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教育类(教育管理心理学)模拟试卷10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现代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B)
A. 梅奥
B. 西蒙
C. 韦伯
D. 法约尔
解析:西蒙是现代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决策理论。他认为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西蒙对决策的过程、决策的准则、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组织机构的建立同决策过程的联系等问题做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述。
2.在正式组织之中还存在非正式组织并应引以重视的人性假设是 ( )(B)
A. 经济人假设
B. 社会人假设
C. 自我实现的人假设
D. 复杂人的假设
解析:社会人假设揭示了在正式组织之中还存在非正式组织并应引以重视,但它过于偏重非正式群体的作用,对正式组织有放松研究的趋向,是不可取的。
3.兴趣产生的前提是 ( )(C)
A. 实践活动
B. 社会生活条件
C. 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D. 自我教育
解析:实践活动是兴趣形成的必要条件;社会生活条件是兴趣产生、巩固和发展的决定因素;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是兴趣产生的前提;自我教育是兴趣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4.有关激励的理论中,激励一保健理论的提出者是 ( )(B)
A. 马斯洛
B. 赫兹伯格
C. 弗鲁姆
D. 亚当斯
解析: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了激励一保健理论,这种理论也称为双因素理论。
5.有把他人具有的使自己感到羡慕的品质加到自己身上,把自己比拟于自己所崇拜的人的心理倾向,这是自我防御机制心理反应方式中的 ( )(C)
A. 投射作用
B. 代替作用
C. 表同作用
D. 反向作用
解析:表同作用是与投射作用完全相反的表现。表同作用往往表现为模仿他人的举止言行,以他人的姿态风度自居。
6.态度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B)
A. 巴甫洛夫
B. 霍夫兰德
C. 丹尼尔·卡兹
D. 海德
解析: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德是态度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他以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的强化学说和班都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为基础,认为人的态度主要通过联想、强化和模仿产生。
7.态度的形成是为了维护我们的自尊并对自我形象作出一种肯定,这是功能主义理论中提出的态度功能中的 ( )(C)
A. 工具性功能
B. 自我防御功能
C. 价值表现功能
D. 认识功能
解析:价值表现功能是指态度的形成是为了表达我们内心的价值体系的一种方式,也是为了维护我们的自尊并对自我形象作出一种肯定。
8.由仿效别人的言行举止而引起的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是 ( )(C)
A. 从众
B. 服从
C. 模仿
D. 认同
解析:模仿是社会学习的重要形式,是由非强制性的社会刺激所引起的,使人再现某一榜样的社会心理现象。
9.在教育群体中,群体成员或群体与群体之间协调作用最高水平的一种心理状态和行为是( )(B)
A. 竞争
B. 合作
C. 冲突
D. 斗争
解析:教育群体合作是指在教育群体中,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由群体成员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某项任务的心理活动,它是群体成员或群体与群体之间协调作用最高水平的一种心理状态和行为。
10.一般说来,一个领导者在品格因素合格的情况下,决定其非权力性影响力大小的主要在于 ( )(A)
A. 才能因素
B. 知识因素
C. 感情因素
D. 品质因素
解析:才能因素是一个领导者本人的聪明才智和工作能力,是领导影响力的重要因素,是一个领导者能否成功地完成领导工作所必备的内部条件。
11.领导者要坚定信心,鼓舞激励下级的工作热情,坚决与干扰目标的不良行为作斗争,这是( )(D)
A. 确定价值准则的心理要求
B. 拟订方案的心理要求
C. 评选方案的心理要求
D. 追踪反馈的心理要求
解析:追踪反馈阶段的心理要求,领导者要坚定信心,鼓舞、激励下级的工作热情,坚决与干扰目标的不良行为作斗争。
12.下列不属于“德尔菲法”实施过程的是 ( )(C)
A. 选定作为征询意见对象的专家名单
B. 把问题以书面的形式送交给各位专家,征求书面意见
C. 对每一条意见,专家展开面对面讨论
D. 对专家的意见进行归纳分析
解析:“德尔菲法”是背对背地书面征求专家意见,不当面讨论。
13.多用于风险性决策的是 ( )(B)
A. 决策四分图
B. 决策树法
C. 有限决策理论
D. 智能框架理论
解析:决策树法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应用于管理的一种定量决策方法,多用于风险性决策。
14.下列不属于校长负责制完整的领导体制中三个密切相关有机部分的是 ( )(D)
A. 校长全面负责
B. 党支部保证监督
C. 教职工民主管理
D. 校长办公会最终决策
解析:校长负责制完整的领导体制中,三个密切相关的有机部分是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保证监督和教职工民主管理。
15.表现为领导集体成员的信念、观点与理想的一致性,这属于教育领导集体心理优化标志的 ( )(D)
A. 心力集中
B. 心向一致
C. 心理平衡
D. 心理相容
解析:教育领导集体内各成员之间心理相容与否,直接影响着领导效能。
简答题
16.简述挫折产生的组织因素。
(1)组织的管理方式。
(2)组织内的人际关系。
(3)工作性质,不合个人兴趣及能力,会成为心理负担。
(4)工作环境,设备、条件、通风等不理想也会影响健康,引起情绪上的不满。
(5)其他,如工作计划安排不周,工作与休息时间安排不当以及偏低的工资等。
解析:
17.简述教育工作者工作态度的含义及其形成条件。
(1)含义: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态度是人们在教育工作中对于工作本身、工作环境以及对自己和其他人的积极或消极的心理倾向或评价。
(2)形成条件:
①个人欲望的满足程度;
②新知识的接受和积累;
③社会环境和教育;
④人格特征。
解析:
18.简述一致性原则的含义。
(1)一致性原则指人在认识中总是寻求一种平衡和一致的态度。如果有的信念或观点彼此不协调,将力图使之一致。
(2)一致性原则包含两项内容:
一是指一个人所持有的各种态度与价值观的一致性。彼此是相互支持、互不冲突的,对于个体来说,它们在逻辑上和心理上是合理的。
二是指态度的不同成分之间的一致性。一个人通常会将赞成与反对、喜欢和不喜欢的事物加以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5379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