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现代汉语)模拟试卷9
单项选择题
1.几个性别相同、年龄相仿的熟人在隔壁说话,能听得出说话人是张三还是李四,这主要是由于各人的 ( )(C)
A. 音高不同
B. 音强不同
C. 音色不同
D. 音长不同
解析: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它决定于物体振动所产生的音波波纹的不同曲折式样。
2.下列各组词中全部是联绵词的是 ( )(D)
A. 游弋、叮咛、摩托、喽哕、吩咐
B. 坎坷、蟋蟀、枇杷、卢布、拮据
C. 详细、伶俐、逍遥、葫芦、朦胧
D. 仓促、唐突、阑干、苗条、蝙蝠
解析:联绵词:指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来讲的词。其中有双声的,有叠韵的,有非双声叠韵的。(1)双声的:指两个音节声母相同的联绵词。如参差、仿佛。(2)叠韵的:指两个音节的“韵”相同的联绵词。如烂漫、从容。(3)非双声叠韵:如蝴蝶、芙蓉。D项中的词不能拆开来讲。
3.__________不能用“不”修饰。 ( )(B)
A. 动词
B. 名词
C. 形容词
D. 副词
解析:名词的语法特点:(1)名词大都可以受量词短语的修饰,但一般不能直接受数词修饰,要在数词之后加上量词,才可以修饰名词。(2)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不”和“很”的修饰。(3)名词本身没有单数和复数的区别,不论单数、复数,形式上是一致的。(4)名词经常用作主语、定语、宾语(包括介词宾语),一般不做状语。
4.比喻的表达作用可以归纳为几点,以下不是比喻的表达效果的是 ( )(B)
A. 可以使语言形象化
B. 可以使语言含蓄,耐人寻味
C. 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
D. 可以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
解析:比喻和比拟的区别:比喻离不开用另外的事物(喻体)引发联想,通过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进行联想,喻体必须出现,本体可出现也可不出现,其重点在“喻”上,本体和喻体是一主一从的关系;而比拟具有思想的跳跃性,使读者展开丰富的联想,比拟表现一种物我交融或情景交融的感觉,比拟的拟体在句中可以不出现,只用那些与拟体相关的词语来达到引发联想的目的就可以了,而本体必须出现。
5.说话声音的大小属于语音四要素中的 ( )(C)
A. 音高
B. 音色
C. 音强
D. 音长
解析: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6.“反法西斯主义者”中的语素有 ( )(D)
A. 两个
B. 三个
C. 四个
D. 五个
解析: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一个语言片段,一层一层地切分,分到不能再分的最小单位就是语素。语素的定义包括三个意思:语素具有一定的语音形式;这个语音形式表示一定的意义;这个语音语义结合体必须是“最小的”;确定一个语言单位是否是语素,或者说把语素从一个语言片段中切分出来,可以使用替换法。替换法是一种同类替换的方法,是用已知语素去替换一个语言片段中的某个成分,以确定后者是否为语素的方法。采用替换法确定语素,必须注意以下两点:一要保证意义的关联性,二要保证替换的全面性。这里5个语素是:反、法西斯、主、义、者。
7.“不、没有”都是 ( )(A)
A. 否定副词
B. 时间副词
C. 范围副词
D. 程度副词
解析:从语义角度看副词大致可分以下几类,表程度、表情态、表否定等。其中“不”、“没有”、“未”、“别”、“非”都是否定副词。
8.“你不要一遇到困难就轮胎放炮——泄气了,那还行吗?”中运用的修辞手段是 ( )(C)
A. 对比
B. 双关
C. 比喻
D. 夸张
解析:比喻,是利用本质上不同的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来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一种修辞方式。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联系二者的词语叫“喻词”。这里把人的态度比喻为轮胎放炮泄气。
9.舌面音是指 ( )(C)
A. z、c、s
B. zh、Ch、Sh
C. j、q、x
D. b、d、g
解析:声母(21个):声母的不同是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不同决定的。发音部位: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按此,分为七类:
双唇音:b、p、m是由上唇与下唇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
唇齿音:f是由上齿与下唇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
舌尖前音:z、c、s舌尖平伸和上齿背形成阻碍发出的音。
舌尖中音:d、t、n、l是由舌尖与上齿龈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
舌尖后音:zh、ch、sh、r舌尖翘起与硬腭前部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
舌面音:j、q、x足由舌面前部与硬腭前部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
舌根音(舌面后音):g、k、h舌头后缩,舌根抬起与软腭形成阻碍发出的音,又叫舌面后音。
10.“虚心”和“虚伪”的区别是 ( )(D)
A. 语义轻重不同
B. 语体色彩不同
C. 范围大小不同
D. 感情色彩不同
解析:(1)意义方面。A.意义轻重不同。B.词义范围大小不同。C.个体与集体不同。D.词义着重点不同。
(2)色彩方面。A.感情色彩不同。B.语体色彩不同。
(3)用法方面。A.组合词语不同。B.适用对象不同。C.词性和句法功能不同。同义词的作用:使表达精确、严密、细腻;适应不同的语体风格,满足修辞上讳饰、委婉的需求;避免用词重复,使表达富于变化;同义词连用可以加强语势,这里“虚心”是褒义词,而“虚伪”是贬义词。
11.“哎哟”是 ( )(D)
A. 拟声词
B. 语气词
C. 副词
D. 叹词
解析:拟声词:是摹拟自然界声音的词。有单独成句的功能,有时可以充当定语和状语。叹词:通常独立于句法结构之外,表示感叹以及呼唤的词类。叹词的句法功能比较单一,主要充任句子的独立成分,经常用来表达六个方面的语义:喜悦或赞叹、悲伤或无奈、意外或惊讶、提醒或领悟、鄙视或唾弃、招呼或应答。“哎哟”属于双音节叹词。
12.“农夫心内如汤煮,王子公孙把扇摇”中运用的修辞手段是 ( )(D)
A. 比喻、对偶
B. 比喻、借代
C. 对偶、借代
D. 比喻、对比
解析:比喻,是利用本质上不同的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来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一种修辞方式。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将二者联系起来的词语叫“喻词”,题中将农夫心的焦急比喻为煮沸的汤,后一句又是将“王子公孙”与“农夫”形成鲜明的对比,故选D项。
13.zh、ch、sh、r四个辅音的发音部位是 ( )(D)
A. 舌尖前
B. 舌尖中
C. 舌面
D. 舌尖后
解析:普通话共有22个声母,其中21个为辅音声母,1个是零声母。发音部位: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按此可分为七类:
双唇音:b、p、m是由上唇与下唇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
唇齿音:f是由下唇与上齿形成阻碍而发出的音。
舌尖前音:z、c、s舌尖平伸和上齿背形成阻碍发出的音。
舌尖中音: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12245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