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学前心理学 > 2015年4月全国自考(学前心理学)真题试卷

2015年4月全国自考(学前心理学)真题试卷

本单篇文档共5251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自考类教育类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打包下载。
学前心理学 真题试卷 3745人下载
价格: 1.00 原价:¥8.00
收藏

2015年4月全国自考(学前心理学)真题试卷

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

A. 由于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不稳定性,因此对学前儿童的观察一般应反复多次进行

B. 对幼儿的实验指导语,要用简明的语言和肯定的语气

C. 测验法主要用于查明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

D. 儿童的作品就可以反映儿童的心理,研究者不需要了解儿童的创造过程

解析:幼儿在创造活动过程中,往往用语言和表情去辅助或补充作品所不能表达的思想,所以脱离幼儿的创作过程来分析其作品,难以充分了解其心理活动。

2.心理发生的标志是 ( )(B)

A. 无条件反射

B. 条件反射

C. 视觉和听觉的集中

D. 手眼协调动作

解析:心理发生的标志——条件反射的出现。

3.提出“什么东西变了”可以引导幼儿有意地寻找目标,这反映的是 ( )(C)

A. 幼儿逐渐学习一些注意方法

B. 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一定的活动中实现的

C. 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成人的要求下发展起来的

D. 幼儿的有意注意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

解析:成人提出问题,往往能够引导幼儿有意注意的方向,使幼儿有意地去注意某些事物,例如,提出“什么东西变了”可以引导幼儿去寻找目标。

4.儿童最先辨认的几何图形是 ( )(A)

A. 圆形

B. 三角形

C. 正方形

D. 长方形

解析:对幼儿来说,对不同几何形状辨认的难度有所不同,由易到难的顺序是:圆形→正方形→半圆形→长方形→三角形→八边形→五边形→梯形→菱形。

5.小明听到一支歌曲时,高兴地说:“妈妈,我也会唱,老师教过我们!”这是记忆的 ( )(C)

A. 识记过程

B. 保持过程

C. 再认过程

D. 回忆过程

解析:记忆恢复有两种形式:再认和回忆(也叫再现)。再认是指识记过的的事物重新出现时,感到熟悉,确知是以前感知过或经历过的。

6.幼小儿童讲故事时乍看起来有声有色,实际上毫无内容,但讲故事的仍然津津乐道,听故事的也津津有味,这说明幼儿 ( )(D)

A. 想象没有预订目的

B. 想象的主体不稳定

C. 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D. 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解析:学前儿童无意想象的特点包括: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想象的主题不稳定;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以想象过程为满足;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7.成人说:“你如果不多穿衣服,就会感冒。”孩子则不能接受这种预见的后果,她看到的是小裙子好看,她要穿。这表现出孩子的思维更多属于 ( )(D)

A. 直观行动思维

B. 发散思维

C. 抽象逻辑思维

D. 具体形象思维

解析:幼儿时期常常依靠具体形象甚至是实际行动来理解。

8.孩子拼好图后,惊讶地说:“我拼的是一个男孩在骑马”,这说明在该阶段 ( )(B)

A. 语言和行动毫无关系

B. 语言是行动的总结

C. 语言和动作不分离

D. 语言先于动作而出现,并起着计划动作的作用

解析:幼儿的自言自语有两种形式:游戏语言,这种语言的特点是比较完整、详细,有丰富的情境和表现力;问题语言,这种语言的特点是比较简单零碎,常常在遇到困难时出现,或表现困惑、怀疑、惊奇等等。

9.幼儿语法意识的明显出现是从 ( )(B)

A. 3岁开始

B. 4岁开始

C. 5岁开始

D. 6岁开始

解析:幼儿对语法的意识从4岁开始明显出现。

10.儿童表情能力的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理解表情手段和 ( )(B)

A. 辨识表情手段

B. 运用表情手段

C. 控制表情手段

D. 识别表情手段

解析:儿童表情能力的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理解(辨认)表情手段和运用表情手段。

11.怕生一般出现在 ( )(C)

A. 3个月左右

B. 4个月左右

C. 6个月左右

D. 8个月左右

解析:怕生,是对默认刺激物的恐惧反映。怕生与一脸情绪同时产生,一般在6个月左右出现。

12.一般认为,儿童坚持发生明显质变的年龄是在 ( )(C)

A. 2~3岁

B. 3~4岁

C. 4~5岁

D. 5~6岁

解析:在许多场合下,3岁幼儿根本不能接受坚持性任务,坚持性发生明显质变的年龄在4~5岁。

13.托马斯.切斯根据9个维度的不同组合,将儿童的气质划分为容易抚育型等 ( )(B)

A. 2种类型

B. 3种类型

C. 4种类型

D. 5种类型

解析:托马斯.切斯根据9个维度的不同组合,将儿童的气质划分为三种类型:容易抚育型;困难抚育型;启动迟缓形。

14.学前期儿童的能力发展中,出现了明显的类型差异,即出现了 ( )(C)

A. 操作能力的萌芽

B. 模仿能力的萌芽

C. 主导能力的萌芽

D. 认识能力的萌芽

解析: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特点包括:多种能力的显现和发展;智力结构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出现了主导能力的萌芽,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类型差异。

15.5岁以后,同伴交往的主动性和协调性逐步发展,开始发展起 ( )(D)

A. 独自游戏

B. 平行游戏

C. 联合性游戏

D. 合作性游戏

解析:儿童之间绝大多数的社会性交往实在游戏情境中发生的。5岁以后,合作性游戏开始发展,同伴交往的主动性和协调性逐渐发展。

名词解释

16.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指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解析:

17.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根据自己的创见,独立地构造新形象的过程。

解析:

18.直观行动思维

直观行动思维指依据直观的事物和儿童自己动作而进行的思维。

解析:

19.问题言语

问题语言指常常在遇到困难时出现的,或表现困惑、怀疑、惊奇等的言语,特点是比较简单、零碎。

解析:

20.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的行为及倾向。

解析:

简答题

21.学前儿童感知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哪些阶段?

学前儿童感知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

(1)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

(2)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

(3)掌握知觉标准和观察力发展阶段。

解析:

22.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的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5251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2015年4月全国自考(学前心理学)真题试卷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