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
单项选择题
1.围绕关节矢状轴所做的运动属于( )。(B)
A. 屈伸运动
B. 收展运动
C. 回旋运动
D. 环绕运动
解析:屈、伸是指运动环节绕额状轴在矢状面内所进行的运动。外展、内收是指运动环节绕矢状轴在额状面内进行的运动。回旋、环绕是指运动环节绕其本身的垂直轴在水平面内进行的运动。故本题选B。
2.在屈臂慢起手倒立动作中,肱三头肌的运动形式是( )。(A)
A. 远固定向心工作
B. 远固定离心工作
C. 近固定向心工作
D. 近固定离心工作
解析:四肢肌在工作时,定点在近侧的称为近固定,定点在远侧的称为远固定。在屈臂慢起手倒立动作中,肱三头肌在远固定的情况下朝肌肉拉力方向运动,即肱三头肌的运动形式为远固定向心工作。
3.负重直臂侧举练习主要发展下列哪一肌肉的力量?( )(C)
A. 肱肌
B. 腹直肌
C. 三角肌
D. 竖脊肌
解析:负重直臂侧举练习可有效发展三角肌中束。负重弯举和引体向上练习可发展肱肌。斜板仰卧起坐和斜仰卧举腿练习可发展腹直肌。提拉杠铃和俯卧臂腿上振练习可发展竖脊肌。
4.消化系统中最大的消化腺是( )。(A)
A. 肝脏
B. 胃腺
C. 胰脏
D. 唾液腺
解析: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其中,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消化腺。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也是最大的消化腺。胰脏是人体第二大消化腺,其实质部分由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组成。
5.细胞器是位于细胞质内的微小器官,下列哪一细胞器是生物氧化的场所?( )(D)
A. 核蛋白体
B. 中心体
C. 高尔基复合体
D. 线粒体
解析:核蛋白体即核糖体,其主要功能是合成蛋白质。中心体是细胞分裂时内部活动的中心。高尔基复合体是由许多扁平囊、小泡和大泡组成的网状囊泡,是细胞内的运输和加工系统。线粒体存在于真核生物中,是进行氧化代谢的部位,同时也是糖类、脂肪和氨基酸最终氧化释放能量的场所。
6.完成800米跑时,人体血浆中明显下降的成分是( )。(C)
A. 乳酸
B. 非蛋白氮
C. 血浆蛋白
D. 碳酸氢钠
解析:血浆蛋白是血浆中多种蛋白质的总称。人体在运动时,由于大量排汗和血浆水分的转移,血液中的水分和无机盐会明显减少,导致血液浓缩,血浆蛋白含量明显下降。800米跑的主要供能系统是糖酵解系统,该系统产生乳酸,因此人体的乳酸含量增加。碳酸氢钠与碳酸是血浆中一对重要的缓冲对,因此碳酸氢钠的含量增加。故本题选C。
7.慢肌纤维与快肌纤维相比具有不同的生理特征,具体表现为( )。(C)
A. 收缩力量大,速度快,抗疲劳能力强
B. 收缩力量大,速度快,抗疲劳能力弱
C. 收缩力量小,速度慢,抗疲劳能力强
D. 收缩力量小,速度慢,抗疲劳能力弱
解析:根据收缩速度的快慢可将肌纤维划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慢肌纤维收缩速度慢,收缩力量小,有氧代谢能力高,抗疲劳能力强,兴奋阈值低。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收缩力量大,无氧代谢能力高,抗疲劳能力弱,兴奋阈值高。
8.若某人的收缩压为120 mmHg,舒张压为90 mmHg,其平均动脉压为( )。(C)
A. 110 mmHg
B. 105 mmHg
C. 100 mmHg
D. 95 mmHg
解析:平均动脉压=(收缩压+2×舒张压)/3。根据题干得出,其平均动脉压=(120+2×90)/3=100 mmHg。
9.自由泳的手臂划水动作接近于肌肉的哪种收缩形式?( )(B)
A. 等张收缩
B. 等动收缩
C. 等长收缩
D. 离心收缩
解析: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肌肉以恒定的速度,且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始终与外界阻力相等的肌肉收缩称为等动收缩。自由泳的划水动作就是典型的等动收缩。
10.为了促进学生动作技能的形成,教师在哪一阶段宜采用降低难度的方法?( )(A)
A. 泛化阶段
B. 分化阶段
C. 巩固阶段
D. 自动化阶段
解析:泛化阶段的生理特点是动作生疏、不协调、连续性差,有多余动作,技术动作不定型,生理能量消耗很大。其心理特点是练习者的神经过程处于泛化阶段,内抑制过程尚未建立,多余动作较多,动作在空间、时间上都不精确,缺乏一致性,并时常会出现一些大的错误。因此,在泛化阶段,教师应当降低动作难度,多做示范,注意动作基本环节,练习时不要强调过细,不要要求过高、过严,注意进行安全保护。
11.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极点”现象发生在下列哪一阶段?( )(B)
A. 赛前状态
B. 进入工作状态
C. 稳定状态
D. 超量恢复
解析:在进行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激烈运动中,由于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不能满足运动器官的需要,练习者常常产生一些非常难受的生理反应,如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心率剧增、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甚至产生停止运动的念头等,这种机能状态称为“极点”。“极点”产生的原因是内脏器官的机能惰性大;“极点”产生的阶段为进入工作状态阶段。
12.跳水运动员成功完成空中各种动作后,都是手和头部先入水,这是利用了哪一反射?( )(C)
A. 状态反射
B. 直线运动反射
C. 翻正反射
D. 旋转运动反射
解析:翻正反射指当人和动物处于不正常体位时,通过一系列协调运动将体位恢复常态的反射活动。翻正反射包括一系列反射活动,最先是由于头部位置不正常,视觉与内耳迷路感受刺激,从而引起头部的位置翻正。头部翻正以后,头与躯干的关系位置不正常,使颈部关节韧带或肌肉受到刺激,从而躯干的位置也翻正。在体育运动中,很多动作是在翻正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如跳水中的转体动作、篮球转体过人动作,都要先转头以带动身体,使动作迅速协调完成。
13.凡身体发育不良或健康状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3332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