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初级经济法基础(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模拟试卷17
单项选择题
1.某商贸企业2014年度产品销售收入6000万元。当年发生管理费用30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80万元。该企业2014年度所得税前可以扣除的管理费用为( )万元。(D)
A. 300
B. 220
C. 268
D. 250
解析:本题考核业务招待费的扣除。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6000×5‰=30(万元)<80×60%=48(万元),可扣除管理费用=300—80+30=250(万元)。
2.甲企业2014年3月1日向乙企业借入经营性资金400万元,借款期1年,支付利息费用28万元。假定当年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年利息率为6%,甲企业在计算2014年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扣除的利息费用为( )万元。(D)
A. 30
B. 28
C. 24
D. 20
解析:本题考核利息费用的扣除。6%为年利率,由于甲企业在3月1日借人,因此当年计算利息的时间为10个月,可以扣除的利息费用为:400×6%×10÷12=20(万元)。
3.某外商投资企业2014年度境内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为150万元,在全年已预缴税款35万元,来源于境外某国税前所得50万元,境外实纳税款15万元,该企业当年汇算清缴应补(退)的税款为( )万元。(B)
A. 15
B. 2.5
C. 12.5
D. 18
解析:本题考核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该企业汇总纳税应纳税额=(150+50)×25%=50(万元),境外已纳税款扣除限额=50×50÷(150+50)=12.5(万元),境外实纳税额15万元,可扣除12.5万元。境内已预缴35万元,则汇总纳税应补缴的所得税额=50—12.5—35=2.5(万元)。
4.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不包括( )。(A)
A. 国有独资公司
B. 个人独资企业的个人投资者
C. 合伙企业自然人合伙人
D. 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解析:本题考核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也包括外籍人员、港澳台同胞。国有独资公司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5.下列各项中,适用超额累进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的是( )。(A)
A.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B. 劳务报酬所得
C. 财产转让所得
D. 财产租赁所得
解析:本题考核个人所得税税率。选项BCD适用20%的比例税率。
6.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向贫困地区捐赠的,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一定数额后计算其应纳税额,该扣除的数额是( )。(B)
A. 捐赠额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的20%的部分
B. 捐赠额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的30%的部分
C. 捐赠额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的60%的部分
D. 可以全额扣除
解析:本题考核公益性捐赠扣除规定。个人将其所得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向贫困地区的捐赠,捐赠额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的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7.下列各项中,不得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是( )。(C)
A. 退休工资
B. 国债利息收入
C. 出租房屋取得的租金收入
D. 保险赔款
解析:本题考核个人所得税的减免规定。退休工资、国债利息、保险赔款属于免税项目;出租房屋所得属于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所得税视同销售收入的是( )。(D)
A.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B. 将货物用于捐赠
C. 将货物用于职工福利
D. 将自产货物用于连续生产
解析:本题考核收入总额的确定。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将自产货物用于连续生产,其中的货物只是作为原材料再次使用,并没有流出企业或被最终消耗。因此,不视同销售。
9.某国有企业2009年度发生亏损,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制度的规定,该亏损额可以用以后纳税年度的所得逐年弥补,但延续弥补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D)
A. 2012年
B. 2011年
C. 2013年
D. 2014年
解析:本题考核亏损的弥补期限。根据规定,纳税人发生年度亏损的,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延续弥补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自亏损年度的下一年度起连续5年不间断地计算(2010~2014年)。
10.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企业发生的下列项目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的是( )。(B)
A. 赞助支出
B. 固定资产修理支出
C. 企业所得税税款
D. 联营企业的亏损
解析:本题考核企业所得税准予扣除的项目。纳税人的固定资产修理支出可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选项B正确。赞助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所以选项A不正确;企业所得税税款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所以选项C不正确;联营企业的亏损,由联营企业就地依法进行弥补,投资方不得弥补,所以选项D不正确。通过记忆不得扣除的项目,然后运用排除法选择。
11.作家马某2014年12月从某电视剧制作中心取得剧本使用费50000元。关于马某该项收入计缴个人所得税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D)
A. 应按“稿酬所得”计缴个人所得税
B. 应按“工资、薪金所得”计缴个人所得税
C. 应按“劳务报酬所得”计缴个人所得税
D. 应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计缴个人所得税
解析:本题考核个人所得税的税目。从2002年5月1日起,编剧从电视剧的制作单位取得的剧本使用费,不再区分剧本的使用方是否为其任职单位,统一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12.某外籍专家甲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于2014年2~11月受聘在华工作。该期间甲每月取得中国境内企业支付的工资人民币28000元;另以实报实销形式取得住房补贴人民币5000元,已知外籍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减去费用标准为4800元/月;全月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适用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为1005,则下列关于甲在中国期间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中,正确的是( )。(B)
A. (28000×25%—1005)×10=59950元
B. [(28000—4800)×25%—1005]×10=47950元
C. [(28000—5000—4800)×25%—1005]×10=35450元
D. [(28000+5000—4800)×25%—1005]×10=60450元
解析:本题考核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外籍个人以非现金形式或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住房补贴、伙食补贴、搬迁费、洗衣费,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所以,应纳个人所得税=[(28000—4800)×25%—1005]×10=47950(元)。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7238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