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52
单选题
1.关于理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理想是人们凭空产生的脱离现实的主观想象
B. 理想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C. 理想是人们对世界和自身及其关系的把握和相信
D. 理想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解析: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故选B。理想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反映着现实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故A项错误。C、D两项中描述的是信念,而不是理想,故均可排除。
2.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掀起反腐风暴并取得重大战果,受到广大人民的赞赏和信任。这说明,要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尤其要(D)
A. 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念
B. 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C.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D. 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任
解析: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其基本内容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凝聚的核心。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颁布了党政部门廉洁自律的“八项规定”,反腐倡廉,为广大人民所拥护。事实再次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够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因此,必须要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任。
3.邓小平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又有代表那个阶段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我国现阶段的奋斗纲领是(C)
A. 脱贫致富奔小康
B.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解析:我国现阶段的奋斗纲领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现阶段共产党人的理想,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理想是迈向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一个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4.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不主张爱国,爱国主义更是深深扎根在中华民族的土壤之中,是“中华民族之魂”。关于爱国主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 首要表现是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
B. 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
C. 是鼓舞和凝聚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
D. 是调节个人和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解析:爱国主义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热爱、忠诚和报效自己祖国的一种感情、思想和行为。它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是鼓舞和凝聚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内容是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首要表现是热爱故土山河,集中表现是热爱骨肉同胞,重要内容是热爱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必然政治要求是热爱自己的国家。
5.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其对全体中华儿女的基本要求是(B)
A. 坚持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
B. 坚持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统一
C. 坚持爱国主义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统一
D. 坚持爱国主义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一
解析: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时代要求体现了爱国主义与多方面内容的统一,包括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与参与经济全球化,与弘扬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其中,坚持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统一,不仅是对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中国公民的要求,而且是对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基本要求。
6.在当今时代,任何一个具有爱国情怀的人都应该大力弘扬(B)
A. 以祖国统一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C. 以团结奋斗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 以实干兴邦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解析:当今时代是一个以改革创新为显著特征的时代,任何一个具有爱国情怀的人,都应该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也是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改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道;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事实证明,改革创新是激励我们在时代发展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拓进取的不竭动力。故选B。
7.国家安全事关国家安危和民族存亡,当代中国国家安全观的宗旨是(D)
A. 国防安全
B. 政治安全
C. 社会安全
D. 人民安全
解析:做新时期忠诚坚定的爱国者的表现之一就是树立爱国思想,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保障国家安全。在当代中国,随着国内外局势的深刻变化和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我们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8.人生的目的是指(B)
A. 对人生问题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
B. 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
C. 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D. 人的生活实践对个人和社会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解析:人生目的指的是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人生目的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道路、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标准。A、C、D三项分别说的是人生态度、人生观和人生价值。
9.下列有关人生的社会价值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A. 人生的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为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B. 因职业、能力不同,每个人对他人、社会所做贡献的绝对量也就不同
C. 没有突出才能的人,只要敬业、勤勉并在平凡岗位上做出贡献,也称为实现了社会价值
D. 一个人在精神方面做出贡献,同样能够实现社会价值
解析:人生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体的人生活动对他人、社会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个体对他人、社会所做的贡献。一般而言,一个人的贡献越大,他实现的社会价值就越高。故选A。B、C、D三项均为对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正确表述。
10.在交往中,人与人之间无论职位高低、能力大小,还是职业差别、经济状况不同,都要一视同仁。既不能自恃清高,看不起别人,也不能自卑自怯,自暴自弃。这体现了人际交往中(C)
A. 互助原则的要求
B. 诚信原则的要求
C. 平等原则的要求
D. 宽容原则的要求
解析:人际交往中应遵循平等、诚信、宽容、互助四大基本原则。其中,平等待人、互相尊重是协调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前提。“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一个人如果自恃清高,不懂得尊重别人,也就很难获得别人的尊重。依题意,选C。
11.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条件不包括(C)
A. 劳动
B. 社会关系的形成
C. 奴隶社会的形成
D. 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
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劳动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它创造了道德产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9768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