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55
单选题
1.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中,居于统领地位的是(A)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C. 社会主义荣辱观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解析: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各具功能、各有侧重,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居于统领地位。
2.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下列关于信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
A. 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
B. 坚定的信念往往伴随着炽热的感情
C. 信念是对自身未来发展的设计和想象
D. 信念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的统一体
解析: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内在联系是(A)
A. 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
B. 初级性理想与高级性理想的关系
C. 具体性理想与抽象性理想的关系
D. 实践性理想与理论性理想的关系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的联系。它们是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我们现阶段的奋斗纲领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现阶段共产党人的理想,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理想是迈向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一个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4.用理想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极为不满。这里陷入的片面性误区是(C)
A. 把理想等同于现实
B. 把现实等同于理想
C. 以理想来否定现实
D. 以现实来否定理想
解析:
5.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是(D)
A. 对故土山河的热爱
B. 对任何国家的忠诚与热爱
C. 对骨肉同胞的热爱
D. 对自己国家的热爱
解析:祖国的锦绣山河、自己的骨肉同胞、民族的灿烂文化,都是值得我们热爱的,但她们在任何时代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同具体的国家相联系的。我们每个人的发展都是同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
6.实践证明:我们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国家的统一,都要靠(A)
A. 共产党的领导
B. 大胆畅想美好未来
C. 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D. 全面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解析: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为热爱社会主义中国,而要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践证明:我们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国家的统一,都要靠共产党的领导。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必然四分五裂,一事无成。爱国主义所渴求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根本不可能实现。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爱人民政府,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
7.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且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要成为忠诚坚定的爱国者,必须(D)
A. 全面了解世界各国的历史和现实
B. 对国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视而不见
C. 全盘西化,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
D. 努力学习和工作,以实际行动和贡献报效祖国
解析:
8.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A)
A. 特定的社会关系决定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个人对社会具有能动性
B. 个人不是构成社会的前提,社会也不是个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 个人应该排斥社会,才能获得自由
D. 个人和社会是一回事,是等同的
解析:个人与社会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特定的社会条件决定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个人对社会具有能动性。B、C、D三项表述均是错误的。
9.道德对人们行为的调节规范,不是靠(D)
A. 社会舆论来维系
B. 传统习俗来维系
C. 内心信念来维系
D. 国家强制力量来维系
解析:此题是一种否定形式的判断题,涉及的知识内容是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不是靠国家强制力量来维持,而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个人能否按道德要求去做,关键在于内心信念,在于个人的道德自律。如果有人不遵守道德规范,受到的是舆论批评和良心谴责。
10.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集体主义原则有着多层次的要求,包括最高层次的要求、较高层次的要求和最基本的要求。其中,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D)
A.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 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C. 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D. 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解析:
11.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主要特点不包括(C)
A. 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 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C. 活动方式的单一性
D. 活动结果的相关性
解析: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主要特点包括:(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2)交往对象的复杂性:(3)活动方式的多样性;(4)活动结果的相关性。社会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公共生活的内容与方式,如商场购物、休闲娱乐、学习交友、健身旅游、网上冲浪等生活方式多种多样。因此,本题应选C项。
12.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该举止文明、礼貌待人、和谐相处。这是社会公德中(C)
A. 爱护公物的要求
B. 助人为乐的要求
C. 文明礼貌的要求
D. 遵纪守法的要求
解析:文明礼貌是要求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做到举止文明、礼貌待人、和谐相处。这是处世做人最起码的要求。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13.下列没有准确表达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的是(A)
A. 遵守社会公德是提高从业者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
B. 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
C. 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
D. 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
解析:此题是一种否定形式的判断题,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是对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的了解和掌握。社会公德作为人们公共生活中最起码、最简单的行为准则,是适应社会和人的需要而产生的,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社会公德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特殊且广泛的规范作用。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主要表现在:(1)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2)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3)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
14.我国著名作家丁玲曾说过,轻率地玩弄恋爱正如玩火一样,随时有自焚的危险。这句话说明在恋爱中要(A)
A. 文明相爱
B. 真诚负责
C. 平等互尊
D. 团结和睦
解析:
15.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和特征指的是(D)
A. 社会公德
B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8504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