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
单项选择题
1.下列物质使用合理的是( )。(A)
A. 用石灰石、纯碱和石英制造玻璃
B. 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毛料服装
C. 用工业酒精与水勾兑生产白酒
D. 用聚氯乙烯制造食品袋
解析:制造玻璃的原料为石灰石、纯碱和石英,A项正确。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常用的酶制剂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毛料服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来洗涤,B项错误。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等剧毒物质,不能用其勾兑白酒,C项错误。聚氯乙烯有毒,不能用于制造食品袋,D项错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H2O中,H—O—H的键角为90°
B. NH4+中,H—N—H的键角大于109°28′,小于120°
C. NH3中N以sp2杂化轨道与H成键,键角为120°
D. NH4+中N以sp3杂化轨道与H成键,键角为109°28′
解析:H2O中的O采取sp3方式杂化,其中2条sp3杂化轨道与H的1s轨道成键,另外2条sp3杂化轨道分别含有两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对的排斥作用大于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所以两对孤电子对对两条氢氧键有排斥作用,使其键角略小于109°28′,A项错误。NH4+中的N以sp3方式杂化,4条杂化轨道分别与H成键,键角为109°28′,B项错误,D项正确。NH3中的N以sp3方式杂化,其中3条杂化轨道与H成键,键角为107.5°,C项错误。故本题选D。
3.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B)
A. pH=1的溶液中:K+、Na+、SO42-、HCO3-
B. 澄清透明的溶液中:Fe3+、Na+、Cl-、SO42-
C. 能与铝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中:Mg2+、Na+、Cl-、NO3-
D. pH=13的溶液中:CH3COO-、NH4+、Cl-、Na+
解析:pH=1的溶液为酸性溶液,HCO3-与H+不能大量共存,A项错误。澄清透明的溶液中,Fe3+、Na+、Cl-、SO42-能够大量共存,B项正确。能与铝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可能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碱性溶液,在碱性溶液中:Mg2+与OH-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项错误。pH=13的溶液为碱性溶液,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故本题选B。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1 mol乙酸和1 mol乙醇充分反应生成的水分子数为NA
B. 常温常压下,3.0 g含甲醛的冰醋酸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4NA
C. 标准状况下,1.12 L甲醇中碳原子的数目为0.05NA
D. 1 L 1 m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A
解析:1 mol乙酸和l mol乙醇的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小于1 mol,水分子数小于NA,A项错误。3.0 g含甲醛的冰醋酸含有0.1 mol“CH2O”,则含有0.4 mol原子,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4NA,B项正确。标准状况下,甲醇不是气体,题干中给出的条件无法计算出甲醇的物质的量,C项错误。ClO-能够发生水解,1 L1 m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小于NA,D项错误。故本题选B。
5.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CO和H2S混合加热,发生下列反应并达到平衡:
CO(g)+H2S(g)(C)
A. 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表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 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C. 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7 mol
D. CO的平衡转化率为80%
解析:升高温度,H2S的浓度增加,说明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逆反应是吸热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A项错误。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逐渐减小至平衡,B项错误。反应平衡后消耗了2 mol CO,同时也消耗了2 molH2S,生成了2 mol COS和2 molH2,设容器的容积为VL,反应后H2S的物质的量为n mol,则=0.1,解得n=5,所以反应前H2S的物质的量为7 mo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7530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