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初级经济法基础(总论)模拟试卷11
单项选择题
1.张某在专卖店购买电脑支付7000元,则该法律关系的客体是( )。(C)
A. 张某
B. 专卖店
C. 电脑
D. 支付7000元
解析:本题考核法律关系客体。法律关系的客体又称权利客体或义务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本题中是买卖关系,所指的对象是买卖的电脑。
2.不同法的形式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下列各项中,效力低于地方性法规的是( )。(B)
A. 宪法
B. 地方政府规章
C. 法律
D. 行政法规
解析:本题考核法的效力。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
3.下列有关仲裁的表述中,不符合仲裁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D)
A. 申请仲裁的当事人必须有仲裁协议
B. 仲裁庭由1名或3名仲裁员组成
C. 调解书与裁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D. 仲裁均公开进行
解析:本题考核仲裁法律制度规定。仲裁不公开进行,当事人协议公开的,可以公开进行。
4.根据行政复议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复议参加入的是( )。(D)
A. 申请人
B. 被申请人
C. 第三人
D. 行政复议机关
解析:本题考核行政复议参加入。行政复议参加人包括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选项D不属于行政复议参加入。
5.李某对甲市A区国家税务局的某一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受理李某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是( )。(B)
A. A区人民政府
B. 甲市国家税务局
C. A区国家税务局
D. 申市人民政府
解析:本题考核行政复议机关。对海关、国税、金融、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6.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一定期间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该期间是( )。(C)
A. 5日
B. 10日
C. 15日
D. 30日
解析:本题考核民事诉讼的判决和执行。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7.下列有关诉讼时效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C)
A. 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B. 权利人提起诉讼是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之一
C. 只有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发生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才能中止时效的进行
D. 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发生之后,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
解析:本题考核诉讼时效期间。诉讼时效期间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此选项A错误;权利人提起诉讼是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之一,因此选项B错误;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发生之后,以前经过的时效期间仍然有效,待法定事由消失后,时效继续进行,因此选项D错误。
8.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从当事人权利被侵害时起超过一定期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该期间为( )。(D)
A. 2年
B. 5年
C. 15年
D. 20年
解析:本题考核诉讼保护期间。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计算,但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9.下列法的形式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一定立法程序制定颁布,调整国家、社会和公民生活中基本社会关系的是( )。(B)
A. 宪法
B. 法律
C. 行政法规
D. 部门规章
解析:本题考核法的形式。根据规定,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一定立法程序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因此选择B。选项A中的“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不包括“常委会”;选项C中的“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选项D中的“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各部委等制定。
10.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事件的是( )。(C)
A. 发行股票
B. 签订合同
C. 发生地震
D. 承兑汇票
解析:本题考核法律事实的分类。事件包括绝对事件(自然现象)和相对事件(社会现象),发生地震属于绝对事件的范畴,选项ABD则属于法律行为。
11.甲、乙发生合同纠纷,继而对双方事先签订的仲裁协议效力发生争议。甲提请丙仲裁委员会确认仲裁协议有效,乙提请丁法院确认仲裁协议无效。关于确定该仲裁协议效力的下列表述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B)
A. 应由丙仲裁委员会对仲裁协议的效力作出决定
B. 应由丁法院对仲裁协议的效力作出裁定
C. 应根据甲、乙提请确认仲裁协议效力的时间先后来确定由仲裁委员会决定或丁法院裁定
D. 该仲裁协议自然失效
解析:本题考核仲裁相关规定。根据规定,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或者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另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
12.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中,不适用特别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是( )。(A)
A. 借款利息未支付
B. 出售质量不合格商品而未声明的
C. 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D. 寄存财物被丢失的
解析:本题考核诉讼时效的问题。选项A属于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而特殊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适用于特殊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包括:(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2)出售质量不合格产品未声明的;(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本题选项BCD都适用于特别诉讼时效期间。反向记忆特别诉讼时效期间2年,所包含的四个事项。然后用排除法来做题。
13.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一定期限内提起诉讼,该期限是( )。(D)
A. 30日
B. 60日
C. 3个月
D. 6个月
解析:本题考核行政诉讼的起诉时间。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提起诉讼。
14.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拘役法定量刑期的是( )。(B)
A. 15天以下
B. 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C. 3个月以上2年以下
D. 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解析:本题考核刑事责任。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多项选择题
15.下列各项法律事实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有( )。(A,B,C)
A. 捐赠遗体
B. 成立公司
C. 提供劳务
D. 台风海啸
解析:本题考核法律事实的分类。法律行为的特征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一定的法律后果。本题中选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7563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