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1
单项选择题
下图示意某地北京时间9时的太阳位置。
1.该地经度为( )。(C)
A. 75°E
B. 75°W
C. 165°E
D. 165°W
解析:由题可知,该地在北京时间9时,太阳方位在正南方,即地方时为12时,所以该地的时间比北京时间早3个小时,经度为(120°+15°×3)E,即165°E。
2.该地纬度可能为( )。(C)
A. 30°N
B. 30°S
C. 45°N
D. 45°S
解析:若该地位于热带地区,则其正午太阳高度的范同为43°~90°。而该地此时的正午太阳高度为30°且正午太阳在正南方,因此位于北半球。若该地纬度为30°N,则最小正午太阳高度为36.5°。因此该地纬度可能为45。N。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下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路线。读图回答
3.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 )。(C)
A. ①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
B. ②地坡度最陡
C. ③地分布有茶园
D. ④地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为北半球亚热带低山丘陵区,③地有可能会有茶园分布,故C项正确。①地附近河流由东北流向西南;④处等高线最密集,坡度最陡;④地为瀑布上游,不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故A、B、D三项错误。
4.该考察线路的高差可能是( )。(A)
A. 450米
B. 500米
C. 550米
D. 600米
解析:根据图中等高线可以判定该考察路线最低点为右下角居民点(100~200米),最高点为④处附近(500~600米),计算可知高差为300~500米。故A项正确。
每到冬季,北方的很多行道树都被刷上白漆,就像穿了“白裙”。将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等)将树干涂成白色,一般涂刷至距地面l~1.3米的高度。
5.绿化部门给行道树穿“白裙”的主要目的之一是( )。(B)
A. 增加营养,提高抵抗力
B. 杀菌,杀虫,提高抗病能力
C. 防止牲畜啃食
D. 防止冬春火灾
解析:树木主要从根系吸收营养,而生石灰和硫磺是涂在树于J二,况且也不是植物的养分,A项错误。城市地区不会出现大量牲畜,C项错误。城市内树木较为稀疏且管理较好,出现火灾的可能性小,D项错误。涂白剂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等,可起到杀菌、杀虫的作用,B项正确。此外将树木涂白可起到保温和防止树皮开裂的作用。
6.将树木涂白后,可( )。(C)
A. 减少地面长波辐射,防止地面热量流失
B. 使树木萌芽、开花提前,躲过早春低温冻害
C. 使树木昼夜温差变小,减轻树皮开裂
D. 增加树木对阳光的吸收,减小冻害发生的概率
解析:将树木涂白不会影响地面辐射和热量,A项错误。将树木涂白可增强其对阳光的反射,使树干在早春避免受太阳照射后升温较快,从而使树木萌芽、开花推后,躲过早春低温冻害,B项错误。将树木涂白可减少树木对阳光的吸收,降低树木白天的温度,使得树木的昼夜温差减小,减轻树皮因热胀冷缩而导致的开裂,起到保护树木的作用,故C项正确,D项错误。
7.7.制作赤道附近地区的地图,一般选择( )投影。(B)
A. 正轴方位投影
B. 横轴方位投影
C. 正轴圆锥投影
D. 斜轴方位投影
解析:制作极地地区的地图,一般采用正轴方位投影;制作赤道附近地区的地图,一般采用横轴方位投影;制作中纬地区的地图,一般采用正轴网锥投影或斜轴方位投影。
8.8.下列岩土中孔隙度最大的是( )。(A)
A. 砾石层
B. 砂层
C. 黏土
D. 黄土
解析:所谓孔隙度是指岩石中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其中颗粒物越大,形状越不规则,孔隙度越大。
下图表示我国某水库年内逐月入库水量(a)、月均水位(水面海拔)(b)。
9.图中信息表明( )。(C)
A. 1~7月流域降水量持续增加
B. 夏秋季节水库水位随入库水量的减少而降低
C. 冬春季节水库人库水量少于出库水量
D. 6~12月水库水位随流域降水量的增多而升高
解析:由b图可以看出冬春季水库月均水位逐渐下降,推断I叶J入库水量少于出库水量。
10.对5月份水库出现最低水位的合理解释是( )。(A)
A. 为防洪放水腾出库容
B. 入库水量少
C. 季节干旱,降水量少
D. 温度高,蒸发量大
解析:水库水位的变化,原因可能是入库水量减少,也可能是出库水量增加。由a、b图示可知,5月份在入库水量增多的情况下.水库水量骤减,出现最低水位,原因应是水库在雨季来临之前放水腾空一部分库容为汛期的防洪做准备。
11.墨卡托投影属于( )。(B)
A. 圆锥投影
B. 圆柱投影
C. 方位投影
D. 平面投影
解析:墨卡托投影是正轴等角圆柱投影。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植被带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1570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