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模拟试卷1
单项选择题
1.《孔雀东南飞》首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B)
A. 排比
B. 起兴
C. 拟人
D. 比喻
解析:B起兴。托物起兴,用美禽、失偶来托物起兴,引起下文的故事;从全诗结构看,它有提摄全篇的作用,从诗意看,这不单纯是起了一个头,而是在意义上同悲剧故事联系在一起,通过写孔雀向东南飞去,却不愿分离,来象征焦仲卿和刘兰芝的恩爱之情,为全诗定下了徘徊顾恋的情调和凄怆缠绵的氛围。
2.“朝菌不知晦朔”、“越俎代庖”出自( )(C)
A. 《五蠹》
B. 《陌上桑》
C. 《逍遥游》
D. 《迢迢牵牛星》
解析:《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3.“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一句中“矜”解释正确的是( )(A)
A. 自夸
B. 矜持
C. 自勉
D. 申诉
解析:李密《陈情表》“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两句意为本来希望做官显达,不是自夸名声节操。矜,自夸。
4.《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一文,“杀姊屠兄,弑君鸩母”指的是( )(B)
A. 李世民
B. 武则天
C. 王莽
D. 长孙无忌
解析:《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神人之所同疾,天地之所不容。”
5.“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的修辞手法是( )(D)
A. 比喻
B. 拟人
C. 借代
D. 用典
解析:明时,指政治清明之时,汉章帝号称明主,故言明时。
6.“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一句中,“刘郎”是指( )(A)
A. 刘禹锡
B. 刘基
C. 刘义庆
D. 刘向
解析:《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作者刘禹锡。诗人从朗州司马任上召回长安,进而讽刺朝廷新贵。
7.鲁迅说“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的文学作品是( )(C)
A. 《山海经》
B. 《红楼梦》
C. 《世说新语》
D. 《论语》
解析:《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为言谈、逸事的笔记体短篇小说。《世说新语》(又名《世说》),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的故事集。鲁迅曾称赞《世说新语》“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
8.“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一句出自( )(D)
A. 《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
B. 《赠白马王彪》
C. 《归去来兮辞》
D. 《洛神赋》
解析:《洛神赋》“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9.以下各项描写爱情的作品是( )(D)
A. 《梦游天姥吟留别》
B. 《离骚》
C. 《赠白马王彪》
D.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解析:《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描写了刘兰芝、焦仲卿两人的爱情受到焦母的阻拦而双双殉情的故事。《孔雀东南飞》通过刘兰芝与焦仲卿这对恩爱夫妇的爱情悲剧,控诉了封建社会宗法礼教、家长统治和门阀观念的罪恶,表达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爱情自主的合理愿望。
10.“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出自( )(B)
A. 《别赋》
B. 《登楼赋》
C. 《离骚》
D. 《洛神赋》
解析:《登楼赋》:“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丘,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11.下列诗篇,属于七律的是( )(A)
A. 杜甫的《登高》
B.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C. 杨炯的《从军行》
D. 无名氏的《折杨柳歌辞》
解析: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俭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律诗由八句组成,七字句的称七言律诗。
12.“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盍可忽乎哉!”一句出自( )(B)
A. 张仪
B. 苏秦
C. 朱买臣
D. 白起
解析:《苏秦始将连横说秦》中,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13.韩非子用“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的寓言,想要说明的观点是( )(A)
A. 今尧舜之不可两誉,矛盾之说也。
B. 舜往为之者,所以救败也。
C. 舜其信仁乎!
D. 舜犹不以此说尧令从己,乃躬亲,不亦无术乎?
解析:在《舜之救败》一文中,韩非子先指出“圣尧”和“圣舜”的自相矛盾,即以“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的寓言说明。
14.屈原《九歌》共有多少篇( )(c)
A. 九
B. 十
C. 十一
D. 十二
解析:《九歌》共有十一篇诗,分别祭祀天神、地祗和人鬼。
15.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中用了典故的一句是( )(A)
A.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B. 暧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C.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D.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解析:A:“虚室”:空空的居室,这里比喻心。《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司马彪注:“室比喻心,心能空虚,则纯白独生也。”
16.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用了典故的一项是( )(D)
A.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B.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C.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D.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解析:《归去来兮辞》:“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意思是,姑且随着自然的变化了此终生,抱定乐天知命的想法,还有什么疑虑的呢?“乐夫天命”出自《周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17.被称为“谢宣城”的是( )(B)
A. 谢灵运
B. 谢朓
C. 谢中书
D. 谢道韫
解析:谢朓曾任宣州太守,人称“谢宣城”;又因与谢灵运同族,称“小谢”。谢朓是“竞陵八友”之一,在齐武帝永明(483—493)年间,与沈约等人共同开创了“永明体”,所作之诗讲究对仗和音律。
18.首先写下“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诗人是( )(C)
A. 毛泽东
B. 李白
C. 李贺
D. 王建
解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这旬意为对这离别的悲惨情景,连苍天也要因感伤而衰老。
19.“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 )(B)
A. 《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B. 《滕王阁序》
C.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9184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