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全国自考(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真题试卷
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在(C)
A. 党的一大
B. 遵义会议
C.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D. 党的七大
解析: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论新阶段》政治报告中,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故答案选C。
2.毛泽东思想是(C)
A. 毛泽东个人的思想
B. 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总结
C. 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
解析: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3.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是(C)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 理论联系实际
C. 实事求是
D.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解析:党的思想路线中,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其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其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其进行验证的条件和目的。而最核心的是实事求是,它是思想路线的实质。
4.中国革命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是(D)
A. 封建主义
B. 官僚资本主义
C. 民族资本主义
D. 帝国主义
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为最大的压迫,因而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
5.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B)
A. 工人阶级
B. 农民阶级
C. 城市小资产阶级
D. 民族资产阶级
解析:农民阶级是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农民阶级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6.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显著特点是着重于(A)
A. 从思想上建设党
B. 从组织上建设党
C. 从作风上建设党
D. 从制度上建设党
解析:
7.新民主主义经济中居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分是(A)
A. 国营经济
B. 合作社经济
C. 个体经济
D.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解析:
8.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是(D)
A. 加工订货
B. 统购包销
C. 经销代销
D. 公私合营
解析:
9.对于科学文化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需要实行的方针是(A)
A.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 团结一一批评一一团结
C.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解析:毛泽东针对人民内部矛盾在具体实践中的不同情况,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方针,主要有:对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指的是(C)
A.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
B. 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经历的起始阶段
C. 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经历的阶段
D. 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
解析:杜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经历的阶段,即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也就是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
11.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D)
A.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C.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D.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解析:A项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B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C项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故答案选D。
12.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A)
A.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
C.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D.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解析: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时,反复强调的一个主题,就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正是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的再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D)
A. 实现共同富裕
B. 消灭剥削
C. 消除两极分化
D.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解析:
14.中国梦最核心的内容是(A)
A.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B. 工作稳定、收人满意、环境优美
C. 经济发展、政治昌明、文化繁荣
D. 教育公平、保障可靠、机会均等
解析:
15.在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中,改革是(B)
A. 目的
B. 动力
C. 前提
D. 关键
解析: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个重要支点。三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互相依存,互相促进。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目的,是硬道理;稳定是前提。
16.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为(A)
A. 控制力
B. 影响力
C. 协调力
D. 竞争力
解析: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17.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是(B)
A. 政府
B. 市场
C. 法律
D. 企业
解析:
18.我国的国体是(A)
A. 人民民主专政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解析:
19.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是(B)
A. 人民民主专政
B. 党的领导
C. 人民的主体地位
D. 社会主义民主
解析: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2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C)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解析:
2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是(A)
A. 一个中国
B. 两种制度
C. 高度自治
D. 繁荣稳定
解析:一个中国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22.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放在第一位的是(C)
A. 国家间的友好关系<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6095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