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模拟试卷9
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的会议是(B)
A. 十一届二中全会
B. 十一届三中全会
C. 十一届四中全会
D. 十一届五中全会
解析:
2.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界定的文章是(A)
A. 《改造我们的学习》
B. 《反对本本主义》
C.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 《新民主主义论》
解析:
3.党的思想路线验证的条件和目的是(D)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 解放思想
C. 理论联系实际
D.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解析:
4.马克尽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A)
A. 实事求是
B. 群众路线
C. 独立自主
D. 与时俱进
解析:
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A)
A. 农民阶级
B. 城市小资产阶级
C. 民族资产阶级
D. 买办资产阶级
解析:
6.革命统一战线中最根本的问题是(D)
A. 农民问题
B. 军队问题
C. 同盟军问题
D. 领导权问题
解析:
7.1954年9月,把过渡时期总路线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并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A)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
D. 全国政协第二届全体会议
解析:
8.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和政府采取的方针是(A)
A. 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B. 和平赎买
C. 公私合营
D. 典型示范、国家帮助
解析:
9.毛泽东认为,对于人民内部矛盾应采用的处理办法是(B)
A. 专政
B. 民主
C. 斗争
D. 处罚
解析:
10.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我国逐步形成了关于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其中最主要的是(C)
A. 正确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B.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
C. 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和统筹兼顾的方针
D. 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
解析:
11.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A)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国际环境
C. 风俗习惯
D. 社会稳定
解析:
12.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政治保证是(A)
A. 四项基本原则
B. 政治建设
C. 传统文化
D. 社会监督
解析:
13.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是(D)
A. 消灭剥削
B. 消除两极分化
C. 共同富裕
D.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解析:
1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核心的内容是(A)
A.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B. 民族独立
C. 领土完整
D. 经济发展
解析:
15.在我国对外开放的早期,被邓小平认为发挥了“窗口”示范作用的是(A)
A. 经济特区
B. 沿海经济开放区
C. 沿边经济开放区
D. 上海浦东新区
解析:
16.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A)
A.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B. 一步到位
C. 全面开花
D. 自由发展
解析:
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A)
A.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 按贡献分配
C. 按需分配
D. 按要素分配
解析:
1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是(B)
A. 党的领导
B. 依法治国
C. 多党合作
D. 民主决策
解析:
19.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要(D)
A.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B.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C.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D. 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解析:
20.推进社会建设的重点是(C)
A. 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B.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C. 保障和改善民生
D.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解析:
21.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要把(A)
A. 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B. 预防为主放在首位
C. 环境保护放在首位
D. 合理利用放在首位
解析:
22.2005年3月14日,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C)
A. 《与台湾关系法》
B. 《共同防御条约》
C. 《反分裂国家法》
D. 《告台湾同胞书》
解析:
2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D)
A. 独立自主
B. 反对霸权主义
C. 反对强权政治
D. 国家主权平等
解析:
24.我国应恪守的外交政策宗旨是(D)
A.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 反对和平演变
C. 反对恐怖主义
D.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解析:
25.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由(C)
A. 党的路线决定的
B. 党的纲领决定的
C. 党的性质决定的
D. 党的思想决定的
解析:
简答题
26.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实事求是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闻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1)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2)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而。
(3)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总之,把握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特圳是把握了实事求是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发展脉络,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最本质的东西。
解析:
27.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绎验是: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实现了礼会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6234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