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50
单项选择题
1.《尚书》中的《酒诰》记载周康王的一句话:“我闻殷述(坠)命,唯殷边侯、田(甸)雩(与)殷正百辟,率肆于酒,故丧师。”由此可知周康王意在( )。(B)
A. 劝诫国人不要沉溺于饮酒
B. 不耽于享乐,励精图治
C. 痛斥当时的社会不良风气
D. 表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解析:题干中引文的意思是商代的诸侯、官员竞相饮酒作乐,使得军队失去作战能力,导致国家灭亡。周康王讲此话意在告诫臣属远离奢侈享乐之事,专心政务,才能确保政权稳定。
2.春秋时期,( )在齐国进行内政改革,税制上实行“相地而衰征”,行政管理上则采取“叁其国而伍其鄙”。(A)
A. 管仲
B. 申不害
C. 吴起
D. 春申君
解析:根据史实可知,春秋时期最早提出“相地而衰征”的是管仲。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从后来的历史看,秦帝国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文字,代之以全中国都能理解的统一文字。由于这种文字所共有的性质,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粘合剂。”这说明秦帝国统一文字( )。(A)
A. 对国家统一影响深远
B.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C.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建立
D. 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实现
解析:根据题干,从“由于这种文字所共有的性质,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粘合剂”,可知秦帝国统一文字对国家统一有重要影响,A项正确。
4.汉代郡守有权任命属吏,属吏往往与郡守结成一种私人关系,他们心目中只有郡守而无朝廷。这一状况( )。(A)
A. 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B. 稳定了地方的统治秩序
C. 使豪强地主势力崛起
D. 影响了人才的公正选拔
解析:题干中“他们心目中只有郡守而无朝廷”,反映当时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削弱,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A项正确。B、C、D三项与题干无关。
5.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C)
A. 井田制瓦解
B. 分封制恢复
C. 均田制遭到破坏
D. “市”突破空间限制
解析:“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口分永业,违法卖买”说明唐代土地兼并现象盛行,致使均田制遭到破坏。井田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瓦解,A项不符合题意。B项与题干无关且不符合史实。D项“市”在宋朝时突破空间限制。
6.宋代产生了中国绘画中最好的山水画,画家从细小的一只鸟、一朵花开始,最后扩大成为对宇宙自然全面的观察研究。与宋代这一绘画风格密切相关的是( )。(A)
A. 理学思想兴盛
B. 商品经济发展
C. 市民阶层兴起
D. 政治上重文轻武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画家从细小的一只鸟、一朵花开始,最后扩大成为对宇宙自然全面的观察研究”可知,宋朝的画家从研究客观事物入手,以此体悟宇宙和自然,这与理学的求理方法有关。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促进风俗画产生,而题干强调的是文人写意画,B、C两项错误。D项与题干信息无关。
7.元仁宗于1313年下诏:“第一场明经经疑二问,《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出题,并用朱氏章句集注,复以己意结之,限三百字以上。”元仁宗此举意在( )。(A)
A. 控制天下学子的思想
B. 强化理学的崇高地位
C. 提倡标准化考试制度
D. 选拔真正的有用人才
解析:从题干信息看,元仁宗对科举考试在范围、内容、字数方面都有严格的限制,其目的是借助程朱理学加强对学子的思想控制。此举强化了理学的地位,B项属于结果而非目的,予以排除。考试制度的标准化是客观效果,不是元仁宗的主观目的,C项错误。题干限定考试范围及内容,很难起到选拔有用人才的作用,D项错误。
8.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D)
A. 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 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 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 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解析:从题干信息看,19世纪中期,中国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的金额远远低于印度,出现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西方工业品有顽强的抵制力。A项与题干主旨不符。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洞开,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B项与史实不符。1853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并不低于印度,C项与史实不符。
9.有学者认为《海国图志》为此后变法思潮的勃兴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和思想理论,但魏源并没有要中国学习西方制度的意思。此观点表明《海国图志》( )。(B)
A. 缺少近代化色彩
B. 未突破传统政治局限
C. 不够系统和完善
D. 继承了封建专制思想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海国图志》没有突破传统政治局限,B项正确。
10.在东北抗联部队与伪军作战中,经常出现“唱着打”的场面,即喊话、唱歌、射击轮番进行。在东北抗联诸多的歌曲中就有《劝满洲士兵歌》《劝夫回头》《千万别上鬼子当》《满军哗变歌》等十余首作品。这些作品( )。(A)
A. 宣传我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瓦解敌人斗志
B. 扭转了东北抗战的根本形势,分化了日军阵营
C. 确保抗日战争取得彻底的胜利
D. 促进了国共两党团结抗日,共赴国难
解析:为了贯彻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东北抗联部队非常重视对伪军的争取教育和分化瓦解工作,题干中的抗联歌曲在斗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A项正确。
11.在一次游行集会上,学生代表宣读《北京学生界宣言》,散发的传单上包含“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主张。这次游行集会发生在( )。(A)
A. 北京
B. 天津
C. 南京
D. 武汉
解析:根据题于中的《北京学生界宣言》和提出的宣传口号可判定,这次游行集会是五四运动,发生地点是北京。
12.宪法对于一个国家的法制建设具有统领作用,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每年的12月4日是我国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2312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