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古代汉语)模拟试卷4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组汉字中,全部都是会意字的是( )(C)
A. 鹿 眉 亦 盆
B. 罟 茅 固 高
C. 从 莫 息 明
D. 舂 牧 臭 栗
解析:从:由两个“人”构成,表示一人在前,一人在后紧紧跟随。
莫:从日从芔。
息:从自从心,人和许多动物的呼吸都发于心脏而行于鼻腔,故“自、心”会意,表示气息和呼吸。
明:从囧从月,囧中见月,会“明亮、光明”之意。
2.为汉字向笔画文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的字体是( )(A)
A. 小篆
B. 西周金文
C. 隶书
D. 楷书
解析:小篆的线条粗细均匀,分布均衡,由象物性的线条到符号化线条演变,是汉字书写元素所发生的重要变化,是汉字符号化进程中的质的飞跃,为汉字向笔画文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正因如此,小篆以后,汉字进入今文字时期。
3.下列各组形声字,全部属于省声字的一组是( )(C)
A. 旗 徒 徙
B. 弑 耇 脩
C. 產 夜 雷
D. 柴 恭 匪
解析:產,从生,彦省声。夜,从夕,亦省声。雷,从雨,畾省声。
4.下列各项,不属于“西周金文”的别名的是( )(D)
A. 鏜鼎款讖
B. 吉金文字
C. 彝器铭文
D. 石刻文
解析:钟、鼎是青铜器中乐器和礼器的代表,故金文又叫钟鼎文。钟鼎上的文字有阴文和阳文两种,阴文叫款,阳文叫识,故金文又叫钟鼎款识。青铜器常被用作祭器,祭礼古代叫吉礼,故青铜器又叫吉金,其上的文字又叫吉金文字。祭器又称彝器,故金文又有彝器铭文、彝器款识的别称。
5.下列各项中对《说文解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B)
A. 《说文解字》是从汉字的结构探求词义的重要参考书
B. 《说文解字》是我国文字学史上第一部分折字形、说解字义的著作
C. 《说文解字》收录汉字的原则是“今叙篆文,合以古籀”
D. 《说文解字》全书共十五卷,每卷分上下
解析:《说文解字》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解说字义、辨识声读的文字学著作。
6.下列各组中不是通假字的是( )(D)
A. 寤一牾
B. 信一伸
C. 裁一才
D. 置一寘
解析:我们把借来记录同音词的字叫通假字,简称借字,A项“寤”是借字,本字应是“牾”,“牾”的意思是“逆”,这组通假字出自《左传》,《左传》没有用本来该用的“牾”,而用了意思不相干只是声音相同的“牾”来代替;B项这组通假字出自《孟子·告子上》“今有無名之指,屈而不信”。这句话的“信”和“屈”相对,是伸展的意思,这里的“信”是借字,“信”是“诚信”义的本字,本字是“伸”;C项这组通假字出自《聊斋志异,促织》,“裁”当“刚刚”讲,“刚刚”义的本字是“才”;D项“置”是从“网”从“直”的会意字,本义是“赦免”,“真”是从“宀”从“真”声的形声字,本义是“放置”,“置”和“寘”只在“放置”义上相通,可以换用,“置”所记录的“赦免”等义,两者不能换用。
7.下列各组异体字中类型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C)
A. 丘一坵 泪一淚
B. 葬一塟 棄—弃
C. 韭一韮 柏一栢
D. 够一夠 秋一秌
解析:C项的前一项是造字方法不同;后一项是造字方法相同,构件不同。
8.下列各组中现在是但历史上不是异体字的一组是( )(B)
A. 咳一孩
B. 炮一砲
C. 份一彬
D. 評一迁
解析:在历史上意义或用法不同的两个字,后来为了精简汉字,在作异体字整理时把它们视为异体字加以认同。“炮”本是一种烹饪方法,后来用“炮”来记录一种兵器。“砲”是古代一种兵器。所以在古代并不是异体字,但随着“炮”的用法的变化变成了异体字。
9.下列各组分化字中属于造新字分化职能的是( )(A)
A. 其一箕
B. 女一汝
C. 指一旨
D. 箸一著
解析:B项是假借其他字分化职能;C项是假借其他字分化职能;D项是利用异体字分化职能。
10.下列各组分化字不是同一类型的是( )(B)
A. 孰一熟 莫一暮
B. 要一腰 昏一婚
C. 坐一座 尉一慰
D. 象一像 舍一捨
解析:B项的前一组是分化本义;后一组是分化引申义。
11.下列复合词属于偏正结构的是( )(C)
A. 干戈
B. 夏至
C. 布衣
D. 司寇
解析:A项是并列结构;B项是主谓结构;D项是支配结构。
12.下列词语不是联绵词的是( )(A)
A. 諸侯
B. 彷徨
C. 憔悴
D. 輾轉
解析:联绵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双音单纯词,因此没有结构问题,只有形式上的特点。联绵词由两个字记录,这两个字不是语素,而仅仅是音节的记录符号,因此联绵词不能拆开来讲。A项是复合词,B项“彷徨”是叠韵联绵词,C项“憔悴”是双声联绵词,D项“辗转”是叠韵联绵词。A项“诸侯”是偏正结构复合词,两语素之间是修饰与被修饰关系。
13.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在现代汉语中的词义比在古代汉语中程度更浅的一句是( )(B)
A. 不知戒,後必有恨
B. 臣以愚戆,感激忘身
C. 丈人歸,酒醒而诮其子曰
D. 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東
解析:A项古义比今义浅。恨:古义表遗憾,今义表怨恨。C项考查词义广度宽窄的变化,D项考查词义广度宽窄的变化。
14.下列词语的引申义与本义的关系是因果关系的是( )(C)
A. 斗
B. 道
C. 虚
D. 會
解析:A项是相似关系;B项是相似关系;D项是动静关系。A项是“斗”本义是盛酒器皿,勺形,长柄,夜空中,北方七颗星排列组成的一个小星群也是勺形、长柄。B项是“道”本义道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规律和道路有相似之处,所以“道”可以引申为“道理”。D项是“会”本义是相聚、会合。多人相会可引申为盟会这一名称。
15.下列加点“發”字是“派遣”义的是( )(B)
A. 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
B. 王何不發将而擊之
C. 红豆生南固,春来發几枝
D. 舜發于畎之畝中
解析:A项把箭射出去;C项生长;D项兴起。
16.下列各组同义词中,表示“程度轻重”不同的一组是( )(C)
A. 望一視
B. 耻一恥
C. 飢一餓
D. 恭一敬
解析:A项性状情态不同;B项组合功能不同;D项侧重点不同。
17.下列几组加着重号的同义词中,属于“对用”的一组是( )(B)
A. 是以人民聚而貨財寡
B. 月乘殘夜出,人趁早凉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8672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