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古代汉语)模拟试卷2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动词和宾语的关系是使动关系的一句是( )(C)
A. 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
B. 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
C. 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
D. 邴夏御齊侯,逢丑父為右。
解析:A项是受动关系;B项是受动关系;D项是为动关系。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形容词是意动用法的是( )(B)
A. 楚左尹項伯者,素善留侯張良。
B. 於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為上将军。
C.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
D. 欲潔其身,而亂大倫。
解析:A项是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C项是形容词词尾;D项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3.下列加着重号的词中,不是名词作状语的是( )(D)
A. 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
B. 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
C. 魏有賢人可與俱西游者乎?
D. 與老人期,後,何也?
解析:A项“水”作状语,表示“击”这个动作发生的方位或处所,有“在水上‘击¨’的意思;B项“火”作状语,表示“烧”这个动作得以进行使用的工具,有“用火……”的意思;C项方位名词“西”作状语,表示动作“游”发生的趋向;D项“后”的意思是“后到”,是方位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4.“與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句中“長”的意思是( )(D)
A. 長度
B. 長大的
C. 年紀大,年長
D. 使……成長,養活
解析:使动关系是指谓语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所表示的人和物发出,而是在主语影响下使宾语所代表的的人或物发出,具有“使(宾语)……”的含义,本题中“畏”在句中的意思是“使……成长,养活”。
5.下列各句加点词中,没有名词作动词的一组是( )(D)
A. 范增数目項王。
B. 築室百堵,西南其户。
C. 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
D. 齊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解析:A项“目”本是名词,表示“目光”,这里用作动词,表示“以目光示意”,是名词用作一般动词;B项“西南其户”是指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指“使门户向西方或南方开着”;C项“亲”和“子”的意思分别是“把……当作双亲…把……当作子女”的意思,是名词的意动用法;D项“客”是把他当作客人对待,是表示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是名词用作状语。
6.下列各加点词中,是名词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A)
A. 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
B.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C. 日者,荆王兼有其地。
D. 王生日飲酒,不视太守。
解析:B项名词用作一般动词;C项“日”用在句首主语之前,和“者”结合,用来表示追溯过去;D项“日”放在具有行动性的动词前,表示“每日”。
7.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数词表示数量极少的一句是( )(D)
A.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兩三人。
B. 簡子疾,五日不知人。
C.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D.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解析:数量极少可以用“一”、“一二”等表示,D项的“一言以蔽之”,“一”即表示数量极少。
8.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属于名量表示法的是( )(C)
A. 三周華不注。
B. 誦三遍而請習之。
C. 此車一人殿之,可以集事。
D. 宋殇公立,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
解析:A项“三周”是数词+动词,“三”作“周”的状语,表示“周”发生的次数,是动量表示法;B项“诵三遍”是动词+数词+量词,“三”作补词修饰“诵”,是动量表示法;D项“十一战”也是数词+动词,“战”作“十一”的补语,是动量表示法;C项“一人”是数词+名词,“一”表示“人”的数量,是名量表示法。
9.下列各加点词中,表示程度较轻或渐变的是( )(A)
A. 常著文章自娱,頗示己志
B. 故主上愈卑,私門益尊
C. 进而修《詩》《畫》《禮》《樂》,弟子彌眾
D. 積貨滋多,蓄怨滋厚,不亡何待
解析:B项“愈”“益”、C项“弥”和D项“滋”这几个程度副词,都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更加”,古今意义变化不大,A项“颇”表示“稍微”,程度较轻。
10.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属于限定范围副词的一項是( )(B)
A.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B. 唯天為大,唯堯則之。
C. 林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D. 良乃人,具告沛公。
解析:A项“毕”“咸”、C项“咸”和D项“具”都是表示总括的范围副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全”“都”;B项“唯”是表示限定的范围副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只”的意思。
11.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是时间副词的是( )(A)
A. 良業为取履,因長跪履之。
B. 盡信書,则不如无書。
C. 川壅而溃,傷人必多。
D. 舜目蓋重瞳子。
解析:B项是范围副词;C项是情态副词;D项是情态副词。
12.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人称代词作宾语的一句是( )(B)
A.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B. 我勝若,若不吾勝。
C. 予默默無以虑。
D. 百姓皆聞其聲,未知其死也。
解析:A项“我”在句中充当定语,“我”是第一人称代词,C项的“予”和D项的“其”在句中充当主语,“予”是第一人称代词,在句中可作主语、宾语或定语;“其”是第三人称代词,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作定语,表示领属关系,二是充当主谓词组或分句的主语。
13.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的一句是( )(C)
A. 積水成渊,蛟龍生焉。
B.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C. 微斯人,吾誰舆歸。
D.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解析:A项是兼词;B项是远指代词;D项是远指代词。
14.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疑问代词用于反问句充当状语的一句是( )(D)
A. 此誰也?
B. 汝曷弗告朕。
C. 道惡乎往而不存。
D.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解析:A项是疑问代词作主语;B项是用于谓语前作状语;C项是疑问代词作宾语,用于询问处所。
15.“廉頗者,趟之良将也”中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9265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