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教育类(教育管理心理学)模拟试卷5
单项选择题
1.在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访问、座谈、谈话、问卷等具体方法属于 ( )(A)
A. 调查法
B. 观察法
C. 实验法
D. 测验法
解析:调查法是指在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中,所研究的现象在不能直接观察的情况下,研究者采用多种方法如访问、座谈、谈话、问卷等获取有关资料,间接地了解被试者心理活动的方法。
2.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科学化道路的是 ( )(D)
A. 中国古代教育家教育思想的形成
B. 西方古代教育家教育思想的形成
C. 杜威教育思想的出现
D.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解析: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教育科学研究提供了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出了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的学说,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科学化的道路。
3.提出“礼”“刑”两点措施用于治理天下的是________的主张。 ( )(B)
A. 性善论
B. 性恶论
C. 性善恶混合论
D. 性无所谓善恶论
解析:荀子提出“礼”“刑”两点措施用于治理天下,而荀子一般被认为是性恶论的代表。
4.又被称作“定势效应”的是认知偏见中的 ( )(D)
A. 情感效应
B. 近因效应
C. 光环效应
D. 社会刻板印象
解析:人们常常受以前经验模式的影响,在其头脑中形成有关某人或某类人的固定印象,这种固定的刻板印象将对随后的反映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刻板印象,又叫定势效应。
5.兴趣产生、巩固和发展的决定因素是 ( )(B)
A. 实践活动
B. 社会生活条件
C. 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D. 自我教育
解析: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制约着人的兴趣的形成和发展,是人的兴趣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6.下列不属于个体行为共性的是 ( )(D)
A. 人的行为是有原因的
B. 人的行为是有动机的
C. 人的行为是有目标的
D. 人的行为是有准备的
解析:李维特认为个体行为的共性有三点:人的行为是有原因的;人的行为是有动机的;人的行为是有目标的。
7.为人的行为活动提供一个尺度,以此作为衡量工作进度和成败的指标,这是目标的作用中的( )(B)
A. 导向作用
B. 评价作用
C. 控制作用
D. 激励作用
解析:有了目标的评价标准,才能明确了解一个人行为的好坏,从而采取必要的补救和纠正举措。
8.为防止痛苦经验时时发生,个体有意识地将自己由于受挫而产生的痛苦体验和烦躁情绪排除于记忆和意识之外,以适应社会生活,这属于自我防御机制心理反应方式中的( )(B)
A. 合理化
B. 压抑作用
C. 代替作用
D. 表同作用
解析:自我防御机制的心理反应方式中的压抑是个体适应社会的一种方式。其结果虽可减轻焦虑,而获得暂时的安全感,但被压抑的欲望并不因此消失,而是深入到个体的潜意识里,影响人格健全地发展,对人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
9.个人在他人的影响下,做出同他人、社会要求相一致的行为,这是教育工作者工作态度形成过程中的 ( )(A)
A. 服从
B. 认同
C. 内化
D. 模仿
解析:服从是指个体在他人的影响下,做出同他人、社会的要求相一致的行为,即公开表示接受某种态度,但内心并不一定接受。
10.群体成员固守在群体内的吸引力是 ( )(C)
A. 群体压力
B. 群体规范
C. 群体凝聚力
D. 群体舆论
解析:群体凝聚力是使群体成员和谐融洽,愿意在群体内积极活动而不愿离开的一种心理力量,使群体具有稳固的基本特征。
11.认为领导并不一定完全是上下级之间的命令与服从关系,下级也可能有领导上级的机会,这种观点属于一般行为领导理论中的 ( )(D)
A. 特性理论
B. 作风理论
C. 行为理论
D. 权变理论
解析:权变理论集中研究特定情境中最有效的领导作风和领导行为。
12.在决策过程中,力求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思考周密,慎重地权衡各种决策方案及其实施后果的利弊得失,这种领导决策的类型是 ( )(C)
A. 果断型
B. 顽强型
C. 稳健型
D. 多虑型
解析:稳健型领导者一般具有深思熟虑的特征和稳健的风格,并且失误较少。
13.在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中,从机构设置上加强横向联系的一种结构形式是 ( )(C)
A. 事业部制
B. 职能制
C. 矩阵式组织
D. 直线制
解析:矩阵式组织结构将管理部门分为两种,一是传统的职能部门,二是专门小组。
14.组织成员既有共同利益,也有不同利益,但组织文化会使大家认清共同利益大于各自的利益,这是组织文化的哪一作用? ( )(C)
A. 导向作用
B. 约束作用
C. 凝聚作用
D. 激励作用
解析:组织文化的凝聚作用是将组织成员凝聚起来的粘合剂,使个人的命运和组织的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
15.在组织文化的内隐层次即精神层中,最为重要并且是群体价值观的主要部分的是( )(B)
A. 企业目标
B. 企业精神
C. 企业哲学
D. 企业道德
解析:精神层是组织文化的中心和主体,包括企业目标、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道德和企业风气,其中企业精神最为重要,并且是群体价值观的主要部分。
简答题
16.简述使用观察法应注意的问题。
(1)观察自始至终都要有明确的目的。
(2)观察者应经过一定的训练,每次最好只观察一种行为,尽可能由几个人同时观察或分工观察,观察时做好记录,以便彼此核对事实。
(3)为了精确地研究被试者的心理活动,在观察过程中也可利用照相、录音、录像、电影等作为辅助手段。
解析:
17.简述与“自我实现的人”的人性假设观点相对应的管理措施。
(1)重视工作环境和条件,主张创造一种适宜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尽量减少和消除职工自我实现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使人们能充分地自我实现。
(2)管理者要充分运用授权分权,工作扩大化与丰富化,以及参与管理的方式,激励职工发挥潜能,有效地达成组织目标。
(3)管理制度要保证职工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达到自己所希望的成就。
解析:
18.什么是意志?教育工作者应具备哪些意志品质?
(1)意志是在认识和变革现实的过程中,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意志品质:
①明确的目的性;
②一贯的坚持性;
③处理问题的果断性;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6166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