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全国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试卷
单选题
1.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是(B)
A. 理想
B. 信念
C. 世界观
D. 人生观
解析: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定不移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2.由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可以分为不同的领域,理想信念也呈现出不同的类型。其中,人们在做人方面的向往和追求是(C)
A. 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
B. 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
C. 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
D. 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
解析:理想信念大体分为四类: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也是理想信念发挥作用的重要领域。道德理想是人们在做人方面所向往和追求的目标。
3.远古时代,中国人就开始了仰观天文、俯瞰地理的活动。春秋战国时期,又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古代中国在天文历法、地学、数学、农学、医学和人文科学的许多领域,都作出过独特的贡献。直到15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保持了数千年的领先地位。这些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C)
A. 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
B. 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精神
C. 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精神
D. 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
解析:
4.在继承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称为(B)
A. 风俗习惯
B. 时代精神
C. 历史传统
D. 道德观念
解析:
5.国家安全事关国家安危和民族存亡,每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神圣义务。下列选项中,体现了这种神圣义务的是(C)
A. 保持民族自尊自信
B. 掌握建设国家的过硬本领
C. 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D. 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工作
解析:
6.每个人从出生起,就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同周围的人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关系、邻里关系、工作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等。这些关系的总和决定了(C)
A. 人的观念
B. 人的价值
C. 人的本质
D. 人的境遇
解析:
7.人生目的是人生的航标,指引着人生的航向。值得当代中国大学生终生遵奉、矢志践行的高尚的人生目的是(C)
A. 享乐主义的人生目的
B. 拜金主义的人生目的
C. 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
D. 为个人和全家求温饱的人生目的
解析: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党和人民对大学生的要求和期待,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是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影响的有力武器。
8.一个人想取得大学文凭,于是参加自学考试,通过努力,最后如愿以偿。这叫实现了他的(A)
A. 自我价值
B. 社会价值
C. 道德价值
D. 物质价值
解析:在生活实践中,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两方面的内容: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一个人实现了自我价值.是指他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实现了自己的利益。
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一个自恃清高、看不起别人、不尊重别人的人,是很难获得别人的尊重的。这体现了人际交往中应该遵循的(D)
A. 诚信原则
B. 互利原则
C. 交换原则
D. 平等原则
解析:
10.道德对现实生活的调节方式与法律有着明显的区别,其中一个重要表现是(C)
A. 道德规范缺乏相对稳定性
B. 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比较狭小
C. 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
D. 道德调节主要是依靠社会舆论而不是内心信念
解析:道德对现实生活的调节方式区别于政治、法律等其他意识形态的规范体系,主要体现有以下三个方面:(1)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2)道德规范具有相对稳定性;(3)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具有广泛性。
11.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历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内容比较复杂,其中既有无数先贤和人民大众为之创造的科学、进步、合理的方面,积淀而成为传统美德,也包含着一些为剥削制度服务的道德规范和不再适合时代潮流的内容。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是(B)
A. 明哲保身
B. 乐群贵和
C. 父为子纲
D. 随遇而安
解析: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有:(1)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2)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3)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4)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5)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6)德性修养,重视躬行慎独。
12.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并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D)
A. 以自由主义为原则
B. 以明荣知耻为重点
C. 以传统美德为特色
D.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解析: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13.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关爱他人、扶危济困、扶贫帮困、热心公益,通过各种形式为人民多做好事,为社会多作贡献,抵制和反对违背人民利益和愿望的思想和行为。这体现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中(A)
A.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的要求
B.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要求
C.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要求
D.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要求
解析:
14.人们在公共的领域、公有的环境、公用的场所中,彼此开放透明且相互关联的共同活动,称为(B)
A. 私人生活
B. 公共生活
C. 公共秩序
D. 社会活动
解析:
15.无论从事什么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都应该表里如一、恪守诺言、讲求信誉、遵守职业纪律。这是职业道德中(D)
A. 服务群众的要求
B. 爱岗敬业的要求
C. 办事公道的要求
D. 诚实守信的要求
解析: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诚实守信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诚实劳动、表里如一、信守诺言、讲求信誉、遵守职业纪律。
16.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可以集中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作为社会主义法治核心内容的是(A)
A. 依法治国
B. 执法为民
C. 公平正义
D. 服务大局
解析:依法治国是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从而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1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这个总目标是(D)
A. 培养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7691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