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现代汉语)模拟试卷3
单项选择题
1.划分词类的标准应该是 ( )(C)
A. 意义
B. 形态标志
C. 语法功能
D. 音节结构
解析:词类专门指词的语法分类,即以词的语法功能为标准分出来的类别;词性则是指这一类词的语法特征,也就是这一类词所具有的语法功能。
2.汉语虚词的主要作用是 ( )(A)
A. 连接和附着
B. 单独充当句法成分
C. 单独回答问题
D. 表示性质和状态
解析:虚词的语法功能表现在它同实词或短语的黏附能力上,即能与哪些实词或短语组合,组合后发生什么关系,在组合中处在什么位置,由此区分出虚词的不同类别。
3.以下选项中不属于代词的替代功能分类的是 ( )(D)
A. 人称代词
B. 指示代词
C. 疑问代词
D. 实词代词
解析:根据代词的代替功能的不同,可以把代词分为三类: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没有实词代词。
4.下列选项中属于名词的是 ( )(B)
A. 的
B. 人
C. 男
D. 女
解析:名词主要指称人和事物,也可以表示一些抽象的概念、性质、关系等。其中A项是助词,C、D项是区别词。
5.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语气词的是 ( )(D)
A. 的
B. 吗
C. 啊
D. 第
解析:语气词:常用附着在句末表示某种语气,依据所表语气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种:(1)表示陈述语气:的、了、呢、罢了、啊;(2)表示疑问语气:吗、呢、啊;(3)表示祈使语气:吧、了、啊;(4)表示感叹语气:啊。
6.把短语分成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等,是根据 ( )(C)
A. 短语内部不同的语法层次
B. 短语内部成分组合时的紧密程度
C. 短语的语法功能
D. 短语内部成分的组合方式
解析:短语是词和词按照一定方式组合起来的语言单位。从短语的内部结构关系分析,汉语的基本结构类型有主谓、述宾、述补、偏正和联合五种。
7.“豆腐一碗’和“一碗豆腐”分别是 ( )(A)
A. 主谓短语、偏正短语
B. 偏正短语、偏正短语
C. 述补短语、偏正短语
D. 偏正短语、述补短语
解析:主谓短语:由主语和谓语两个成分组成。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谓语是说明和陈述主语的。偏正短语:由修饰语和中心语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修饰语,分为定语和状语,后一部分是中心语。两个部分是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偏正短语按照修饰语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定中短语和状中短语两种形式。
8.以下短语中,属于形容词性短语的是 ( )(A)
A. 草绿
B. 吃完
C. 唱戏的
D. 你的到来
解析:形容词性短语包括:由两个或以上形容词组成的联合短语;以形容词为中心的偏正短语;由形容词接补语组成的述补短语;由形容词做谓语的主谓短语;比况短语。其中B项是动词性短语,C、D项是名词性短语。
9.下面五个句子中,属于主谓谓语句的是 ( )
①关于这件事他的心里有数。
②这药的味道真难闻。
③他考试成绩很好。
④小王的论文水平很高。
⑤据说这种颜色的毛衣小张很喜欢。(C)
A. ②④
B. ①③
C. ③⑤
D. ④⑤
解析:主谓句是比较常见的句型。谓语是句子结构的核心,因此对主谓句下位句型的划分主要是根据谓语的功能进行的。根据充当谓语的词语的功能不同,可以把主谓句分为四个下位句型:名词性谓语句、动词性谓语句、形容词性谓语句和主谓谓语句。主谓谓语句说的是主谓短语做谓语的句子。③⑤句的谓语分别是“考试成绩很好”和“小张很喜欢”。
10.双宾语的两个宾语之间 ( )(D)
A. 有联合关系
B. 有主谓关系
C. 有述宾关系
D. 无任何句法关系
解析:双宾语指的是一个述语后边接连出现两个宾语的情况,这两个宾语之间没有任何句法关系。
11.“这是一个无疑的英明决策。”出现的错误是 ( )(A)
A. 语序不当
B. 结构杂糅
C. 搭配不当
D. 成分残缺
解析:语序的安排要符合语言习惯,不然会犯语序不当的错误。这一句应当将做状语的词语“无疑”安放在定语的位置上,改为“这无疑是一个英明的决策。”
12.本体和喻体都必须出现的是 ( )(A)
A. 明喻、暗喻
B. 明喻、借喻
C. 暗喻、借喻
D. 明喻、隐喻
解析:明喻是最典型的比喻,在结构上最为完整,本体、喻体和喻词都出现。
13.借代的本体和借体之间具有 ( )(B)
A. 相似性
B. 相关性
C. 相同性
D. 相异性
解析:借代就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之密切相关的其他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一种修辞格式。借代注重事物的相关性,也就是利用客观事物之间的种种关系巧妙地形成一种语言上的艺术换名。
14.有关比拟的定义,比较正确、完整的叙述是 ( )(D)
A. 这是一种把人当作物来写的修辞格式
B. 这是一种把物当作人来写的修辞格式
C. 这是一种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的修辞格式
D. 这是一种把人当作物,或者把物当作人,以及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的修辞格式
解析:比拟就是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被比拟的事物称为“本体”,用来比拟的事物称为“拟体”。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
15.“月光如流水,静悄悄地泻在荷花和荷叶上”中运用的修辞手段是 ( )(D)
A. 暗喻
B. 借喻
C. 借代
D. 明喻
解析:明喻是最典型的比喻,在结构上最为完整,本体、喻体和喻词都出现。这里把月光比作流水。
1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的辞格是 ( )(A)
A. 借喻
B. 暗喻
C. 夸张
D. 借代
解析:借喻不说出本体,或不在本句说出,而是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这两句诗是用梨花来比喻雪花,没有说出雪花的本体。
17.与书面语相比,以下哪一项是口语的特征? ( )(A)
A. 短句较多
B. 关联词语较多
C. 具有简练性和表现力
D. 有时沿用一些文言句式
解析:口语句式比较简单、松散,多用短句;书面语句式结构比较复杂、严谨,较多使用长句。书面语句要求逻辑性严密,关联词语用得较多;而口语中关联词语使用较少,即使用了,也是用“口语式”的关联词语。为了增强句子的简练性和表现力,书面语句式中经常沿用一些文言句式,而口语中则很少使用。
18.以下选项中使用了对偶的是 ( )(C)
A. 夜正长,路也正长<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9945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