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初级经济法基础(总论)模拟试卷12
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C)
A. 嘉奖表彰
B. 生产经营行为
C. 国家机关
D. 土地
解析:本题考核法律关系的客体。法律关系客体应当具备的特征是:能为人类所控制并对人类有价值,具体包括三类:物、非物质财富、行为。选项C可作为法律关系的主体,但不能作为客体。
2.规章分为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两种,其中部门规章的制定部门是( )。(C)
A. 国务院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国务院所属部委
D. 地方人民政府
解析:本题考核不同形式的法的制定机关。规章分为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部门规章是由国务院所属部委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3.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复议范围的是( )。(D)
A. 对工商局作出的吊销营业执照决定不服
B. 对工商局作出的罚款决定不服
C. 对财政局作出的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决定不服
D. 对税务局作出的给予其职工的降职处分决定不服
解析:本题考核行政复议的范围。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4.下列情形中,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能申请行政复议的是( )。(C)
A. 对行政机关限制人身自由的决定不服的
B.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吊销营业执照的决定不服的
C. 对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决定不服的
D. 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发放抚恤金,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
解析:本题考核行政复议的范围。根据规定,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其他处理的,可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5.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当事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是( )。(B)
A. 对财政部颁布的首次购房契税政策的通知不服
B. 对行政机关的罚款决定不服
C. 对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的奖励决定不服
D. 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解析:本题考核行政诉讼的适用范围。选项A属于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规;选项C属于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选项D的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均是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案件。
6.甲的工作单位在H省A市,其单位在B市新开设一个分支机构,因此调甲到B市发展业务。甲因此转让处于A市的一栋住宅给乙,乙现居住在C市。两人在房屋买卖中产生了纠纷提起诉讼,则对该案件享有管辖权的法院是( )。(A)
A. H省A市
B. H省B市
C. H省C市
D. 甲、乙协议的法院
解析:本题考核诉讼管辖权的相关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7.2014年6月20日,张某到某商店买衣服,该商店故意隐瞒实情,将一件有隐蔽质量问题的衣服卖给了张某,张某检查后并未发现此瑕疵。7月1日,张某穿着该衣服上班,单位同事发现该衣服存在质量问题。于是张某8月1日向人民法院起诉了该商店。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下述观点不正确的是( )。(C)
A. 该商店的行为属于出售质量不合格商品未声明的行为
B. 诉讼时效期间自2014年7月2日开始计算
C. 张某的权利受到保护的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为2014年7月2日到2034年7月1日
D. 张某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
解析:本题考核诉讼时效。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适用于1年的特别诉讼时效期间,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民法规定,按照日、月、年计算期间的,开始的当天不算入,从下一天开始计算。在本题中,诉讼时效期间应当从7月2日开始计算。根据规定,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张某的权利被侵害之日为2014年6月20日,因此保护时效为2014年6月21日至2034年6月20日。
8.根据规定,下列情形中,诉讼时效为2年的是( )。(D)
A. 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
B. 延付和拒付租金的
C. 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D. 银行贷款到期不予归还的
解析:本题考核特别诉讼时效期间。选项ABC适用1年特别诉讼时效期间,选项D的诉讼时效为2年。
9.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法规制定部门的是( )。(D)
A. 国务院部委
B. 国务院直属机构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 国务院
解析:本题考核法的形式。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10.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A)
A. 自然灾害
B. 房屋
C. 智力成果
D. 荣誉称号
解析:本题考核法律关系客体的范围。选项A属于法律事件的范畴;选项B属于物的范畴;选项CD属于非物质财富的范畴。
11.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该法定期限是指( )。(D)
A. 判决书作出之日起10日内
B. 判决书作出之日起15日内
C. 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
D. 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
解析:本题考核上诉期限。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12.甲将一批货物寄存在乙的仓库里,待甲提货时,发现部分货物丢失,甲向乙请求赔偿的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是( )。(B)
A. 6个月
B. 1年
C. 2年
D. 20年
解析:本题考核特别诉讼时效期间。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
13.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一定期限内作出第一审判决,该期限是( )。(D)
A. 15日
B. 60日
C. 3个月
D. 6个月
解析:本题考核行政诉讼的判决。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
多项选择题
14.下列解决争议的方式中,适用于解决平等民事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经济纠纷的有( )。(A,B)
A. 仲裁
B. 民事诉讼
C. 行政复议
D. 行政诉讼
解析:本题考核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仲裁与民事诉讼都是适用于横向关系经济纠纷的解决方式。作为平等民事主体的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经济纠纷,只能在仲裁或者民事诉讼两种方式中选择一种解决争议。
15.仲裁员需要回避的情形有( )。(A,B,C,D)
A. 是本案当事人的近亲属
B. 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C. 与本案代理人有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其他关系
D. 私自会见当事人
解析:本题考核仲裁员需要回避的情形。仲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也有权提出回避申请:
(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8759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