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全国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50-70年代文学)模拟试卷1

全国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50-70年代文学)模拟试卷1

本单篇文档共6996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自考类文史类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打包下载。
中国现代文学史 章节练习 5219人下载
价格: 1.60 原价:¥9.00
收藏

全国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50-70年代文学)模拟试卷1

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同志于哪一年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 )(C)

A. 1954年

B. 1955年

C. 1956年

D. 1957年

解析:

2.香港的通俗文学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渐盛行,其两大基本类型是“框框”杂文和 ( )(B)

A. 报告文学

B. 通俗小说

C. 纪实文学

D. 影视剧本

解析:

3.用抒情的笔调,再现了滹沱河畔的抗日风云的作品是 ( )(C)

A. 《铁道游击队

B. 《保卫延安》

C. 《风云初记>

D. 《苦菜花》

解析:

4.以下关于《红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A. 将历史纪实与艺术创造相结合,表现广阔的战争画面和生活图景

B. 小说着眼于1949年春夏之交

C. 腾出笔墨叙写广阔的军旅生活风情

D. 力图生活化、个性化地表现人物的复杂性格

解析:

5.被看作是一部具有民族风格的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的是 ( )(C)

A. 《保卫延安》

B. 《红岩》

C. 《红旗谱》

D. 《红日》

解析:

6.在《创业史》中,各种矛盾斗争和人物关系中始终处于轴心位置的是 ( )(A)

A. 梁生宝

B. 姚士杰

C. 郭世富

D. 粱三老汉

解析:

7.《百合花》的作者是 ( )(D)

A. 王蒙

B. 柳青

C. 杜鹏程

D. 茹志鹃

解析:

8.以下不是闻捷的作品的是 ( )(D)

A. 《天山牧歌》

B. 《复仇的火焰》

C. 《叛乱的草原》

D. 《向困难进军》

解析:

9.郭小川的成名作是 ( )(C)

A. 《天山牧歌》

B. 《回延安》

C. 《致青年公民》

D. 《复仇的火焰》

解析:

10.以“母亲”作为持久的、重要的书写对象的台湾作家是 ( )(B)

A. 张秀

B. 三毛

C. 杨牧

D. 琦君

解析:

11.《樱花雨》《茶花赋》《荔枝蜜》的作者是 ( )(A)

A. 杨朔

B. 秦牧

C. 刘白羽

D. 冰心

解析:

12.《长江三日》的作者是 ( )(C)

A. 杨朔

B. 秦牧

C. 刘白羽

D. 冰心

解析:

13.被欧洲戏剧界称赞为“东方戏剧的奇迹”的是老舍的戏剧 ( )(C)

A. 《方珍珠》

B. 《龙须沟》

C. 《文成公主》

D. 《茶馆》

解析:

14.“文革”时期主流文学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作家浩然的代表作的是 ( )(B)

A. 《相信未来》

B. 《金光大道》

C. 《太阳落了》

D. 《智慧之歌》

解析:

多项选择题

15.以下关于柳青《创业史》的说法正确的有( )(A,C,D,E)

A. 描写了农业合作化前后农村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与尖锐激烈的矛盾斗争

B. 在各种矛盾斗争和人物关系中,郭世富始终处于轴心位置

C. 梁三老汉是塑造得最精彩的中国老一代农民的典型

D. 将宏大的结构与精细的描写、深刻的心理刻画与哲理性的议论相结合

E. 简单化地用阶级分析的理论和方法配置人物

解析:

16.以下属于“文革”期间“革命样板戏”的是 ( )(A,B,C,D,E)

A. 《红灯记》

B. 《沙家浜》

C. 《智取威虎山》

D. 《红色娘子军》

E. 《奇袭白虎团》

解析:

17.以下关于《红岩》的说法正确的是( )(A,B,C,D)

A. 《红岩》是一部反映黎明前光明与黑暗最后决战的长篇小说

B. 充满了浓重的悲壮色彩

C. 通过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和惊心动魄的斗争场面刻画人物形象

D. 采用了多线索的网状结构方式

E. 作者是吴强

解析:

18.余光中的散文具有的特点是 ( )(A,B,C)

A. 变化多样

B. 美感浓烈

C. 文字酣畅

D. 平铺直叙

E. 含蓄内敛

解析:

19.以下属于郭小川的作品的有( )(C,D,E)

A. 《天山牧歌》

B. 《叛乱的草原》

C. 《投入火热的斗争》

D. 《在社会主义高潮中》

E. 《白雪的赞歌》

解析:

名词解释

20.“天安门诗歌”运动

  1976年清明前后,由人民群众自发开展起来的“天安门诗歌”运动,代表了文学对政治现实的积极参与精神。那些说真话、抒真情、现民心、表民意的诗作,不啻充满战斗激情的重锤,敲响了“四人帮”即将毁灭的丧钟,预告了一个重要历史转折点的到来。

解析:

2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一方针为文艺界解放思想、繁荣创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其影响下,一批敢于揭露社会阴暗面或真实描写人性、人情的作品冲破“禁区”应运而生;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也摆脱教条,产生了有一定独立见解的文章。

解析:

22.“三突出”

  所谓“三突出”,就是“文革”期间的文艺指导理论之一。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其具体实践是在文艺创作中把正面人物放在画面或舞台的中央,打正光,而反面人物要在角落打底光或背光,等等。这是从“根本任务论”制定的创作模式,完全违背了文艺创作的规律,导致了文学创作的概念化、公式化,使文艺丧失了独创性。

解析:

简答题

23.简述茹志娟小说《百合花》的艺术特点。

《百合花》在表现方式上没有正面描写激烈的战斗过程、宏大的战斗场面和曲折复杂的故事情节,而是从小处落笔,选择侧面表现战争的角度,围绕普通的事件刻画人物,运用细节精巧严密地结构布局,以小见大地构思全篇。细腻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是本篇的另一特色。作者始终把艺术笔触深入人物的内心,精心捕捉其细微变化。

解析:

24.简述郭小川诗歌的艺术特色。

郭小川诗歌的艺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6996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全国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50-70年代文学)模拟试卷1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