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合同法)模拟试卷23
单项选择题
1.以下关于合同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A. 合同是当事人间的合意
B. 合同对当事人不一定具有拘束力
C. 合同以发生一定民事法律后果为目的
D. 合同是平等主体间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解析:合同具有如下法律特征:(1)合同是平等主体间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2)合同以发生一定民事法律后果为目的;(3)合同是当事人间的合意;(4)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拘束力。
2.下列适用《合同法》的是( )(C)
A. 离婚协议
B. 监护协议
C. 专利权转让协议
D. 收养协议
解析:《合同法》第2条第2款规定,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专利权转让合同属于技术合同,适用《合同法》。
3.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属于( )(D)
A. 鼓励交易原则
B. 合法原则
C. 诚实信用原则
D. 合同自由原则
解析: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这是合同自由原则。
4.在质押合同制度中确立的不得流质的禁止性规定体现的合同法原则是( )(B)
A. 合同主体平等原则
B. 合同公平原则
C. 合同自由原则
D. 诚实信用原则
解析:合同公平原则表现为:(1)合同法对各类典型合同当事人各方权利义务的安排,以及对违约责任的确定;(2)对合同内容的介入,禁止订立不公平合同。譬如,流质条款禁止;禁止“高利贷”,对格式条款提供者作出限制,对消费者权益进行保护,等等。
5.认定合同是否成立的依据是( )(B)
A. 合同内容是否合法
B. 缔约人是否达成合意
C. 缔约人是否具有行为能力
D. 意思表示是否真实
解析:合同成立是指缔约各方就特定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设立、变更、消灭协商一致达成协议的事实状态。合同成立的前提是缔约当事人存在合意的外部形式。合同当事人未形成一致意思表示的,合同未成立。A、C、D项属于认定合同生效与否的依据。
6.以下行为属于要约的是( )(B)
A. 某公司向客户寄送价目表
B. 某公司向另一公司发去订单
C. 某拍卖公司在报纸上发布拍卖公告
D. 某股份公司在报纸上登载招股说明书
解析:要约是一方希望和他方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而要约邀请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本题中,A、C、D项属于要约邀请,B项属于要约。
7.以下不属于合同书面形式的是( )(B)
A. 电报
B. 电话记录
C. 电传
D. 电子邮件
解析:《合同法》第11条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8.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其中,电话交谈属于( )(C)
A. 书面形式
B. 推定形式
C. 口头形式
D. 其他形式
解析:合同的口头形式是指以口头交谈表达内心意思的手段。面对面交谈、电话交谈等属于口头形式。故应选C项。
9.不属于可撤销合同类型的有( )(D)
A. 显失公平的合同
B. 重大误解的合同
C. 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
D.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解析:本题中,D项属于无效合同,A、B、C项属于可变更、可撤销合同。
10.情势变更的前提是,合同成立后,作为该合同基础的客观情况发生了合同订立时不能预料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D)
A. 由于主体不合格
B. 由于违法
C. 由于意思表示不真实
D. 不可归责于当事人的原因
解析:情势变更原则是指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使合同关系建立时的客观情况发生了当事人所不能预料的变化,并致合同关系显失公平时,双方应变更合同的内容,重新协调双方利益,达到新的平衡的合同履行原则。
11.下列关于代位权性质的表述正确的是( )(A)
A. 代位权为管理他人事务的可能权
B. 代位权为代理权
C. 代位权为程序法上的权利
D. 代位权为从属于合同债权的特别权利
解析:债权人代位权的性质表现为:(1)代位权为债权的效力,而非从属于合同债权的特别权利;(2)代位权为实体权利,而非程序法上的程序权利;(3)代位权为债权的内容,并非债权人对债务人的代理权;(4)代位权为管理他人事务的可能权。通说理论认为,代位权在性质上属于“可能权”或“管理权”。
12.甲享有对乙的到期债权100万元,同时,甲欠丙80万元,该债务已到期。此时,甲没有其他财产偿还给丙,但为逃避该笔债务,甲一直不积极催讨对乙的到期债权。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丙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起诉乙
B. 丙既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起诉乙,也可以以甲的名义起诉乙
C. 丙的诉讼请求为100万元
D. 丙可以以乙为被申请人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解析:债权人代位权的行使:(1)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该权利;(2)债权人必须以诉讼的方式行使该权利;(3)代位权行使的范围以保伞债权必要为限:
13.狭义的合同变更是指( )(C)
A. 合同主体的改变
B. 合同主体和内容都发生改变
C. 内容的改变
D. 合同主体或内容至少有一项改变
解析:狭义的合同变更是指合同当事人于合同订立后消灭前,在不改变合同主体的前提下改变合同内容的协议。而合同主体的变更则称为合同的转让。
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解除合同条件的是( )(A)
A.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
B.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C. 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D. 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解析:《合同法》第9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2)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15.当事人互负债务,标的物种类、品质不相同的,则( )(A)
A. 经双方协商一致,也可以抵销
B. 只能各自履行债务,行使债权
C. 不符合抵销条件,故不得抵销
D. 置换或折算成同一标的物,然后抵销
解析:根据《合同法》第100条的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标的物种类、品质不相同的,经双方协商一致,也可以抵销。
16.当事人一方在合同履行期到来之前明确表示不履行合同义务的,构成( )(A)
A. 明示预期违约
B. 迟延履行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8992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