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会计基础 > 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总论)模拟试卷4

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总论)模拟试卷4

本单篇文档共8859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财经类会计从业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会计基础 章节练习 7555人下载
价格: 0.60 原价:¥8.00
收藏

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总论)模拟试卷4

单选题

1.企业会计造假,违背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主要是( )。(C)

A. 实质重于形式

B. 及时性

C. 可靠性

D. 谨慎性

解析: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企业会计造假违背了可靠性的要求。

2.企业将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作为自有资产入账,主要体现的信息质量要求是( )。(C)

A. 谨慎性

B. 及时性

C. 实质重于形式

D. 可靠性

解析: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融资租赁方式体现的是实质重于形式要求。

3.企业提取盈余公积业务所涉及的会计核算内容是( )。(A)

A. 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B. 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C. 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D. 财务的收发、增加和使用

解析: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是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之一,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资金运用的是( )。(C)

A. 以银行存款支付职工薪酬

B. 预收商品销售货款

C. 以银行存款交纳税金

D. 以银行存款购入材料

解析:资金的运用是指资金投入企业后,在供应、生产和销售等环节不断循环与周转。在供应阶段、企业根据指定的生产经营计划,购买生产所需的各种原材料,支付材料的买价、运输费、装卸费等采购费用,与供货方结算货款。在生产阶段,领用原材料进行产品生产,支付职工薪酬和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借助劳动手段将劳动对象加工成特定的产品,这些产品成为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在销售阶段,将生产的产品对外销售,收回货款和支付销售费用。选项C属于资金的退出。

5.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不包括( )。(D)

A. 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B. 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C. 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D. 资产的增减

解析: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包括: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本的增减,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其中,资本和资产是不同的,资本是投资者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投入的资金。会计上的资本专指所有者权益中的投入资本。由此可知,D选项资产的增减不在会计核算具体内容里。

6.持续经营从( )上对会计核算进行了有效界定。(B)

A. 空间

B. 时间

C. 空间和时间

D. 内容

解析:会计主体是从空间上对于会计核算范围进行了界定,而持续经营是从时间上对于会计核算进行了界定。故选B。

7.《会计法》规定,我国的会计期间自( )。(A)

A. 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B. 农历1月1日起至12月30日止

C. 公历4月1日起至次年3月31日止

D. 公历10月1日起至次年9月30日止

解析:我国企业的会计期间按年度划分,以公历年度为一个会计年度,即从每年的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故选A。

8.下列对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表述中,恰当的是( )。(C)

A. 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确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B. 一个会计主体必然是一个法律主体

C. 货币计量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D. 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解析:选项A,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确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选项B,一个会计主体不一定就是一个法律主体,而一个法律主体一定是一个会计主体;选项D,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9.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是( )。(D)

A. 收付实现制

B. 永续盘存制

C. 实地盘存制

D. 权责发生制

解析: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10.X企业本月收到上期产品赊销款15万元,本期销售产品30万元,收到货款26万元,余款尚未收到,本期对外出售不需用的原材料收到款项1万元。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该企业本月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为( )万元。(D)

A. 46

B. 31

C. 26

D. 30

解析:按照权责发生制,上期产品赊销款15万元属于上期的收入。本期对外出售不需用的原材料收到款项1万元,属于本期的其他业务收入。因此,本月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为本月销售产品的收入,即30万元。故选D。

11.A企业在年初用银行存款支付本年租金120000元,于1月末仅将其中的10000元计入本月费用,这符合( )。(B)

A. 收付实现制

B. 权责发生制

C. 谨慎性原则

D. 历史成本计价原则

解析: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当期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付出,均应确认为当期的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支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费用。故选B。

12.某企业1月份发生下列支出:(1)支付本年度负担的保险费2400元;(2)支付已预提的去年第四季度借款利息3000元;(3)支付本月办公开支800元。则本月费用为( )元。(A)

A. 1000

B. 800

C. 3200

D. 3000

解析:支付本年度负担的保险费2400元中只有200元应由本月负担,支付已预提的去年第四季度借款利息3000元与本月无关,支付本月办公开支800元应该作为本月的费用。因此,A选项正确。

13.( )是反映经济活动、确认产权关系、规范收益分配的会计技术标准,是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依据,也是政府调控经济活动、规范经济秩序和开展国际经济交往等的重要手段。(A)

A. 会计准则

B. 会计法规

C. 会计核算

D. 会计规章

解析:本题考查会计准则的定义。

多选题

14.下列有关会计主体假设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A,C,D)

A. 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

B. 会计主体也等同于法律主体

C. 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空间范围

D. 法律主体通常也是一个会计主体

解析: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可以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例如,由自然人创办的独资与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但在会计核算上必须将其作为会计主体,以便将企业的经济活动与其所有者个人的经济活动以及其他实体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又如,企业集团、证券投资基金、企业年金基金可以是会计主体,但不是法律主体。因此,选项B不正确。

15.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核算方法的有( )。(B,C,D)

A. 评价经营业绩

B. 成本计算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8859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总论)模拟试卷4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