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9
单项选择题
1.原地高抬腿是一项能够发展下肢力量的运动,以下关于这种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 在冠状面绕矢状轴做屈伸运动
B. 在矢状面绕冠状轴做外展内收运动
C. 在冠状面绕矢状轴做外展内收运动
D. 在矢状面绕冠状轴做屈伸运动
解析:屈伸运动指运动环节绕额状轴(即冠状轴)在矢状面内所进行的运动,向前运动为屈,向后运动为伸;膝关节及其以下关节相反,小腿向后贴近大腿的运动称为膝关节的屈,反之则为伸。
2.在体操、排球、网球等运动项目中,易发生损伤的关节是( )。(A)
A. 肩锁关节
B. 跗骨间关节
C. 膝关节
D. 骶髂关节
解析:肩锁关节由锁骨的肩峰端关节面与肩胛骨的肩峰关节面构成,属于平面关节。肩锁关节活动范围小,在体操、排球、网球等运动项目中易发生损伤。跗骨间关节由距跟关节和距跟舟关节组成,它被一系列韧带加强。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它由股胫关节和股髌关节构成,属于椭圆屈戌关节。膝关节有一系列的辅助结构,是人体相当稳固的关节。骶髂关节由骶骨的耳状面与髂骨的耳状面连结而成,关节面凹凸不平,彼此嵌合紧密,关节囊甚为紧张,附于关节面周缘,被一系列韧带加强,活动范围小。
3.人体的基本呼吸中枢位于( )。(A)
A. 延髓
B. 脊髓
C. 脑桥
D. 大脑
解析:人体的基本呼吸中枢位于延髓。
4.在做深蹲动作的下蹲过程中,大腿的股四头肌( )。(B)
A. 在拉长状态下做支撑工作
B. 在远固定情况下做退让工作
C. 在近固定情况下做退让工作
D. 在近固定情况下做克制工作
解析:在深蹲动作的下蹲过程中双脚固定为远固定,大腿的股四头肌被拉长,为退让性工作。
5.生物体的生命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即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应激性和生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 生命体生命活动终止,新陈代谢也随之停止
B. 具有应激性的组织都具备兴奋性
C. 人体内每个细胞所浸浴的液体环境称内环境
D. 新陈代谢这一基本生命活动通过内环境进行
解析:具有兴奋性的组织必然具有应激性,但具有应激性的组织不一定具有兴奋性。
6.使摆动腿抬高的主要肌有( )和( )。(A)
A. 髂腰肌;股直肌
B. 缝匠肌;股直肌
C. 缝匠肌;股中肌
D. 臀大肌;股直肌
解析:近固定收缩时,髂腰肌能使大腿屈,股直肌可以使大腿在髋关节处屈,在跑动中大腿的快速前摆和高抬与髂腰肌收缩的速度和力量有关系。
7.跑步时支撑腿后蹬前的屈髋是属于哪种收缩形式?( )(B)
A. 缩短收缩
B. 拉长收缩
C. 等长收缩
D. 超等长收缩
解析:拉长收缩是当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小于外力时,肌肉积极收缩但被拉长。跑步时支撑腿后蹬前的屈髋,使臀大肌、股四头肌被预先拉长,为后蹬时的伸髋、伸膝发挥更大的肌肉力量创造条件。缩短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力时,肌肉缩短,牵引骨杠杆做相向运动的收缩形式。等长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等于外力时,肌肉长度不变的收缩形式。超等长收缩是指肌肉先做离心式拉长,继而做向心式收缩的一种复合式收缩形式,具有牵张反射的特点。
8.小陆同学在参加学校运动会时,出现紧张出汗、心率加快、尿频等现象。老师让小陆同学做准备活动来调整赛前状态,最后小陆同学取得不错的成绩。根据所学生理学知识,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 )(C)
A. 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水平
B. 增强氧运输系统的机能
C. 使体温降低,降低赛前兴奋
D. 增强皮肤血流,利于散热,防止热应激伤害
解析:准备活动是指在正式比赛和比赛前为提高身体机能而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专门的身体练习。它主要的生理作用包括:①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水平。②增强氧运输系统的机能。③使体温升高,氧离曲线右移,促进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利于氧供应。④降低肌肉黏滞性,增加弹性,预防肌肉损伤。⑤增强皮肤血流,利于散热,防止热应激伤害。综上可知,准备活动使体温降低是错误的。
9.生活在平原与生活在高原的人相比较,血红蛋白的含量( )。(B)
A. 高
B. 低
C. 相同
D. 无法判断
解析:高原地区大气中氧含量较低,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人体就会用较多的红细胞携带更多的氧气来保证身体的需要,故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比生活在高原的人血红蛋白的含量低。
10.饥饿时,维持血糖恒定的主要途径是( )。(B)
A. 肌糖原的分解
B. 肝糖原的分解
C. 糖异生
D. 抑制糖的分解
解析:饥饿时,机体主要依靠体内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的合成与分解,肝糖原相当于暂时能量贮备库。
11.神经系统对代谢的调节属于( )。(C)
A. 细胞水平调节
B. 器官水平调节
C. 整体水平调节
D. 无氧代谢的调节
解析:机体存在三级水平的代谢调节,包括细胞水平调节、激素水平调节和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导的整体水平调节。整体水平调节是指神经系统通过内分泌腺间接调节代谢和直接影响组织、器官以调节代谢的方式,使机体代谢相对稳定,适应环境改变。
12.在体育教学中,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是( )。(C)
A. 逐步上升
B. 先下降,后上升
C. 上升一稳定一下降
D. 保持平衡
解析: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身心同时参加活动,在反复的练习和休息的交替过程中,学生的生理机能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从一节体育课来看,学生的生理机能变化呈上升一稳定一下降的趋势。对少年儿童来说,机能活动能力曲线一般是上升的时间短而快,但维持高峰阶段的时间较短。
13.完成动作时,身体或身体某部分移动的路线,称为( )。(A)
A. 动作轨迹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1510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