他会转头张嘴,当手掌上的压力减去时,他会打呵欠。

解析:

18.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即注意的范围,是指人在比较短的时间片段中所能清楚地知觉到的事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6883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全国自考教育类(学前心理学)模拟试卷2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