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古代汉语 > 全国自考古代汉语(古文翻译题)模拟试卷1

全国自考古代汉语(古文翻译题)模拟试卷1

本单篇文档共5031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自考类文史类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打包下载。
古代汉语 章节练习 4300人下载
价格: 1.00 原价:¥8.00
收藏

全国自考古代汉语(古文翻译题)模拟试卷1

古文翻译题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鼇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1.王好戰,請以戰喻。

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允许我用打仗来做比喻。

解析:

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

咚咚地敲着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开始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

解析:

3.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如果凭借跑了五十步的士兵,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那么怎么样?

解析:

4.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不可以。他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呀。

解析:

景公使晏子為東阿宰,三年,毁聞於國。景公不說,召而免之。晏子謝曰:“婴知婴之過矣。請復治阿三年,而譽必聞於國。”景公不忍,復使治阿三年,而譽聞于國。景公說,召而賞之。景公問其故,對曰:“昔者婴之治阿也,築蹊徑,急門閭之政,而淫民惡之;舉儉力孝弟,罰偷窳,而惰民惡之;決獄不避,貴强惡之;左右所求,法則予,非法則否,而左右惡之;事貴人體不過禮,而貴人惡之。是以三邪毀乎外,二讒毁於内,三年而毁聞乎君也。今臣謹更之,不築蹊徑,而緩門闆之政,而淫民說;不舉儉力孝弟,不罰偷窳,而惰民說;決獄阿貴强,而貴强說;左右所求言諾,而左右說;事貴人體過禮,而貴人說。是三邪譽乎外,二讒譽乎内,三年而譽聞于君也。昔者婴之所以當誅者宜賞,今所以當賞者宜誅,是故不敢受。”景公知晏子賢,迺任以國政,三年而齊大興。

5.請復治阿三年,而譽必聞於國。

请您允许我再治理东阿三年,我一定让好名声传扬于国都。

解析:

6.事貴人體不過禮,而貴人惡之。

对待朝中的显贵,体制不超过规定的礼节,显贵们就讨厌了。

解析:

7.是以三邪毁乎外,二讒毁於内,三年而毁聞乎君也。

因此淫民、惰民、贵强这三种邪恶的人在朝外坏我名声,您身边的人和显贵们在朝内坏我名声,治理三年,坏名声就被您听到了。

解析:

8.今臣謹更之,不築蹊徑,而缓門閭之政,而淫民說。

现在我改变我的做法,不堵塞小路,而放松城门守卫,邪恶之民就高兴了。

解析:

昔者孺子瑕有寵于衛君。衛國之法,竊駕君車者罪刖。彌子瑕母病,人間往夜告彌子,彌子矯駕君車以出。君聞而賢之,曰:“孝哉!為母之故,忘其刖罪。”異日,與君游於果園,食桃而甘,不盡,以其半啖君。君曰:“愛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孺子色衰愛弛,得罪於君,君曰:“是固嘗矯駕吾車,又嘗啖我以餘桃。”故彌子之行未變於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見賢而後獲罪者,愛憎之變也,

9.竊駕君車者罪刖

私自驾驶君王车子的人按罪行应当砍脚

解析:

10.人間往夜告彌子

有人悄悄地前往,在夜里告诉弥子

解析:

11.君聞而賢之

国君听后认为弥子贤良

解析:

12.以其半啖君

拿吃剩的一半给国君吃

解析:

杜摯曰:“臣聞之,利不百,不變法;功不十,不易器。臣聞法古無過,循禮無邪。君其圖之。”公孫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復,何禮之循?伏羲、神農教而不誅;黄帝、堯、舜誅而不怒,及至文、武,各當時而立法,因事而制禮。禮法以時而定,制令各順其宜,兵甲器備各便其用。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湯、武之王也,不循古而興;殷、夏之滅也,不易禮而亡。然則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禮者未足多是也。君無疑矣。”

13.臣聞之,利不百,不變法;功不十,不易器。

臣所说如果没有百倍的利益不要改变法度,如果没有十倍的功效不要更换使用工具。

解析:

14.臣聞法古無過,循禮無邪。

臣听说效法古代法制没有什么过错,遵循旧的礼制不会有偏差。

解析:

15.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復,何禮之循?

以前的朝代政教各不相同,应该去效法哪个朝代的古法呢?古代帝王的法度不相互因袭,又有什么札制可以遵循呢?

解析:

16.禮法以時而定,制令各順其宜,兵甲器備各便其用。

札制和法度都要根据对势宋制定,法制、命令都要顾应当时的社会事宜,兵器、铯甲、器具、装各的制造都要方便使用。

解析:

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孟嘗君,願寄食門下。孟嘗君曰:“客何好?”曰:“客無好也。”曰:“客何能?”曰:“客無能也。”孟嘗君笑而受之。曰:“諾。”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鈇歸來乎!食無魚。”左右以告。孟嘗君曰:“食之,比門下之客。”居有頃,復彈其缺,歌曰:“長鉸歸來乎!出無車。”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嘗君曰:“為之駕,比門下之車客。”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後有頃,復彈其劍铗,歌曰:“長鉸歸來乎!無以為家。”左右皆惡之,以為貪而不知足。孟嘗君問:“馮公有親乎?”對曰,“有老母。”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於是馮諼不復歌。

17.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孟嘗君,願寄食門下。

齐国有一人叫冯谖。因为太穷而不能养活自己。他便托人告诉孟尝君,表示愿意在他的门下寄居为食客。

解析:

18.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

旁边的人因看到孟尝君看不起冯谖,就让他吃粗劣的饭菜。

解析:

19.食之,比門下之客。

让他吃鱼,按照中等门客的生活待遇。

解析:

20.為之駕,比門下之車客。

给他准备车,按照门下坐车的客人一样对待。

解析:

蘇秦始將連横,說秦惠王曰:“大王之國,西有巴、蜀、漢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東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形便,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以大王之賢,士民之聚,車騎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諸侯,吞天下,稱帝而治。願大王少留意,臣請奏其效。”秦王曰:“寡人聞之,毛羽不豐滿者不可以高飛,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誅罰,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順者不可以煩大臣。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庭教之,願以异日。”

21.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東有肴、函之固。

南面有巫山、黔中的屏障,东面有觳山、函谷关的坚固。

解析:

22.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形便,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也。

耕田肥美,百姓富足,战车有万辆,武士有百万,在千里沃野上有多种出产,地势形胜而便利,这就是所谓的天府,天下显赫的大国啊。

解析:

23.願大王少留意,臣請奏其效。

希望大王能对此稍许留意一下,我请求来实现这件事。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5031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全国自考古代汉语(古文翻译题)模拟试卷1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