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学前教育学)模拟试卷10
单项选择题
1.狭义教育指 ( )(C)
A. 自我教育
B. 通过媒体形式获得知识的教育
C. 广义教育中的学校教育
D. 人与人之间联系培养人的活动
解析:狭义教育指的是广义教育中的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进行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的宏观功能是指 ( )(D)
A. 增进社会文明
B. 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C. 促进世界进步
D. 促进社会发展
解析:现代教育促进现代社会发展。人类社会的延续发展依靠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和社会物质的再生产。因此教育的社会功能首先是为社会的延续服务、为社会的发展服务。
3.制约教育内容和手段的因素是 ( )(C)
A. 政治水平
B. 人口水平
C. 经济发展水平
D. 环境水平
解析:学校中的知识传播是一定历史阶段中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反映,教育手段同样是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反映。
4.对教育制度的改革起定向和支持作用的是 ( )(B)
A. 经济发展水平
B. 政治
C. 环境
D. 文化
解析:政治对教育制度的改革起定向和支持作用。如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就为整个教育领域里的改革规定了发展方向,即如何迅速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套教育体制。
5.强调后天教育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否定了遗传作用的是 ( )(B)
A. 遗传决定论
B. 环境决定论
C. 遗传素质
D. 个体决定论
解析:这一流派强调后天影响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儿童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在于教育,他们否定了遗传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夸大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6.先天因素中具有最重要意义的是(A)
A. 遗传
B. 生长
C. 发育
D. 成熟
解析:先天因素主要是指个体生物因素,其中包括遗传、生长、发育与成熟等。其中最重要意义的是遗传,即亲代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
7.古希伯来人的幼儿教育一般分为家庭教育时期和 ( )(A)
A. 会堂教育时期
B. 学校教育时期
C. 宫廷教育时期
D. 社会教育时期
解析:古希伯来人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依赖于宗教,但他们又寄希望于教育。因此,占希伯来人的幼儿教育一般分为家庭教育时期和会堂教育时期,以公元前586年犹太国的灭亡为分水岭。
8.洛克1693年出版的教育论著是( )(C)
A. 《童年的秘密》
B. 《母育学校》
C. 《教育漫话》
D. 《爱弥儿》
解析:1693年出版了著名的教育论著《教育漫话》,全面详细地论述了他那包括幼儿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思想体系。
9.皮亚杰认为婴儿出现最初的感觉运动智力活动是在( )(C)
A. 5~7个月
B. 7~9个月
C. 10~12个月
D. 12~14个月
解析:皮亚杰将感知运动阶段分为六个时期,其中10~12个月为手段和目的的协调时期,婴儿出现了最初的感觉运动智力活动,对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产生了最初的协调。
10.儿童逐渐开始游戏活动是在( )(B)
A. 1岁
B. 2岁
C. 3岁
D. 4岁
解析:给儿童充足的游戏时间,儿童从2岁以后逐渐开始了游戏活动,除了睡眠以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游戏中度过的。
11.齿轮玩具和拼图属于 ( )(B)
A. 积木区
B. 操作区
C. 木工区
D. 科学区
解析:操作区的玩具和材料有积木、拼板、齿轮玩具、穿珠、拼图等。
12.结构游戏中能够认识建造材料,叫出其名称的年龄班是 ( )(A)
A. 小班
B. 中班
C. 大班
D. 学前班
解析:幼儿园小班应学会的结构知识和技能是认识建造材料,能叫出其名称,如积木等,并认识建造材料的形状、大小、颜色,学习铺平等技能。
13.“安静”训练的内容包括:控制肌肉训练,控制呼吸训练,最高层次的心态训练和( )(C)
A. 控制动作训练
B. 控制心理训练
C. 控制声音训练
D. 控制听觉训练
解析:“安静”的训练内容包括控制肌肉训练,控制声音训练,控制呼吸训练,以及最高层次的心态训练。通过有趣的游戏,使儿童在身心愉快的状态下来完成。
14.儿童学习和发展的首要技能是 ( )(D)
A. 动作技能
B. 审美技能
C. 感觉技能
D. 交流技能
解析:发展适宜性的教师一儿童相互作用中,教师应给儿童提供足够的、多种多样的交流机会,交流技能是儿童学习和发展的首要技能,儿童是通过听与成人对话来获得交流技能的。
15.记忆的内容包括运动记忆和 ( )(D)
A. 头脑记忆
B. 活动记忆
C. 劳动记忆
D. 动作记忆
解析:记忆就是感知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记忆从内容上可分为运动记忆与动作记忆。
16.不属于直观形象法内容的是 ( )(C)
A. 观察法
B. 演示法
C. 个案法
D. 示范法
解析:直观形象法内容包括观察法,演示法,示范法和范例法。
17.最为科学的育儿教育方法是 ( )(D)
A. 直观形象法
B. 移情法
C. 行动操练法
D. 游戏化方法
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把游戏作为儿童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主要手段。可见,游戏化方法是最为科学的育儿教育方法。
18.将行为要求和培养能力结合在一起极有效的教育方法的讨论是 ( )(B)
A. 感受、对比性问题的讨论
B. 解难性问题的讨论
C. 判断性问题的讨论
D. 结论性问题的讨论
解析:解难性问题的讨论即儿童能对发生的问题自行商讨,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将行为要求和培养能力结合存一起极有效的教育方法。
19.开始逐渐培养儿童管理小天地的年龄是 ( )(C)
A. 1岁
B. 2岁
C. 3岁
D. 4岁
解析:儿童小天地应该多鼓励儿童来参与布置和培养管理能力,3岁以前由父母整理布置,3岁以后逐渐培养儿童自己管理。
20.1980年颁发托儿所工作的依据是 ( )(C)
A.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B. 《幼儿园工作规程》
C. 《城市托儿所工作条例》(试行草案)
D. 《教师资格条例》
解析:1980年颁发了《城市托儿所工作条例》(试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9705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