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教育类(教育管理心理学)模拟试卷7
单项选择题
1.在实现组织目标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C)
A. 领导
B. 管理
C. 组织的领导者
D. 组织的全体成员
解析:领导者的重要职能是带领组织成员实现目标,领导者及其领导行为是领导的关键,所以领导者在实现组织目标中起决定作用。
2.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思维力和创新能力,属于教育领导者心理品质中的 ( )(B)
A. 品德方面
B. 智力方面
C. 个性方面
D. 组织管理方面
解析:领导者的心理品质包括品德方面、智力方面、个性方面和组织管理方面,其中智力方面包括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思维力和创新能力。
3.集中研究特定情境中最有效的领导作风和领导行为,属于一般行为领导理论中的( )(D)
A. 特性理论
B. 作风理论
C. 行为理论
D. 权变理论
解析:20世纪60年代以来,不少研究者认识到,领导的效率如何决定于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条件、工作性质、时间要求、组织气氛以及当时所处的具体环境等因素。
4.领导者希望成功的关键是 ( )(B)
A. 认知心理
B. 思维心理
C. 组织活动心理
D. 个性心理
解析:从领导者行为的角度进行分析,领导者的思维心理是领导者希望成功的关键。
5.以快制胜,是哪种类型领导决策的显著态度? ( )(A)
A. 果断型
B. 顽强型
C. 稳健型
D. 多虑型
解析:抓住瞬息即逝的时机,敢作敢为,果断和迅速地采取决定是教育领导决策的心理类型中果断型的表现。
6.有韧性,在决策过程中自始至终保持坚持性,这属于领导决策心理类型的 ( )(B)
A. 果断型
B. 顽强型
C. 稳健型
D. 多虑型
解析:顽强型的领导者在决策的制定阶段和实施阶段,始终保持充沛的精力和坚韧的毅力,为实现既定目标表现出持久而坚定的意志品质。
7.在教育领导决策的基本程序中,确定价值准则所属的阶段是 ( )(A)
A. 问题的识别
B. 方案择优
C. 实施
D. 反馈
解析:教育领导决策的基本程序包括问题的识别、方案择优和实施反馈,其中,问题的识别包括发现问题、提出目标和确定价值准则。
8.“决策四分图”的提出者是 ( )(A)
A. 迈尔
B. 西蒙
C. 儒索
D. 奥斯邦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迈尔设计了“决策问题四分图”。迈尔认为,质量和认可这两个维度,可构成不同的决策问题,都可以根据这两个维度的水平,在决策问题四分图中找其位置。
9.下列影响教育领导集体团结的因素不包括 ( )(B)
A. 信念的向背
B. 决心的大小
C. 感情的离合
D. 意志的强弱
解析:制约和影响领导集体团结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信念的向背、感情的离合、意志的强弱。
10.下列属于现代组织观念特点的是 ( )(C)
A. 有不同层次的分工合作
B. 有不同的职责和权利
C. 是一个整合的系统
D. 人们的活动协调一致
解析:现代组织观念有以下几个特点:组织的开放性、组织的整合性(整合的系统)、组织的复杂性。
11.组织的心理功能不包括 ( )(D)
A. 目标功能
B. 权力功能
C. 协调功能
D. 惩奖功能
解析:建立合理有效的组织对于搞好组织管理、实现组织目标、满足成员需要、激发成员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组织的心理功能包括目标功能、权力功能和协调功能。
12.首先提出“企业文化”概念的畅销书《企业文化》的作者是 ( )(D)
A. 霍桑
B. 勒温
C. 威廉·大内
D. 迪尔和肯尼迪
解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探讨企业成功的研究成果中,迪尔和肯尼迪的《企业文化》是三本畅销书之一。
13.统一整个组织和全体成员的行动方向,把组织成员的行为动机引导到组织目标上来,这属于组织文化的 ( )(A)
A. 导向作用
B. 约束作用
C. 凝聚作用
D. 激励作用
解析:优秀组织文化的作用主要有:导向作用、约束作用、凝聚作用和激励作用。组织文化的导向作用就是引导成员统一行动的旗帜,是一种集结众人才智的精神动力。
14.关于教育组织变革,提出诊断、执行和评估三个步骤九个方面的学者是 ( )(B)
A. 李维特
B. 凯利
C. 洛尔施西
D. 勒温和薛恩
解析:凯利提出诊断、执行和评估三个步骤九个方面,即确定问题、诊断、列出可行方案、发展决策准则、选取解答方式、计划变革、采取行动、评估效果和反馈。
15.关于教育组织变革程序,提出解冻、变革、再冻结三个阶段的学者是 ( )(C)
A. 李维特
B. 洛尔施西
C. 勒温
D. 凯利
解析:关于教育组织变革的程序,勒温和美国组织心理学家薛恩都提出了解冻、变革、再冻结三个阶段。
简答题
16.简述观察法的特点和局限。
(1)观察法的特点:
①所得材料比较全面、系统、完整;
②所得结论真实可靠。
(2)观察法的局限:
①使研究者处于被动地位,不能作精确的重复,也不能变换一个人活动的条件,只能消极地等待观察所需要的现象出现;
②所得到的材料不易作数量分析,也不能精确地确定某种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难以全面深入地了解其心理活动的过程,掌握其必然性。
解析:
17.简述情感的含义及作用。
(1)含义: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它不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而是反映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它是人脑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2)作用:
①情感的动力作用。指情绪情感对于人们的行动起着推动和阻碍的作用。
②情感的信号作用。指情绪情感通过表情动作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
③情感的适应作用。指通过情感的调节控制,以适应日趋复杂的社会环境与人际关系。
解析:
18.简述挫折的含义及产生的原因。
(1)含义:挫折是指当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在环境中遇到一时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2)挫折产生的原因:
①自然环境的阻碍;
②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③个体身心条件的影响;
④个体动机冲突的影响。
解析:
19.简述非正式教育群体的心理特点。
非正式教育群体是指没有明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6041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