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54
单项选择题
1.( )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国家的诞生。(A)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朝
解析: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国家的诞生。
2.“爱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与墨子的“兼爱”相比,孔子的“仁爱”注重( )。(D)
A. 调节人际关系
B. 倡导重义轻利
C. 讲求实际功利
D. 区分等级名分
解析:孔子的“仁爱”是有等级差别的;墨子的“兼爱”是消除亲疏、贵贱的分别,同等地去爱所有的人。
3.汉武帝时期,政府打击私商,培养官商。王安石通过官营商业增加政府收入,南宋政府对私人商业很少压制,并且商业税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则例子反映( )。(A)
A. 统治者认识到商业的重要价值
B. 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有效落实
C. 官营商业成为商业发展的主流
D. 商业的繁荣主要由统治者推动
解析:题干描述了从汉武帝到南宋时政府由重官商到官商私商并行发展,反映统治者认识到商业的重要价值,A项正确。
4.董仲舒认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董仲舒意在强调( )。(B)
A. 天人合一思想
B. 君权神授思想
C. 天人感应思想
D. 弃恶从善思想
解析:根据“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可知,董仲舒强调的是君权神授思想。
5.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过:“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梁启超提到的“其书”最可能是下列哪本著作?( )(C)
A. 李贽的《藏书》
B. 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
C. 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D. 王夫之的《读通鉴论》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期间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是受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的影响。
6.《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讲一位老秀才的女儿因其夫病故便欲“寻一死路,跟着丈夫一处去”。对此,老秀才言:“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留名的事,我难道反阻挡你?”女儿死后,老秀才却心痛不已,“一路看着水色山光,悲悼女儿,凄凄惶惶”。作者的意图是( )。(C)
A. 反映清代社会价值观的改变
B. 赞扬老秀才的女儿的道德坚守
C. 揭露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戕害
D. 批判老秀才为名节逼死女儿
解析:从“这是青史留名的事,我难道反阻挡你”和“老秀才却心痛不已,‘一路看着水色山光,悲悼女儿,凄凄惶惶’”可知老秀才深受封建礼教思想的毒害。作者通过这一描写,揭露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戕害。
7.“各国对他国在中国所取得的任何势力范围、租借地、通商口岸和既得利益,不得干涉”是( )中规定的一个原则。(A)
A. “门户开放”政策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D. 《北京条约》
解析: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是企图用“机会均等”的手段,为美国利用其经济优势与其他列强争夺创造条件。由于“门户开放”政策承认各国在华的势力范围和已经取得的特权,缓和了列强在华争夺中的矛盾。题干为“门户开放”政策中的一个原则。
8.某学生想写一篇关于国共重庆谈判的小论文,他应该查找的相关历史资料是( )。(C)
A. 《共同纲领》
B. 《资政新篇》
C. 《双十协定》
D. 《论联合政府》
解析: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为了解决中国前途等问题,在重庆进行谈判,签署《双十协定》。
9.李鸿章在马关同日方进行谈判时曾说:“这次战争证明,欧洲海战陆战的方法不仅白人能用,黄人也能用;贵国非常之进步,最使我惊醒,我们中国长夜迷梦,会因为贵国打击而破灭,然后大步进入醒悟阶段。”这说明李鸿章( )。(C)
A. 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迷梦
B. 开始认识到西方的优势
C. 丧失了对日本的优越感
D. 改变了学习西方的方向
解析:题干中李鸿章认可日本对中国的优势,C项正确。题干中未体现天朝上国的观念,不能得出李鸿章放弃这一观念的结论,A项错误。李鸿章开始认识到西方优势的时间早于中日甲午战争发生的时间,B项错误。D项在题干中没有相关体现。
10.1938年1月,国民政府颁布《调整中央行政机构令》,暂时撤销海军部,其管理的事务由海军总司令部管理;实业部改为经济部,军事委员会下属的第三部(国防工业)、第四部(国防经济)并入经济部;铁道部和经济委员会公路部并入交通部。这次调整反映国民政府( )。(B)
A. 竭力塑造战时政府形象
B. 适应了抗战新形势需要
C. 确立了抗战的军事策略
D. 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解析:国民政府调整政府机构与抗日战争有关,塑造战时政府形象与题干内容不符,A项错误。1938年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机构调整目的是提高行政效率,积极抗日,B项正确。题干内容没有体现国民政府确立抗战的军事策略,C项错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与题干内容无关,D项错误。
11.成立于1945年的中国纺织建设公司,董事长由国民政府经济部部长兼任,下属85家企业几乎囊括了纺织业的所有部门,享受着低息贷款、官价外汇、低价美棉等政策。1947年,公司上交利税达4378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3.2%,将部分盈利充作军用。该公司的经营( )。(A)
A. 导致民营纺织业的发展困难
B. 使官僚资本的膨胀受到抑制
C. 促进了国民政府统治的日益巩固
D. 得益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解析:“享受着低息贷款、官价外汇、低价美棉等政策”“占全国财政收入的3.2%”可以得出该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对于民营纺织业的发展不利。题干中的描述恰恰是官僚资本进一步膨胀的表现,排除B项。通过题目不能得出该公司的发展与国民政府统治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3160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