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先秦部分)模拟试卷3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先秦部分)模拟试卷3

本单篇文档共3813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自考类文史类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打包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章节练习 4679人下载
价格: 1.00 原价:¥9.00
收藏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先秦部分)模拟试卷3

单项选择题

1.“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中“思”的意思是(D)

A. 思想

B. 思念

C. 这里

D. 语助词,无义

解析:

2.郑庄公的父亲是(A)

A. 郑武公

B. 武姜

C. 共叔段

D. 公子吕

解析:

3.用四张熟牛皮和二十头牛犒劳秦军使郑国对秦师有防备的人是(B)

A. 杞子

B. 弦高

C. 晋原轸

D. 蹇叔

解析:

4.“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一句出自(A)

A. 《邵公谏厉王弭谤》

B. 《鲁仲连义不帝秦》

C. 《秦晋崤之战》

D.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

解析:

5.《苏秦始将连横说秦》选自(C)

A. 《战车策》

B. 《史记》

C. 《左传》

D. 《春秋》

解析:

6.“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出自(D)

A. 庄子

B. 老子

C. 韩非子

D. 孟子

解析:

7.《庄子·逍遥游》中借许由不接受天下说明的观点是(C)

A. 至人无己

B. 神人无功

C. 圣人无名

D. 知效一官

解析:

8.与“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的观点不相同的是(D)

A.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B.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C.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D.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解析:

9.《湘夫人》选自(B)

A. 《天问》

B. 《九歌》

C. 《九章》

D. 《招魂》

解析:

10.以下各项属于孟子观点的是(B)

A. 兼爱、非攻

B. 民贵君轻

C. 克己复礼

D. 无为而治

解析:

11.提倡“兼爱”、“非攻”、“尚贤”思想的先秦思想家是(D)

A. 孔子

B. 韩非子

C. 庄子

D. 墨子

解析:

12.《郑伯克段于鄢》中“大叔”指的是(B)

A. 武姜

B. 共叔段

C. 庄公

D. 颍考叔

解析:

13.“朝菌不知晦朔”、“越俎代庖”出自(C)

A. 《五蠹》

B. 《陌上桑》

C. 《逍遥游》

D. 《迢迢牵牛星》

解析:

14.屈原《九歌》共有多少篇(C)

A. 九

B. 十

C. 十一

D. 十二

解析:

15.“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盍可忽乎哉!”出自(A)

A.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

B. 《邵公谏厉王弭谤》

C. 《侍坐》

D. 《鲁仲连义不帝秦》

解析:

16.先秦诸子中,坚持“性恶论”观点的是(D)

A. 孟子

B. 孔子

C. 老子

D. 荀子

解析:

17.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A)

A. 《诗经》

B. 《古诗十九首》

C. 《乐府诗集》

D. 《玉台新咏》

解析:

18.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是(A)

A. 王逸《楚辞章句》

B. 洪兴祖《楚辞补注》

C. 朱熹《楚辞集注》

D. 蒋骥《山带阁注楚辞》

解析:

多项选择题

19.对于“士贰其行”中,“贰”解释正确的是(A,B,D)

A. “黄”的误写

B. 黄同“忒”,与“爽”同义

C. 二表示男子有两个行为

D. 二其行,表示行为前后不一

E. “二”与下面“二三”同义

解析:

20.组成“春秋三传”的书有(A,B,C)

A. 《左传》

B. 《谷粱传》

C. 《公羊传》

D. 《诗经》

E. 《离骚》

解析:

21.《苏秦始将连横说秦》中,秦惠王用来阻止苏秦言论的借口是(B,C,D,E)

A. 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

B. 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

C. 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

D. 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

E. 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解析:

22.《郑伯克段于鄢》“不义不暱,厚将崩”,“暱”的意思是(A,B)

A. 同“昵”,亲近

B. 对兄长不加亲近

C. 藏匿

D. 躲避

E. 爱抚

解析:

23.以下哪项是用比喻来说明孟子自己的观点的(A,D,E)

A.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B. 是以君子远庖厨

C.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D. 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E.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解析:

24.以下哪几篇文章的结构由对话组成(B,C)

A. 《逍遥游》

B. 《齐桓晋文之事》

C. 《侍坐》

D. 《离骚》

E. 《非攻》

解析:

简答题

25.分析《采薇》末章的作用。

前人曾说:“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不可言喻,故日莫知我哀。”(清·方玉润《诗经原始》)末章之佳在于情景交融,含蓄蕴藉,突出了全诗的主题。今与昔、来与往、雪花与杨柳、冬天与春天,构成鲜明的对照,点出时间的推移和出征时间的久长。终于归来却“莫知我哀”,一是痛定思痛更加伤心,二是在音问隔绝的情况下,“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样结尾意味深长。

解析:

26.分析《齐桓晋文之事》—文中孟子善辩的表现。

孟子善辩还表现在善用譬喻和长于推理方面。用“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比喻“王之不王”是不为而非不能;用“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比喻“不能”与“不为”的区别;用“缘木求鱼”比喻以武力手段称霸的荒谬。推理则是由小及大,由此及彼,如以羊易牛推出施行仁政的根据,从邹人与楚人战推出齐宣王实行霸道必败,从由牛及人的侧隐之心推出推恩是施行仁政的途径,也颇有说服力。

解析:

27.简祈屈原在《涉江》中是怎样塑造主人公的形象的。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孤独、伟岸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他的穿戴与众不同,他的理想境界是与古代圣王同游,他意志坚定,执著顽强。诗中表现了作者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感情色彩,以此突出个性特征。另外,全诗将叙事、议论和抒情有机结合。在叙述或议论之后,都有表明自己爱憎之情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3813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先秦部分)模拟试卷3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