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现代汉语)模拟试卷2
单项选择题
1.吴方言区分布在 ( )(A)
A. 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地区
B. 湖南省大部分地区
C. 江西省中部和北部
D. 广东、广西、台湾等省部分地区,湖南、四川省少数地区
解析:A项是吴方言区,B项是湘方言区,C项是赣方言区,D项是客家方言区。
2.以下声母中,唇齿音是 ( )(C)
A. b
B. z
C. f
D. d
解析:A项是双唇音,B项是舌尖前音,D项是舌尖中音。
3.下列选项中,两个字的声母相同的一组是 ( )(B)
A. 纳、囵
B. 浓、囊
C. 伐、沪
D. 付、花
解析:其中A项声母分别是n、l,B项都是n,C项分别是f、h,D项分别是f、h。
4.下列选项中,不是古人声字的是 ( )(C)
A. 白
B. 策
C. 平
D. 泽
解析:例子中,“白”、“策”、“泽”都是古人声字。
5.有一些词,有几个不同的读音,而不同的读音并无区别意义的作用,这些词叫作 ( )(B)
A. 多音字
B. 异读词
C. 多义词
D. 同音词
解析:异读词,是指同一个词有几个不同的读音,而不同的读音并无区别意义的作用。
6.汉语的语素以________为主要形式。 ( )(A)
A. 单音节
B. 多音节
C. 拼音字母
D. 笔画
解析:汉语的语素以单音节为主要形式,而汉字是代表音节的,所以从语音形式看,汉字与汉语的语素互相适应,一个汉字记录一个语素,一个语素用一个汉字表示。
7.以下汉字中,从字形结构与音义关系看,都是形声字的是 ( )(A)
A. 楠、钛
B. 囚、虫
C. 花、山
D. 叹、氽
解析:“楠、钛”都是形声字,“囚”是会意字,“虫”是记号字,“花”是形声字,“山”是记号字,“叹”是记号字,“氽”是会意字。
8.以下词汇中,是外来词的是 ( )(B)
A. 长安
B. 胡同
C. 磨蹭
D. 车床
解析:外来词又称借词,是指从其他民族语言中吸收的词。A项长安是一般词中的古语词,C项是方言词,D项是专业词。
9.语法学按照研究的材料看,可以分为 ( )(C)
A. 比较语法和描写语法
B. 传统语法、结构主义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
C. 历时语法和共时语法
D. 理论语法、教学语法和参考语法
解析:A项是将语法学从研究者的角度进行分类,B项是从研究者的理论背景看,D项是从研究者的教育目的看。
10.最小的语法单位是 ( )(D)
A. 句子
B. 词
C. 短语
D. 语素
解析: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它既是词汇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它是最小的有意义的或者说能够区别意义的语言单位。
11.以下词语中,不是区别词的是 ( )(D)
A. 彩色
B. 有关
C. 国产
D. 情感
解析:区别词只能修饰名词,表示事物的特征和分类,D项是名词,可以做主、宾语,如“情感无法表达”。
12.以下短语中,是兼语短语的是 ( )(A)
A. 叫你去
B. 写得好
C. 上山采药
D. 非常赞成
解析:A项是兼语短语,B项是由动词接补语构成的述补短语,C项是连动短语,D项是以动词为中心的偏正短语。
13.定语和中心语的语义关系是多样的,以下定语中,与其他三项不属同一类的是 ( )(C)
A. 教室里的
B. 前几天的
C. 装工具的
D. 我的
解析:定语和中心语的语义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总的看来,可以分为限制性定语和描写性定语两大类,A、B、D项都是限制性定语,其作用是区别,重在说明后面中心语事物的外部关系,C项是描写性定语。
14.以下句子中,__________是兼语句。 ( )(A)
A. 我们叫老李为李老师。
B. 校长希望张老师去。
C. 赶他也不走。
D. 我去学校请老师。
解析:兼语句的第一个动词往往是具有使令、促成意义的动词,而主谓短语做宾语的动词一般是表示认知、感知意义:主谓短语做宾语的句子可以在第一个动词后停顿并插入状语,如“校长希望张老师去一校长希望今天张老师去”,故B项为主谓短语做宾语的句子。C项隐含条件、假设等逻辑关系,因而是紧缩句。D项“我去学校请老师”是带连动短语的句子,可拆为“我去学校+我请老师”。
15.以下疑问句中,正反问是 ( )(C)
A. 小张是教师吗?
B. 要是明天考试呢?
C. 坐飞机还是坐火车?
D. 小李考上了大学?
解析:A、D项,是是非句,即问话人把一件事情全部说出来,要求对方做肯定或否定的回答。B项是省略形式的特指问句,句中无疑问代词,相当于“妈妈在哪儿呢?”
16.以下句子中,__________是倒装句。 ( )(D)
A. 你会把他吓坏的,我估计。
B. 有点头疼,取消了。
C. 谁?——我。
D. 滚出来,给我!
解析:一定的条件下,句子中各成分的位置可以倒过来,变成谓语在前主语在后,宾语在前述语在后,中心语在前修饰语在后,但它们之间仍然是主谓关系。述宾关系,这种现象叫倒装句。一般情况下,倒装句结构可以复位,语音轻读,表达重心前置。D项是状语后置的倒装句。A项是追加句,B项是会话省的省略句,C项是省略句。
17.假设条件复句是 ( )(A)
A. 如果说对了,我就放过你。
B. 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不会放弃努力。
C. 即使面临山穷水尽,也不能对生活丧失信心。
D. 虽然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可对他就是不放心。
解析:假设条件复句是偏句提出一种假设的条件,正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要产生的结果,一般用关联词“如果……就”、“假若……就”等,选A项。B项是必要条件复句,C项是让步复句,D项是转折复句。
18.以下句子中,没有语法错误的是 ( )(B)
A. 瞧,他还正在忙着呢。
B. 我们的班主任大约三十岁。
C. 本校师生员工出入校门一律凭工作证和学生证。
D. 没有读过这部作品的学生,值得一读。
解析:A项,副词误用,“正在”表示事件处在进行过程中,“还在”也表示事件处在进行过程中,强调已进行一段时间,故应删去“还”或“正”。C项虚词错用,“和”表示加合关系,要求二者皆有,应改为“或”。D项主谓搭配不当,第一句中主语为“没有读过这本书的学生”,谓语应是“应该读一读”。
19.“语用”是在__________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9953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